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在妇女仅次于子宫癌,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男性罕见。
目录
1男性常吃花菜可防乳腺癌
男性也会患乳腺癌吗?是的!男性患乳腺癌主要是因为饮食不健康,过度饮酒、服用某些含雌激素类药物及睾丸功能障碍有关。那么怎样才能预防呢?以下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男性多食花菜可预防“乳腺癌”
乳腺癌一直是癌症中的高发病,可别认为乳腺癌只是女人的专利,医学证明,男人也同样存在引发乳腺癌的危险,而花菜中所富含的叫做吲哚氯的化合物,能有效降低活性雌激素的浓度,起到预防乳腺癌,提高抵抗力的作用。
事实证明男性食用莲藕、白萝卜、竹笋、茭白、花菜、冬瓜等白色蔬菜能起到缓解情绪,调节血压和强化心肌的作用,其中尤以白萝卜益处最多。民间自古就流传着“萝卜上街,药铺停歇”的俗语,白萝卜除了能刺激食欲,帮助消化,化痰生津外,还能起到抗病毒和防癌的功效。
男性多吃红色蔬菜可提高免疫力
红色蔬菜,西红柿、红辣椒、红萝卜等属于红色蔬菜类。
红色蔬菜中除了各种维生素外,还含有一种特殊的抗感冒因子,能增强人体对感冒的抵抗力,同时对心脏和小肠有很大的好处。
男性多食茄子可预防心血管疾病
最近的研究还发现紫茄子维生素P含量高达0.72毫克,茄子与蕃茄相比蛋白质和钙的含量分别比蕃茄高3.8倍和2.75倍,茄子和其他蔬菜所不同的是它在天然食物中含维生素P较高。维生素P是人体必不可少的14种维生素之一。它能增强身体细胞之间的粘附力,提高微血管的强力,防止血管脆裂出血,保持血管的正常形态,因而有保护血管防止出血的作用,可以而降低脑血管栓塞的机率,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有着良好的作用。
男性多食、黑木耳可抑制肿瘤
黑木耳具有帮助消化纤维一类物质的特殊功能,还可使头发乌亮、牙齿不脱,还含有一种能抗肿瘤的活性物质,可防治食道癌、肠癌、骨癌。
据研究证实,黑木耳中的“多糖体”物质是一种抗癌成分,对肿瘤有抑制作用,并有免疫特性。另外每日用15克干黑木耳,泡发后做菜吃,还能起到防治高血脂、高血压、动硬化、冠心病和脑中风等作用。
2什么是早期乳腺癌
乳腺早期癌划人有两种标准:一种是把(1)乳腺小叶原位癌和导管原位癌;(2)直径小于5毫米的小浸润癌(亚临床癌);(3)直径小于1厘米,局部活动度大,无腋下淋巴结肿大的微癌等划归为早期乳腺癌。但天津市人民医院则提出把(1)腋下淋巴结无癌转移;(2)原发癌为非特殊型癌者,只要其直径不超过1厘米;或原发癌为特殊型者,只要其直径不超过3厘米者,均划归早期癌。
乳腺癌的早期临床表现有哪些?
1.乳腺肿块:乳腺癌的主要表现是乳房上长有肿块,这往往是乳腺癌的早期症状。大多数病人无疼痛的感觉,只有不足1/3的病人觉得有些刺痛或钝痛,但又不很明显。大约有60%的肿块长在乳房的外上方,形状为圆形和不规则形。早期癌组织没有浸润。肿块尚可以移动。但由于乳腺癌的肿块在很多方面都与乳腺良性肿瘤十分相似,因此,单凭触及到肿块来确定它的性质,是不确切的,必须到医院检查。
2.单侧乳头溢液:非哺乳期的妇女,忽然出现乳头流水(乳样、血样、水样液体),应予注意,因为其中有些病人为乳癌。
3果蔬纤维降低乳腺癌复发
据西班牙《世界报》报道,多吃果蔬、纤维类健康饮食有助于降低乳腺癌复发几率。
美国加州大学研究人员对乳腺癌与饮食的关系进行长期研究分析后指出,多吃蔬菜、水果和纤维类食品,减少脂肪摄入量,尤其有助于降低没有潮热现象的患者乳腺癌复发风险。
主持研究的加州大学公共健康学教授埃伦·戈尔德指出:“处于乳腺癌早期并有潮热现象的女性存活几率更高,癌症复发的风险比那些没有潮热的患者更低。”如患者血液中雌激素含量较高,出现潮热的可能性就低,而雌激素含量下降,尤其是绝经期妇女,潮热现象就会出现。戈尔德指出,对这两种情况的乳腺癌患者诊断时要区别对待。
研究人员将3000名乳腺癌患者分成两组,一半人每天食用10份果蔬,摄入更多纤维、更少脂肪,另一半人每天食用5份果蔬。研究人员对两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吃10份果蔬的人中,仅16%的人7年后会出现复发,而食用5份果蔬的人复发率为23%。
研究表明,乳腺癌幸存者食用大量果蔬后,能将复发风险降低31%,而已过绝经期的妇女如以果蔬为主,其复发风险更会降低47%。
4乳腺癌是怎么得的
乳腺癌是怎么得的?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所谓高危因素是指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而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都具有的危险因素就称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女性乳腺癌年龄别发病率0~24岁年龄段处较低水平,25岁后逐渐上升,50~54岁组达到高峰,55岁以后逐渐下降。乳腺癌家族史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所谓家族史是指一级亲属(母亲,女儿,姐妹)中有乳腺癌患者。近年发现乳腺腺体致密也成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还有月经初潮早(<12岁),绝经迟(>55岁);未婚,未育,晚育,未哺乳;患乳腺良性疾病未及时诊治;经医院活检(活组织检查)证实患有乳腺非典型增生;胸部接受过高剂量放射线的照射;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绝经后肥胖;长期过量饮酒;以及携带与乳腺癌相关的突变基因。需要解释的是乳腺癌的易感基因欧、美国家做了大量研究,现已知的有BRCA-1、BRCA-2,还有p53、PTEN等,与这些基因突变相关的乳腺癌称为遗传性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的5%~10%。具有以上若干项高危因素的女性并不一定患乳腺癌,只能说其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中国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还是低的。乳腺癌是怎么得的?
1 不健康的饮食:经常食用高油脂,高脂肪,低蛋白的食物(油
条,动物肝脏...);腌制食物(酸菜,咸菜);加工食品(香肠...);。这几种食品中含有一定量的有害的致癌物。有些人为了省钱经常吃过宿的和轻微变质的饭菜,以为加热了吃就没事,这些饭菜中也含有多多少少的致癌物。
2 肥胖。换句话就是不经常锻炼身体。
3 社会压力。现代女性承担社会中很多种工作,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自然压力就大。而古代女性大多不需要抛头露面的。
4 家庭压力。无论是家庭琐事,夫妻和子女关系,子女教育,婆媳关系等,女性几乎承担着家庭的大部分的压力。
5 上火。来自社会和家庭的烦心事给女性带来了很多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越来越大必然导致一些疾病的产生。
6 遗传。得过乳腺癌的女性她的姐妹和孩子比没得乳腺癌的女性的姐妹和孩子在得病的几率上要高出很多。
7 此外,如饮酒,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口服避孕药等都或多或少的会增加得乳腺癌的几率。
5乳腺癌用什么药最好
乳腺癌用什么药最好?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所谓高危因素是指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而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都具有的危险因素就称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女性乳腺癌年龄别发病率0~24岁年龄段处较低水平,25岁后逐渐上升,50~54岁组达到高峰,55岁以后逐渐下降。乳腺癌家族史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所谓家族史是指一级亲属(母亲,女儿,姐妹)中有乳腺癌患者。近年发现乳腺腺体致密也成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还有月经初潮早(<12岁),绝经迟(>55岁);未婚,未育,晚育,未哺乳;患乳腺良性疾病未及时诊治;经医院活检(活组织检查)证实患有乳腺非典型增生;胸部接受过高剂量放射线的照射;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绝经后肥胖;长期过量饮酒;以及携带与乳腺癌相关的突变基因。需要解释的是乳腺癌的易感基因欧、美国家做了大量研究,现已知的有BRCA-1、BRCA-2,还有p53、PTEN等,与这些基因突变相关的乳腺癌称为遗传性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的5%~10%。具有以上若干项高危因素的女性并不一定患乳腺癌,只能说其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中国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还是低的。乳腺癌用什么药最好?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因为患病后对女性的身体健康又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及时进行治疗。那么乳腺癌用什么药最好?在治疗的时候一般都会选用化疗,化疗时常用的药物有很多,下面具体介绍一下:
1、抗代谢药:抗代谢药干扰DNA和RNA的合成,用于治疗慢性白血病、乳腺癌、卵巢癌、胃癌和结直肠癌。抗代谢药主要有5-氟脲嘧啶、甲氨蝶呤、阿糖胞苷和环胞苷。
2、植物类抗癌药:植物类抗癌药都是植物碱和天然产品,它们可以抑制有丝分裂或酶的作用,从而防止细胞再生必需的蛋白质合成。植物类抗癌药常与其它抗癌药合用于多种癌瘤的治疗。植物类抗癌药主要有长春碱、长春新碱、三尖杉酯碱、足叶乙甙和威蒙。
3、烷化剂:烷化剂直接作用于DNA上,防止癌细胞再生。此类药物对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何杰金氏病、多发性骨髓瘤、肺癌、乳腺癌和卵巢癌具有疗效。烷化剂主要有白消安、顺氯氨铂、环磷酰胺(癌得星)、氮烯咪胺、异环磷酰胺、二氯甲二乙胺(盐酸氮芥)和苯丙氨酸氮芥。
4、抗肿瘤抗生素:抗肿瘤抗生素通过抑制酶的作用和有丝分裂或改变细胞膜来干扰DNA。抗肿瘤抗生素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广泛用于对癌症的治疗。抗肿瘤抗生素主要有博来霉素、更生霉素、红必霉素、阿霉素和黄胆素。
综上所述就是乳腺癌化疗期间最好的药物,但是不能自己盲目的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这样才能有效的治疗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