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横纹肌神经肌肉接头点处传导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肌肉易疲劳晨轻暮重,休息后减轻为特点。常累及眼外肌、咀嚼肌,吞咽肌和呼吸肌。严重者球麻痹。肌无力对患者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重症肌无力如何护理?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日常饮食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看下。
目 录
1重症肌无力护理常规
一、生活调理: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护理工作务必要重视。患者要生活有规律,要顺应自然界变化的规律,适应自然环境四季的更替,重症肌无力患者在日常中要注意气候的变化,以防疾病加重。
二、饮食调理: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护理工作一定要做好,患者大多是出现在贫穷家人,长期的营养不良,加上得病日久,五脏俱损,所以进行重症肌无力的护理时饮食要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蛋白的摄入,清淡避免油腻,慎吃寒凉刺激之物,多食温补平缓之品,以达到补益之功,从而增强机体正气。
三、劳逸结合: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护理工作是必须要做好的,患者的明显症状就是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因此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并不意味着卧床不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同样是重症肌无力的护理中不可缺少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可以做一些医疗体操、太极拳或保健气功,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重症肌无力的康复也有一定的帮助。
2重症肌无力患者怎么照顾
重症肌无力属于自身免疫系统紊乱类型的疾病,患有重症肌无力该怎样护理,患者常常会有乏力的感觉,病程长且病情容易复发,感冒或劳累后加重。因此,在治疗时了解重症肌无力护理工作,也就显得很必要了。下面请北京中医痿证研究治疗中心神经疾病专家讲到:
正因为如此,重症肌无力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一定要保持心情愉悦,对重症肌无力疾病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不然过多的忧虑会加重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病情。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重症肌无力护理工作中的心理护理工作确实很关键,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病情。
重症肌无力护理工作中,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心理辅导、护理都很关键,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重症肌无力患者保持情志舒畅。有研究表明,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变化有密切关系,精志舒畅,精神愉快,则气机畅通,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协调,正气旺盛,不易发生疾病,即使疾病发生,也能很快恢复。
重症肌无力患者若情志不畅,精神抑郁,则可使气机逆乱,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正气减弱,从而发生疾病。临床上,重症肌无力疾病的发生往往与患者长期精神紧张或过份思虑,悲伤等情志变化有关,如果在恢复期间,重症肌无力患者情志波动常可引起病情发展或恶化。
3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日常饮食
1、对于头晕耳鸣,咽干,胁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小便少,以浑身软弱无力、肌肉萎缩的可用枸杞粥、杜仲猪腰褒、黑枣等加强强身之功。
2、对于重症肌无力眼肌型,及运动神经元病的部分症候,可长期服用砂藕粉、银鱼粥、莲子糯米羹等等。
3、对于气短懒言,乏力,自汗,心悸,失眠,面色苍白或萎缩,口唇舌色淡,肢体麻木不仁的气血不足型无力,肌肉萎缩,可用归芪羊肉汤、饴糖羔蜂乳等,这些都是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日常饮食注意。
4、重症肌无力的饮食烹调方法:根据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饮食的性质,选择蒸、煮、浆等烹调方法,为增进患者的食欲,饭菜要可口,品种要多样。
5、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饮食必须要严格控制热能,饮食应该要称重,另外患者还要避免发生低血糖等。
6、要了解患者的基本状况,根据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基本状况制定饮食营养治疗计划。但是此计划必须要符合治疗原则,并且要又有营养,还要卫生,保证饮食合理。
查看详情>>4如何避免患上重症肌无力
1.振奋精神,保持情志舒畅
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变化有密切关系,精志舒畅,精神愉快,则气机畅通,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协调,正气旺盛,不易发生,即使发生,也能很快恢复;相反,若情志不畅,精神抑郁,则可使气机逆乱,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正气减弱,从而发生,临床上本病的发生往往与患者长期精神紧张或过份思虑,悲伤等情志变化有关,如果在恢复期间,患者情志波动常可引起病情发展或恶化,因此患者在治疗及恢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精神调养,保持思想上安定清净,不贪欲妄想,使真气和顺,精神内守,只有这样才能使本病早日康复。
2.合理,切勿偏嗜
合理的和充足的是保证人体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不足即缺少,影响气血生化,则导致体质虚弱,相反,过量又可损伤脾胃,日久导致体质下降,因此,肌无力患者在上要荤素搭配,粗粮细粮搭配,儿童一定要纠下不良习惯,这样才能使患者体质增强,正气旺盛,使本病尽快康复。
3.劳逸结合,起居有常
肌无力的发病与过度劳累有很大关系,该病患者往往与劳累过度,用眼过度,日夜操劳,或因奔波而起居失常,耗伤气血,体质下降外邪乘虚而入导致本病发生和发展,因此本病患者在恢复过程中,一定要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配合药物治疗,逐步增台体质,早日恢复。
查看详情>>5重症肌无力可以治好吗
一、 抗胆碱酯酶药物
常用新斯的明、溴吡斯的明、安贝氯胺(酶抑宁)。溴吡斯的明最常用,副作用较小,成人起始量60mg口服,每4h1次。可根据临床表现增加剂量,若病人有饮食困难可在饭前30min服药,如病人晨起行走困难,可在起床前服长效溴吡斯的明180mg。其毒蕈碱样副作用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流涎、支气管分泌物增多、流泪、瞳孔缩小利出汗等,预先给予阿托品0.4mg可缓解其毒蕈碱症状,但阿托品过量可引起精神症状。无证据表明两药合用比单药治疗效果更好。虽然抗胆碱能药物疗效较好,但有局限件,如眼肌型MG用药后眼睑下垂可改善,但有些患者复视常持续存在;全身型MG可明显改善症状,但难以消除。
二、病因对症治疗
(1)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类:通常对所有年龄的中至重度MG病人,特别是40岁以上的中年人,不论其是否做过胸腺切除,都较为有效而安全,常同时合用抗胆碱酯酶药。常用于胸腺切除术的术前处理,或因手术疗效出现较晚,胸腺切除术后的过渡期也可使用。用此疗法的病人应摄入高蛋白、低糖,并补充含钾丰富的饮食,必要时需服用制酸药。
(2)免疫抑制剂:激素治疗半年内无改善,应考虑选用硫唑嘌呤或环磷酰胺。成人硫唑嘌呤的初始剂量为1~2mg/(kg×d),维持量为3mg/(kg×d),与食物一起服用以防恶心。应注意其骨髓抑制和感染的易感性,应定期检查血象,-旦白细胞低于3X109/L即停用,还应注意肝、肾功能。
(3)血浆置换:血浆置换或常用于胸腺切除术病人的术前处理、以避免或改善术后呼吸危象。一般术前置换体内5%的血以保证患者经得起手术;也用于其他类型的危象,绝大多数患者症状都有程度不等的改善,可持续数天或数月。该法虽安全,但费用昂贵。
(4)免疫球蛋白: 0.4g /(kg×d)静脉滴注,连用5d疗法,用于各种类型的危象。副作用有头痛、无菌性脑膜炎、感冒样症状,l~2d内症状可缓解。该法比血浆置换疗法简单易行,该两种疗法在病情加重时都对使用。
(5)胸腺切除:全身型MG大多适于做胸腺切除治疗,约80%无胸腺瘤的患者术后症状可消失或完全缓解,症状严重的患者一般不宜手术治疗.以免增加死亡率。儿童或年龄大于65岁的患者手术指征应个体化。尽管此手术较安全,但仍要慎重;眼肌型患者除非有胸腺瘤.一般不适合手术,但有复视症状的眼肌型MG可行胸腺切除术。胸腺切除术的疗效常在数月或数年后显现,故该疗法并非应急治疗。
三、危象的处理
一旦发生危象,应立即进行气管切开,施行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