膝关节骨质增生即增生性退行性关节炎,是一种软骨长期退化性病变。中老年人相对比较高发,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关节伸曲功能障碍或者关节疼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跛行。那么,膝关节骨质增生如何预防呢?
目录
1膝关节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西医治疗:目前西医对本症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常采用对症处理。如膝关节骨质增生(骨刺)疼痛时可服一些解热镇痛的药或者注射透明质酸钠来治疗。这是膝关节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之一。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的方法有蜡疗、热疗、磁疗、超短波治疗、微波治疗、红外线治疗等,可以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牵引可减轻骨刺对局部神经、组织的压迫而起到暂时缓解疼痛的作用。但对骨质增生来说,以上治疗方法只能起辅助作用。这也是膝关节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之一。
3、中医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中药治疗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属于内治法,即内服汤药、丸药、散剂、酒剂等;另一类属于外治法,即膏贴、酒类外搽剂、熏洗、外敷等法。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膝关节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提醒大家如果想要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请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2中老年人膝关节骨质增生怎么治疗和预防
(1)避免膝关节过度活动及劳损
特别是经常做双下肢剧烈运动的职业者,如舞蹈演员、运动员、搬运工等,更要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因过度用力造成组织损伤。否则,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容易出现骨质增生现象。
(2)膝关节骨折及时治疗
膝关节发生骨折时,要及时去医院诊治,尽可能使骨折端达到解剖复位的要求。如果复位不满意,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否则容易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导致关节的骨质增生。
(3)膝关节畸形必要时需矫正
如果双下肢有“O”形或“X”形畸形,为了防止膝关节长期受力不均匀而产生骨质增生和骨关节病,可考虑做股骨或胫骨截骨术,纠正异常的力线,改变膝关节受力不均的问题。
(4)肥胖者需注意体重的控制
过于肥胖者要适当控制饮食,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热能的摄入,将体重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以减轻膝关节的压力和磨损程度。
(5)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
老年人可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等与骨代谢关系密切的药物,同时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以减慢骨组织的衰老和退行性变进程。
(6)坚持进行运动锻炼
如养生功、放松功、内养功、强壮功、保健功、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诸多运动,可选择并坚持适合自身运动的方式进行锻炼,对预防膝关节骨质增生是大为有益。
(7)加强膝关节保温
如在季节性变化、梅雨天气、天气晴好转阴,早晚天气变凉时要及时加减衣物,避免下肢着凉或沾冷水等。
(8)睡前泡脚
每晚睡前应用热水泡足,尤其在春、秋、冬季更重要。
康路网健康提示:以上是关于膝关节骨质增生应如何预防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了。预防膝关节骨质增生的发生,首先一定要注意避免过度活动,以免给关节造成过大的压力。同时应该坚持锻炼,减缓身体功能退化。
3膝盖骨质增生的原因是什么
1、姿势不正确:腰椎骨质增生症年轻患者主要是与长时间维持同一个姿势 ,同时姿势不正确导致。 睡软的席梦思床垫 , 长时间睡姿不正确也会导致腰椎骨质增生。
2、年龄因素:人体的老化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由于运动磨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退行性改变。绝大多数60岁以上的正常人拍片时都可以发现腰椎的骨刺形成,椎间隙狭窄等退变老化现象。
3、外伤史:少年时代的腰椎外伤,也是中年以后发生腰椎骨质增生的重要外因。
4、劳损因素:腰椎的退变过程,除随年龄变化以外,还与腰椎劳损有很大关系。腰椎长期受到反复劳损以及过度活动等不良因素的刺激,则有可能加速腰椎的退变,使椎间盘突出,骨刺的形成并不断增大。
4哪些人比较容易患膝关节骨质增生
1、中老年人:随年龄增长,人们在中老年阶段开始发生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究其原因,一是关节多年积累性劳损,使关节软骨磨损变薄,甚至脱落;二是中老年人软骨基质中的粘多糖含量减少、基质丧失、硫酸软骨素及纤维成分增加、软骨韧性减低,因而容易遭受损伤而产生退行性改变。这是易患膝关节骨质增生的人群之一。
2、女性:膝关节骨质增生现象男女性均可发生,但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更为多见,说明该病可能与体内激素变化有关。
3、有家族史的人:家族中有膝关节骨质增生的人群为易患膝关节骨质增生的人群之一。
4、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人:肥胖和粗壮体型的人中骨质增生的发病率较高。体重超重,势必增加关节负重,促成此病的发生。
5、膝关节过度活动的人:如运动舞蹈演员及以膝关节活动为主的某些职业的劳动者。
7、常居潮湿、寒冷环境的人:血运障碍,可使骨内血液循环不畅,骨内压及关节内压增高而造成疼痛、肿胀等症状,久之,则引起骨质增生。
5骨质增生患者要注意补钙
各种骨质增生分类说明:
1、椎动脉型: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记忆力减退
2、神经根型: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疼痛。
3、脊髓型:可以造成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但临床很少见。
4、混合型:表现为颈部不适、头痛、及上肢麻木疼痛、或一侧肢体麻木疼痛。
腰椎骨质增生:表现双下肢外侧呈一条线状麻木,小腿及脚腕部关节疼痛,有时一侧下肢麻木疼痛。
双膝关节骨质增生:表现为活动受限、下蹲起立困难、上下台阶时疼痛加重,个别的还有积水肿胀。
足跟骨质增生:表现为行走时脚后跟部疼痛,以早晨起床后下地时疼痛为甚。
骨质增生患者别忽视补钙:
骨质增生与骨质疏松虽然是完全不同的病变,但二者的发病却都是钙缺乏所致,所以在临床上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往往是同时存在的。
50岁以上的老年人,血中甲状旁腺激素增加,降钙素含量也增加。
甲状旁腺激素增加的后果是破骨活跃,骨吸收增加,使得骨超量脱钙。骨骼中的钙游离到血中,其结果一方面骨质疏松加剧,另一方面血钙含量增高。而降钙素的增加则加速新骨的形成,这种代偿性新骨的形成往往是在骨关节的边缘长成骨刺,这就是骨质增生的发病机理。可见,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是钙丢失引起的一对孪生病。
所以,患了骨质疏松要补钙,患了骨质增生也要补钙。通过补钙,增加钙质的吸收,刺激血钙的自稳定系统,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过量分泌,降低血清钙含量,增加骨钙含量,最终达到既能防治骨质增生,又能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
温馨提示:
老年人要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尽量避免长期卧床休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可预防此病。
骨质增生症又称为增生性骨关节炎、骨性关节炎(OA)、退变性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变化,而出现骨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导致关节变形,当受到异常载荷时,引起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