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太多长得太胖对身体也是不好的,很容易出现脂肪肝的,而且还会出现其他的并发症。脂肪肝在生活中十分普遍,其危害性也仅次于病毒性肝炎,成为威胁健康的第二大肝病。那脂肪肝患者应怎样来护理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进行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脂肪肝的4大诊断标准
1、脂肪肝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别是b超和ct检查,但确切的诊断仍依赖于肝活检。病史、临床表现.脂肪肝的诊断常不容易确立,有下列病史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1、肝脏肿大,平,滑,软,边缘钝圆,无明显压痛,且无其他确定肝病者。
2、排除慢性病毒性肝炎、血吸虫肝、肝寄生虫等肝脏疾病。
3、过去史中有前述引起脂肪肝的原因者。如酒精性脂肪肝有长期酗酒史,尤其是酒精成分高的白酒。肥胖、糖尿病、静脉高能营养、使用有关药物及接触毒物都有各自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容易区别。
4、有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上消化道症状者(应做胃镜检查是否存在慢性胃炎等)及排除胃神经官能症者。
2、肝活检是确诊脂肪肝的主要方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肝细胞内、外脂肪浸润;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实验室脂肪肝的改变可出现中性脂肪堆积在线粒体或其他细胞器中。
3、脂肪肝实验室检查
1、有高脂血症。即血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β-脂蛋白可有明显升高。
2、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胆碱酯酶、碱性磷酸酶轻度增高,但这些均为非特异性变化(即不一定为脂肪肝,也可以为其他肝病所有的化验异常)。
3、血浆球蛋白常有变化,蛋白电泳检查,特别是α1-、α2-及β-球蛋白有增高,血胆红素增高仅见于脂肪肝伴胆汁淤积者。
4、B超诊断脂肪肝标准介绍
1、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强于肾脏和脾脏),远场回声逐渐衰减。
2、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 3.肝脏轻至中度肿大,边缘角圆钝。
3、肝右叶包膜及横膈回声显示不清或不完整。 具备上述第l项及第2~4项中一项者为轻度脂肪肝; 具备上述第l项及第2—4项中两项者为中度脂肪肝:具备 上述第l项以及2~4项中两项和第5项者为重度脂肪肝。
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提示肝内彩色血流信号减少或 不易显示.但肝内血管走向正常。
2脂肪肝患者应怎样来护理
1、购物注意事项
拣选低脂、高纤维食物,和大量蔬果。均衡的健康饮食有维持肝脏正常运作的功用,予人精力充沛的感觉。
2、使用天然清洁产品
你吸入或皮肤接触的化学物及毒素,全部由肝脏处理。强烈化学物质愈少用,肝脏负荷愈小。
3、少开车﹑多步行
运动能加强体力,尤其是肝脏,可抵抗病毒、疾病及污染物侵袭。人们多做运动,可以控制体重,运动是减少脂肪肝的关键因素。
4、旅行或出外用餐,考虑打肝炎预防针
不管你到热带海岛,或上本地馆子用餐,应考虑接种甲型及乙型肝炎疫苗。在日常生活中,外出用膳、性交、共享牙刷或指甲钳等活动,可能有传播严重肝病的风险。甲型肝炎透过污染食物或水源传播,乙型肝炎通透血液或体液直接接触传播﹔
5、喝酒前三思
问题不在酒的种类,而是酒量。1瓶啤酒﹑1杯葡萄酒,或是鸡尾酒,对肝脏的影响都是一样的。喝酒应有节制,每次不要超过1﹑2杯,千万不要天天喝酒。
6、抓处方药时,说明用药种类
告诉医生或医剂师你服食的所有药物及维他命,误用药物、混用药物或使用天然健康产品,可能损害肝脏。
3脂肪肝患者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1、可适当多选用脱脂牛奶、鸡蛋清、鱼类、虾类等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促进肝细胞复原和再生。
2、动物内脏、蛋黄、蟹黄、鱿鱼、沙丁鱼、脑髓、鱼卵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是必须限制食用的。
3、应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所以最好选用粗粮及小米等粮谷类。
4、不吃或少吃精制糖类、蜂蜜、果汁、果酱、蜜饯、水果罐头和各类甜点心。
5、得了脂肪肝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吃肉,但要限制肥肉、肉皮的食用,可以适当选用鱼肉、兔肉及煮过的瘦猪肉、牛肉、鸡肉等。
6、在烹饪方法上,最好采用蒸、煮、烩、炖、熬、焖等方法,忌油炸、煎、炒的方法。
7、一次进餐肉制品在75克—100克为宜,在喝肉汤时要把上面厚厚的一层油撇掉。
8、不宜喝可乐、雪碧等高糖饮料,要多饮绿茶,或喝些含糖少的猕猴桃和山楂饮料。
9、最好戒酒,因为酒精可促进内源性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合成,加重脂肪肝程度,并对肝脏有损害。
10、在饮食调整的前两三周尽量减少主食,增加优质蛋白质食品。两三周后可以适当吃粗粮、杂粮,少吃精米、精面。这是因为脂肪肝出现的根源还是脾胃不好、气血不足,无法良好运化食物,使得“垃圾”处理困难,从而影响肝的供血和其他功能。
11、脂肪肝患者切忌在短时间内快速降低体重,尤其是中重度肥胖者。因为快速减肥意味着脱水以及能量严重缺乏,结果适得其反,甚至加速肝脏功能的破坏。
4脂肪肝出现反复复发的原因是什么
1、肥胖,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约半数肥胖患者可见有轻度脂肪肝,在重度肥胖症的患者中,脂肪肝的发病率可高达60百分-90百分,可见肥胖患者有明显的脂肪肝好发倾向。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患肝炎后不适当地增加营养而又缺乏运动所致的肥胖是我国最常见的致脂肪肝的原因之一。
2、酒精,据对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百分-95百分有脂肪浸润。研究表明,酒精的消耗量与脂肪肝的发生率间存在量效关系,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乙醇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其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首先体内大量乙醇可以抑制线粒体蛋白的合成,使线粒体氧化脂肪的能力降低,引起肝组织脂肪酸积存,酮体在体内堆积,体内乳酸、丙酮酸比值增高,乳酸过多抑制尿酸由肾排出,引起高尿酸血症,使肝糖原异性减少,导致低血糖,有的患者发生猝死。此外,乙醇的代谢产物如乙醛对肝组织本身也有直接毒性作用,引起肝组织脂肪变性。
3、蛋白质-热量不足,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如加西卡病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饥饿时血清游离脂肪酸增加,可致脂肪肝形成,其机制可能与葡萄糖获取缺乏、生长激素增加和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有关,并且肝脂肪变性的程度有赖于饥饿时间的长短。空回肠盘路术及胃分割术后,体内脂肪动员增加也可导致脂肪肝。
4、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平均50百分可发生脂肪肝,特别40~50岁发生糖尿病者更易出现肝内脂肪沉积。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增高,血浆中未酯化脂肪酸浓度升高有关。
5、药物,据统计,至少有二百多种以上的药物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脂肪肝,如四环素、利福平、异烟肼、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硷以及抗生素、中枢神经系统作用药物、睾酮类激素等。据统计,药物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在所有药物不良反应病例中居第三位。其机制较复杂,如四环素可结合到肝细胞的RNA上损害肝细胞的合成功能,使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前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合成减少,线粒体内脂肪酸的氧化作用和肝细胞摄取脂肪酸的作用均发生障碍而发生脂肪肝。
5、毒物,常见的脂肪肝毒物有四氯化碳、黄磷、异丙醇、环己胺、依米丁、砷、铅、汞等。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如四氯化碳通过抑制肝内蛋白合成,降低肝内脂肪酸氧化率,使肝脏甘油三酯释放障碍导致脂肪肝形成。而黄磷主要是导致肝内蛋白质、载脂蛋白合成障碍而使类脂质分泌减少,脂肪在肝内堆积致脂肪肝形成。异丙醇可使肝内2-磷酸甘油增加,脂肪细胞分解脂肪增多,未酯化脂肪酸进入肝脏也增多,使肝内三酰甘油合成过多,形成脂肪肝。
5脂肪肝的食疗药膳有哪些
1、黄芪郁金灵芝饮:黄芪30克,灵芝、茯苓各15克,郁金10克,茶叶6克。将上述4味水煎取汁,煮沸后浸泡茶叶。
2、玉米须冬葵子赤豆汤:玉米须60克,冬葵子15克,赤小豆100克,白糖适量。将玉米须、冬葵子煎水取汁,入赤小豆煮成汤,加白糖调味。分2次饮服,吃豆,饮汤。
3、白术枣:白术、车前草、郁金各12克,大枣120克。将白术、车前草、郁金纱布包好,加水与枣共煮,尽可能使枣吸干药液,去渣食枣。
4、黄芝泽香饮:黄精、灵芝各15克,陈皮、香附子各10克,泽泻6克。将以上各味加水煎煮,取汁。分2~3次饮服。
5、金钱草砂仁鱼:金钱草、车前草各60克,砂仁10克,鲤鱼1尾,盐、姜各适量。将鲤鱼去鳞、鳃及内脏,同其他3味加水同煮,鱼熟后加盐、姜调味。
6、鱼脑粉:鱼脑(或鱼子)适量。将鱼脑或鱼子焙黄研细末。温开水冲服,每次服3~5克。适用于脂肪肝。
7、脊骨海带汤:海带丝、动物脊骨各适量,调料少许。将海带丝洗净,先蒸一下;将动物脊骨炖汤,汤开后去浮沫,投入海带丝炖烂,加盐、醋、味精、胡椒粉等调料即可。食海带,饮汤。
8、当归郁金楂橘饮:当归、郁金各12克,山楂、橘饼各25克。将上述4味同加水煎煮取汁。分2~3次饮服。
9、红花山楂橘皮饮:红花10克,山楂50克,橘皮12克。将上述3味加水煎煮,取汁。分2~3次服。
10、佛手香橼汤:佛手、香橼各6克,白糖适量。佛手、香橼加水煎,去渣取汁加白糖调匀,每日2次。此方可疏肝解郁、理气化痰。适用于肝郁气滞型脂肪肝。
11、丹参山楂蜜饮:丹参、山楂各15克,檀香9克,炙甘草3克,蜂蜜30毫升。四味药加水煎,去渣取汁加蜂蜜,再煎几沸,每日2次。此方可活血化瘀、疏肝健脾。适用于瘀血阻络型脂肪肝。
12、陈皮二红饮:陈皮、红花各6克,红枣5枚。水煎,取汁代茶饮。此方可活血化瘀、行气化痰。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脂肪肝。
温馨提示:
合理膳食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作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心情要开朗易暴躁。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