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是人们都不能个个如愿,小儿脑瘫的发病极大影响着患儿的生命健康,使其在对患儿进行积极的治疗以外,其在治疗过程当中有很多的注意事项。那么,具体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目录
1小儿脑瘫的危害是什么
一、先天性肌弛缓:患儿生后即有明显的肌张力低下,肌无力,深腱反射低下或消失。平时常易并发呼吸道感染。
二、患儿容易胆量小:胆量小,不是先天故有的,而是一种病理现象,这样的孩子在6个月以内应尽量避免刺激。
三、健康,体力的障碍:脑瘫病儿一般身长较正常儿童矮,营养亦差,常有呼吸障碍和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
四、影响智力发育,出现智力障碍:智力正常的孩子约占有1/4,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1/2,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1/4。
五、失认和失用:失认障碍表现:对各种物体、图片、符号的外观特点及位置辨别困难。患儿闭目触摸物体时无法辨认其种类和形状,两点距离和位置辨别也丧失。
2儿脑瘫护理提醒注意事项
争取孩子的合作:在孩子兴致最高时教导孩子,最好结合游戏进行,因为这时候孩子和家长都快乐。训练的时间一次尽可能不要太长,对孩子进行训练的型式要多样。尽力诱发他的注意力,防止强迫。
不要有争吵发生:母亲训练指导孩子常常是急迫的,恨不得孩子一下就会走,会跑。如果发现孩子不用心,进步慢,常常会不耐烦、训斥、责骂,甚至打孩子,这是不对的。要遵循示范一等待一鼓励一等待一示范的原则,让孩子有足够时间去反应。当他完成一件事情,做好一个动作时,要立即给予鼓励。
遇到孩子反抗或消极反抗时,不要去理会他:例如他拒不吃饭的时候,不要生气,将饭菜拿开,等到下顿的时间才给吃,这样他会比你还着急。
必须有耐心和时间:脑瘫的孩子一定要在家长的耐心指导下,才能学会一点东西,否则他什么也学不会。例如四肢麻痹小儿可以教他点头和摇头表示“是”或“不是”,手不听使唤可以教他用脚来画画,家长要注意挖掘其潜力。
让孩子有成就感:例如用汤匙吃东西,可以抓住他的手,帮他握住汤匙,重复几次以后就可在食物拿到他嘴巴之前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这个动作,让他有一种自己完成的成就感。
导致脑瘫出现的诱因有哪些呢?
1、母亲妊娠期各种异常情况可能是脑瘫的发病原因,如胎儿脑畸形和多胎妊娠等。双胎比单胎脑瘫发生率高6倍多。
2、母体在怀孕期间受到一定辐射的侵害,或服用具有副作用致小儿大脑发育异常的抗生素等,药物都是脑瘫的发病原因。
3、新生儿窒息,尤其是重度窒息,由于缺氧,很容易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出血,致使脑组织损伤,现代研究已经发现重度窒息的患儿在出生前已经存在脑损伤,由于其脑损伤的存在而导致孩子不能很顺利地娩出,导致脑瘫。
4、早产原因,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不少胎龄只有28周、体重在1千克以下的孩子都得到抢救成活。但是由于胎龄小,脑的发育很不成熟,所以很容易出现脑损伤。如果损伤后出现了中枢性运动障碍,就可能形成新生儿脑瘫。
3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好脑瘫儿的护理
1、脑瘫患儿的康复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对患儿的父母来说,做好日常生活的护理很关键。
脑瘫患儿的抱法(不能独坐、站、走的脑瘫患者,母亲常将其抱在怀里。如姿势不正确,异常姿势得以强化,阻碍了正确的姿势形成。
痉挛性下肢瘫的患儿,家长一手托住患儿的臀部,一手扶住他的肩背部,将患儿竖直抱在怀里,把两腿分开,分别搁置在家长两侧髋部或一侧髋部的前后侧,从而达到牵张下肢痉挛的内收肌的目的
2、脑瘫患儿的睡眠姿势及护理(脑瘫患儿由于紧张性颈反射的影响,头很难摆在正中位,常常是倾向一面,并且头紧贴枕头,长久地保持这种姿势将会发生脊柱关节的变形,所以不良的姿势会影响脑瘫患儿的正常发育。
脑瘫患儿睡眠一般不宜长期采用仰卧姿势。以侧卧位好可以使痉挛肌肉的张力得到改善,有利于动作的对称。
3、脑瘫患儿的进食方法及护理(正确的喂食方式是患儿以后语言发育的重要基础)
对于脑瘫患儿的母亲来说,在给患儿喂食会遇到各种麻烦,特别是那些颜面肌肉痉挛,口腔闭合困难,咀嚼、吞咽运动不能很好完成的患儿,喂食更是困难重重。患儿在母亲的怀里处于半卧位,患儿的头部搁在母亲的胳膊肘上,肩背部由母亲的前臂承托,患儿的双手被放在身体的前面,整个身体的姿势显得相对对称,这样患儿全身的肌张力可相对正常写,喂食也就比较容易进行。
4新生儿黄疸会引起脑瘫吗
新生儿黄疸会引起脑瘫吗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是由多种病理原因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比较多见。高胆红素血症时,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神经核,引起胆红素脑病,导致脑瘫,一般认为是游离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所致。因为正常时胆红素与血浆蛋白结合后而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如果血中胆红素产生过多如溶血、败血症等时,红细胞大量被破坏或血白蛋白过低,就有一部分没能和白蛋白结合而成游离状态,这种游离状态的胆红素很容易通过血脑屏障,沉着于神经细胞膜上和线粒体生物膜上,导致细胞变性坏死。也有部分患儿是由于血脑屏障功能减低所致,血液中胆红素增高并不明显,多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出生儿以及呼吸窘迫综合症、缺氧、酸中毒及感染的患儿,脑血管内皮受损,也会导致血脑屏障功能下降,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胆红素也可进入脑组织。
临床不论任何疾病,只要有缺氧者,除表现缺氧的一系列症状外,常出现黄疸加重,原因可能与缺氧抑制了肝脏酶活性及肝细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还有相当数量的胎儿在宫内感染巨细胞病毒、弓形体等,常呈早产或出生时低体重、新生儿肝炎,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想,小头畸形、脑积水视网膜脉络膜炎等现象的单独或呈不同组合出现,常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新生儿黄疸为新生儿生后第一周内常出现的症状,生理性黄疸主要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胆红素生成较多、血清白蛋白转运胆红素的能力不足、肝脏摄取、结合及排泄胆红素的能力差,肠肝循环重吸收胆红素较多所致。
而病理性黄疸则是由新生儿时期的一些疾病所致在这些疾病的新生儿中,此表现不但常见而且严重,尤其是血清未结合胆红素达到257μmol/L(15mg/dl)以上时,很有可能发展成为胆红素脑病,对新生儿造成永久性损害,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对新生儿黄疸应密切监护,尤其应重点监护较重和患有黄疸的早产儿。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起出现并逐渐加深,在第4~6天为高峰,第2周开始黄疸逐渐减轻。如果2周后未见好转就属于病理性黄疸,需要治疗。 新生儿的黄疸可能引发脑性瘫痪,是脑性瘫痪的一个诱发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 多注意小还得发育是否有障碍。
5脑瘫儿会胎动吗
年轻的父母们十分关心宝宝的健康状况,为人父母的,自然希望自己的宝宝是健康正常的小孩,所以爸爸妈妈希望通过胎动来检验宝宝是否健康,是不是脑瘫儿?但是脑瘫儿会胎动吗? 这是孕期的妈妈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在这里,小编收集了不少专业的看法,为爸爸妈妈们提供一点依据。
脑瘫儿会胎动吗?专家首先说明的一点便是:通过脑瘫儿胎动规则是不能发现脑瘫的,因此只有通过颅脑CT检查才可以断定是否是脑瘫。头部的CT异常主要表现为皮质萎缩,全脑萎缩,低密度灶,小脑异常,透明隔缺损,脑室扩大,胼胝体缺损,脑穿通畸形,脑室周围局限性萎缩,全脑广泛性低密度影,脑裂脑回畸形等改变。低体重出生的未熟儿引起的轻、中度脑瘫,以脑室扩大,皮质萎缩最为多见。所以胎动检查是不能检查出是不是脑瘫的,假如孩子的脑白质发育不良,这只是增加了脑瘫的几率,但不能确诊为脑瘫。若是妈妈怀孕了,想通过检查胎动来决定是否要这个孩子是不现实的行为,只能通过出生后的CT检查做判断。对出生后诊断为脑瘫的宝宝,父母们不用太担心,因为现在的干细胞疗法是可以治疗脑瘫的,只要及时治疗,就没有太大的问题。所谓的干细胞疗法,是专家发现的治疗脑瘫的根本方法,它安全并且无副作用,已成功治疗了很多的患者,干细胞疗法是通过静脉输液或腰穿的方式把干细胞定向输送到脑部,去修复受损细胞,从而恢复受损的细胞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妈妈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营养的饮食,做好保健工作,如果有意外认真听从医生的指导是能够有效降低脑瘫发生率的。做父母的一定要提高对脑瘫的认识和重视,在生活中发现孩子的异常就要去正规权威的医院诊断,莫要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小儿脑瘫现在已经是生活中发现的一种越来越常见的疾病了,尤其在妊娠期,这是脑瘫发生的高峰期。因此,爸爸妈妈在这个时期必须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非常重要。再回到脑瘫宝宝有没有胎动的问题上,回答是肯定的:脑瘫宝宝与正常的宝宝一样,胎动是正常的。
脑瘫儿会胎动吗?答案已经是确切了的,但是爸爸妈妈面对脑瘫宝宝时,还是应该多一份信心和希望,及早发现,及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