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是很多因素引起的,比如有些人们在平时好吸烟、酗酒,而且长时间用闹过度,不注意休息等,都会导致脑出血的出现。.高血压脑出血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通常在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病,出血前多无预兆,50%的病人出现头痛并很剧烈,常见呕吐,出血后血压明显升高。那脑出血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目录
1脑出血的注意事项
脑出血患者用活血的药物是要十分慎重的,没有医生的指导请不要轻易使用,以防止再次发生脑出血.一般来说是建议脑出血患者在脑出血的前3个月时间里不要用任何具有活血作用的药物,因为出血点还没有得到完整的愈合.
在患者的康复期除了要消除留下的后遗症之外,还有一点要非常重视,就是要防止病情的再次复发.这个最好能够考虑用中医中药进行血液环境的整体,改善血液质量,改善血液环境,保证血液循环畅通无阻,如果患者有高血压的话用降压药进行控制一定要坚持使用,不要轻易停用.
在饮食和生活中让患者注意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三四五顿 ,七八分饱,不要暴饮暴食,低糖低盐低脂,戒烟少酒戒刺激性食物,辣椒等刺激性的食物当然是不能吃了,平时多食用新鲜的绿色蔬菜,水果,还有胡萝卜,黑木耳,燕麦片,燕麦粉,大枣,西红柿,红薯等,猪肉和海鲜不能吃,炖汤的话请注意把最上面的油层去掉后再喝,适量多喝白开水,睡前醒后大约半个小时都喝上一杯开水,早上醒后不能立即起床,停留个4,5分钟后再起床,要保持心情开朗和情绪稳定,多和大家聊天沟通,说说笑笑,情绪不要过于波动,不要经常生闷气, 饭后多走走,适量活动身体,以身体微微出汗为最大活动量,记住一句话:管住嘴,迈开腿,情绪稳定多喝水.
查看详情>>2脑出血患者的饮食指导
脑出血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应该进食什么样的食物才会促进身体疾病的恢复呢?对于脑出血的患者来说,如果我们不能给予很好的生活护理和治疗的话,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不断地加深,那么患者还会出现其他的疾病相关的知识,具体的如下阐述:
1急性期饮食:
因脑出血后需要绝对卧床休息,体力活动减少,应食用易消化吸收的流食或半流食。流食如牛奶、豆浆、米汤、菜汤等,易于消化吞咽,每日6次,每次200ml~250ml;半流食如粥、面片汤、面条汤、馄炖等软烂、易消化、易咀嚼的饮食,每日5次。必要时给予鼻饲饮食。
2恢复期饮食:
1低盐:食盐的摄入量
2低脂肪:肉类75g/日,可食瘦肉、牛羊肉、去皮禽肉、鱼,少食肥肉、加工肉制品、油炸食物、动物内脏等;食用油20g/日,可食用色拉油、花生油,避免动物油、黄油等。
3粗纤维饮食:多食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芹菜、韭菜、菠菜、粗粮、豆类、谷类、新鲜蔬菜水果类等,可促进肠蠕动,预防大便干燥。
脑出血患者到底应该怎么去做以上我们专家在饮食上就给出了这么多的建议,但是脑出血的患者还应该从这种疾病的其他方面入手去做总结和阐述,比如说在疾病治疗之后的康复工作,如果在想治疗脑出血这种疾病的话,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临床经验。
3脑出血应该如何预防?
脑出血这种病症的发病率会跟天气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发病率会高一些,那么不管春夏秋冬,尤其是在冬天,我们能做好脑出血的预防措施是必要的,那么具体的预防措施大家可以看看。
一、生活要有规律老人可以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但不可过于劳累。
二、控制高血压 要想理想地控制血压须注意许多方面。
1 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我国一项大量人群的干预实验表明,140/80mmHg可能是预防脑血管病的理想血压值。但一些人的血压降低到该水平后反而出现脑缺血的症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降压速度太快,也可能是对于这些人而言的理想血压要略高于上述数值。这是由于个体差异所致。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在一段时间内逐渐将血压降低到上述水平或略高而又没有脑缺血的不适症状为宜。
2血压要控制平稳:使24h内血压的“波峰”和“波谷”接近,这样既可避免血压波动对血管壁的损害,又可防止血压过低可能导致的脑灌注不足。降压不要过快。
3 保持舒畅的心情: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环境及精神状态有明显的关系。环境因素有饮食、社会环境、生活改变、精神冲突等。高度的应激事件可引起交感神经介导的血管收缩及其他自主神经反应,对血压产生较大且持久的影响。Brod观察到高血压患者在紧张时血管收缩反应比正常人持久。易感性体质者对一般及特殊的应激反应表现为急性且持久的血压升高。心理生理学研究提示,精神紧张、自主神经活动及条件作用均可引起高血压。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十分必要。
4同时采取非药物疗法:如限制盐的摄入量、减轻体重、降低血脂、适度运动、生物反馈疗法等,可以巩固和促进药物的降压作用。
三、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于激动。做到心境平静,减少烦恼,悲喜勿过,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四、注意饮食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蛋品。
五、预防便秘大便燥结,排便用力,不但腹压升高,血压和颅内压也同时上升,极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发脑溢血。要预防便秘,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
脑出血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相信很多很多人都是知道的,那么做好这预防措施是相当有必要的,为了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着想,努力做到吧,希望这些对大家有所帮助。
4脑出血病人的家庭护理方法
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一种高发病,严重的是可以致命的,脑出血患者的身体和心里上都承受了很大的折磨,因此在脑出血患者出院之后,我们要尽可能多的给患者一些必要的关心和关爱,脑出血病人在病情稳定、出院后,家属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精神关爱
病人在出院后常有忧郁、沮丧、烦躁、易怒、悲观失望等情绪。因此,家属应从心理上关心体贴病人.多与他她交谈,安慰鼓励他她,消除他她的疑虑及悲观情绪,让他她建立恢复的信心。
2、预防并发症
1每日定时帮助病人翻身拍背4-6次,方法:家属五指微曲成半环状,轻拍病人的背部。每次拍背10分钟左右。一旦发现病人咳黄痰、发热、气促、口唇青紫,应立即请医生诊治。
2鼓励病人多饮水,以防感染。如发现尿液混浊、发热,是泌尿系感染的征兆,应及早请医生治疗。
3由于脑出血病人容易发生便秘,而用力排便可致使脑出血再次发生,所以要定时定点给病人便器排便,一天至少一次。此外要给病人多吃蔬菜水果,并给以足够水分。
4由于脑出血病人要长期卧床,容易发生褥疮。建议用软枕或海绵垫保护其骨隆突处,每2-3小时翻身一次,避免拖拉、推等动作,床铺经常保持干燥清洁,定时温水擦澡按摩,增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
5每日对病人四肢做由下向上按摩,每次10~15分钟,促进静脉血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旦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下肢肿疼,应迅速诊治。
3、保持合理体位
具体方法:仰卧或侧卧位时,头抬高15~30度。下肢膝关节略屈曲,足与小腿保持90度,脚尖向正上。上肢前臂呈半屈曲状态,手握一布卷或圆形物。
4、康复锻炼
1上肢康复锻炼:家属站在病人的患侧,一手握住患侧的手腕,另一手置肘关节略上方,将患肢行上、下、左、右、伸曲、旋转运动;家属一手握住患肢手腕,另一手做各指的运动。
2下肢康复锻炼:家属一手握住患肢的踝关节,另一手握住膝关节略下方,使髋膝关节伸、屈、内外旋转、内收外展。家属一手握住患肢的足弓部,另一手做各趾的活动。
好的护理对于脑出血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以上是我们介绍的脑出血病人在出院后,家属应做的工作,以上了解到康复锻炼每日3~4次,幅度与次数应逐渐增加。随着身体的康复,要鼓励病人自行锻炼,并及时离床活动。
5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包括哪些
随着近年来脑出血发病率的逐渐提高,对于脑出血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临床上脑出血的出现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患者家属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及影响,因此,对于脑出血疾病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尽最大可能降低危害,以下为大家介绍脑出血的临床症状表现有哪些?
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包括哪些呢?脑出血起病非常突然,一般表现有:
1头痛头晕:头痛是脑出血的首发症状,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有颅内压力增高时,疼痛可以发展到整个头部。头晕常与头痛伴发,特别是在小脑和脑干出血时。
2呕吐:大约一半的脑出血病人发生呕吐,可能与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眩晕发作、脑膜受到血液刺激有关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医学教育网
3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或昏迷,程度与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速度有关。在脑较深部位的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大多会出现意识障碍。
4运动和语言障碍:运动障碍以偏瘫较为多见;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失语和言语含糊不清。
5眼部症状:瞳孔不等大常发生于颅内压增高的脑疝病人;还可以有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如脑出血病人在急性期常常两眼凝视大脑的出血侧。
脑出血还可伴有颈项强直、癫痫发作、大小便失禁等。若病人出现深昏迷、高热、瞳孔改变以及合并消化道出血等,则表明病情危重,预后较差。
温馨提示:了解脑出血的临床症状表现对于早期发现疾病,及对脑出血的治疗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如果出现脑出血症状患者也千万不可惊慌失措,积极治疗是有效控制疾病发展的有效途径。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