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黄病毒科虫媒病毒(乙脑病毒)引起的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乙脑的流行规律尚不十分清楚,因此目前尚无理想的监测方法。下面介绍几种监测方法提供参考:
目录
1接种乙脑疫苗的注意事项
1、疫苗接种应在流行季节前一个月完成。
2、接种前应询问量否有过敏史。
3、认真、仔细检查疫苗的质量,若液体疫苗有混浊、变色、异物、曾经冻结,均不得使用。
4、应备有1‰的肾上腺素,以备发生过敏性休克时急救用。
5、液体疫苗临用前,每5毫升疫苗中加入0.1毫升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混匀后可把疫苗中的甲醛中和掉,能减轻注射疫苗时产生的疼痛。
6、接种乙脑疫苗一般无反应,个别有发热、头晕等症状。如有皮疹者应注意观察,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
2乙脑流行的监测方法
(一)媒介蚊的强度和出现早晚:定期、定地点、定时间、定量捕捉蚊子,特别是定地点最好在牲畜棚(特别是猪圈)内,定时间最好是黄昏7~8点蚊子吸血高峰时,观察三带喙库蚊的出现时间及其在蚊中所占比例。
(二)猪抗体的监测:猪群抗体阳性率调查及猪抗体50%阳转日出现时间(提前或后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三带喙库蚊的强度和出现早晚。查猪抗体时要注意母体抗体或既往感染对结果的影响,最好是4~5月龄的仔猪,其母体抗体已消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用这样的猪观察抗体比较可靠。
(三)人群抗体水平的监测:有人报道隐性感染高的地区,人群血凝抑制抗体阳性率达78%,乙脑的发病率就低,仅为2.6/10万;而隐性感染低的地区,血凝抑制抗体阳性率仅为10%,则乙脑的发病率高达38.3/10万。
(四)气象因素:特别是气温和雨量很重要,气温高不仅有利于蚊虫的孳生,而且能提高病毒在蚊体内的毒力和数量。晴天和雨天交替最有利于蚊虫的孳生。
3乙脑疫苗副作用
1、全身反应
首先表现为发烧.轻度为37—37.5℃,中度为37.6—38.5℃,39℃以上为重度发热.除此之外,部分宝宝可伴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寒颤,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以上反应一般多在24小时之内消退,很少持续3天以上,如果重度发烧可服用退烧药,一般体温恢复到正常后,其他症状也就消退,如果高烧不退或有其他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2、局部反应
一般在预防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接种部位可出现红,肿,热痛等现象.反应比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结,淋巴管发炎.注射部位肿大的硬结范围又分为轻,中,重。轻的直径小于2.5CM,中的在2.5—5CM,超过5CM为严重反映,这时反应可持续数小时。如果局部红肿较重,可以热敷(卡介苗接种后红肿严禁热敷)。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钟左右。并要勤换内衣,避免破溃后感染,如局部感染可涂紫药水。
4小儿乙脑检查诊断
一、血象 白细胞总数增高,一般在(10~20)×109/L左右,个别可达40×109/L,这与大多数病毒感染不同。白细胞分类中可见中性粒细胞高达80%以上,并有核左移,2~5天后淋巴细胞可占优势,部分患者血象始终正常。
二、血清学检查
1、特异性IgM抗体测定
2、血凝抑制试验:血凝抑制抗体于病程第5天出现,第2周达高峰,可维持1年以上,血凝抑制试验的阳性率可达81.1%,高于补体结合试验,但有时出现假阳性,是由于乙脑病毒的血凝素抗原与同属病毒如登革热及黄热病病毒等有弱的交叉反应,故双份血清效价呈4倍以上升高或单份效价达1∶80以上可作诊断依据,此法操作简便,可应用于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检查。
3、补体结合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抗体出现时间较晚,病后2~3周才开始出现,5~6周达高峰,故不能作早期诊断,一般多用于回顾性诊断或流行病学调查。抗体维持时间约1~2年,抗体效价以双份血清4倍以上增高为阳性,单份血清1∶2为可疑,1∶4或以上为阳性。
4、中和试验:中和抗体于发病后第2周出现,持续2~10年,特异性高,但方法很复杂,仅用于人群免疫水平的流行病学调查,不作临床诊断用,近年来,中和试验已为其他测定乙脑病毒抗体的方法所替代,很少采用。
5、其他血清学方法:如特异性白细胞黏附抑制试验(LAIT),蚀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检查急性患者血清,其阳性率都比较高。
6、乙脑病毒抗原测定:用McAb的反向被动血凝法测急性期血清中乙脑病毒抗原阳性率71.5%,是目前较好的快速诊断方法。
5小儿乙脑的食疗
气阴两伤型:
神疲气弱, 纳谷不香, 夜寐欠安, 舌红, 少苔, 脉细弱.
(1) 五汁饮
〖组成〗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各适量.
〖功能主治〗养阴生津.
〖用法用量〗将以上5 汁和匀后频频饮服.
(2) 沙参粥
〖组成〗沙参20 克, 麦冬10--15 克, 粳米10D 克, 冰糖适量.
〖功能主治〗养阴益气生津.
〖用法用量〗先将沙参、麦冬同入砂锅煎汁, 去渣.再与粳米同煮为稀粥, 最后放入冰糖溶化即成.
(3) 地黄竹沥粥
〖组成〗生地黄汁30 毫升, 生姜汁10 毫升, 白蜜10 毫升, 粳米100克, 淡竹沥40 毫升.
〖功能主治〗养阴益气生津.
〖用法用量〗先将粳米煮粥, 待熟时放人地黄汁、姜汁, 煮至粥熟.然后放入白蜜、竹沥, 搅匀即可服用.
真阴亏损型
低热盗汗, 面红心烦, 形体消瘦, 神志呆迟, 舌红少苔或无苔, 脉虚数.
(1) 二冬枣仁粥
〖组成〗天冬10 克, 麦冬10 克, 枣仁10 克, 粳米100 克, 白蜜适量.
标签:其他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