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在生活中极为普遍,较多的病因会诱发脑瘫的出现,也会带给宝宝相当多的伤害,希望大家可以将脑瘫认识透彻,特别是应当在生活当中进行脑瘫的预防才可以,下面为朋友们介绍一下可以预防脑瘫的办法会有哪些呢,往下看了解一下吧。
目 录
1脑瘫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脑瘫的诊断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病史,另一个是症状。
1、询问有无上运动神经元发育不良或受损病史,如早产、难产、高热、脑缺血、脑缺氧、颅脑损伤、脑感染等。
2、检查有无痉挛性瘫痪、肌肉运动失调、肌张力增强、反射亢进、肌肉萎缩、关节畸形、共济失调及智力障碍。
脑瘫的辅助检查方法:
专家说,要确诊脑瘫除了以上两种主要的方法外,还必须做以下的辅助检查:
1、智力测试;
2、脑电图检查;
3、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定;
4、影像学等检查确诊。
2预防脑瘫你要做什么
1、坚持优生优育,保证胎儿健康发育;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如有高血压、妊娠毒血症可及时治疗,避兔难产;保证孕妇良好的营养、预防早产;孕期避免不必要的服药,怀孕期间(尤其头三个月)做好风疹预防工作;鼓励母乳喂养,增强婴儿抵抗感染的能力。婴儿出生后定期去医院检查,早期发现发育迟缓的症状,给予及时指导及治疗;定期进行预防接种;防止脑膜炎及其他传染病发生;教育家长识别脑膜炎的早期症状以及发烧的正确处理,有病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2、早期发现 早期发现可疑脑瘫的患儿是实施脑瘫康复的关键,主要从运动,语言和进食发育3个方面来观察。运动方面,出生后1一2个月,身体特别僵硬,穿衣或活动其身体时感到困难;3个月时双腿僵硬,不能抬头,双手不能支撑,侧卧时,头偏向一侧,一侧肢体屈曲,另一侧伸直,双手不能放在一起;6个月坐时出现圆背,不能抬头,上肢僵硬,手握拳;将其推向坐位时,头后仰或背向后伸;9个月时用手玩东西的能力较差,下肢僵硬,脚尖着地,不能用下肢负重;12个月不能扶物站立,下肢僵硬、脚尖着地;不会爬,只用身体一侧或用手拖自己;或者,双腿软如棉,不能抬头,悬空抱对其四肢下垂、活动少,抬头、坐和运用双手活动迟于同龄孩子或常用一只手活动;18个月时一侧上肢僵硬,一侧脚尖站立行走,站立平衡差;大部分时间用一只手玩,一侧下肢可能僵硬,坐时一侧身体负重。
3小儿脑瘫有哪些最新分型
小儿脑瘫会出现很多异常的姿势,屈曲痉挛、伸展痉挛、舞蹈样、击剑样、挎筐样、等等,这些运动障碍的特点,可分为许多类型。
1. 小儿脑瘫按临床表现分型:
(1) 痉挛型:这一类型最常见,主要损伤部位是椎体系,特点是肌张力增高,肌肉僵硬,被动运动时有“折刀”样改变。关节运动运动范围变窄,运动障碍,姿势异常,由于屈肌张力升高,多数表现为各大关节的屈曲、内收、内旋模式。可见上肢屈曲,手握拳,拇指内收,前臂内收旋前,肘关节屈曲。也有少数是上肢伸展痉挛。下肢紧夹交叉呈剪刀姿势,下肢内收内旋,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膝关节过伸,踝关节内翻,足内翻(少数外翻),神经系统检查可见椎体束征,腱反射亢进,骨膜反射增强,踝阵挛阳性,2岁后巴彬斯基仍阳性。
(2) 手足徐动型:这一类型主要损伤部位的是椎体外系,表现为难以用意志控制的全身性不自主运动,动作不稳定,走路时摇晃不定,颈歪伸舌,手往后旋。当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运动时,表现为不自主、不协调和无效的运动增多,呈非对称性姿势,与意图相反的不随意运动扩展到全身,肌张力可变化,安静时不随意运动消失,肌张力恢复到运动前状况。
(3) 强制型:这一类型较为少见,由椎体外系损伤所致。肢体僵硬,活动减少。做被动运动时伸肌和屈肌都有持续抵抗,因此肌张力呈铅管状或齿轮状增高。
(4) 共济失调型:主要损伤部位为小脑,因此表现以平衡为主的小脑症状。可有步态不稳、不能调节步伐,醉酒步态。也可有轻度震颤。
(5) 震颤型:主要表现为身体的某部分,在一个平面内呈不随意的、节律性的摇动。
(6) 肌张力低下型:也叫软瘫型,这一类型自主运动减少,仰卧位时呈外展外旋位,状似仰翻的青蛙,俯卧位时头不能抬起,抱起身体时类似面条状。本型常为脑瘫儿早期症状,以后多转为其它型。
(7) 混合型:这一类型具有两种类型以上同时存在,以痉挛性和手足徐动型同时存在多见。
(8) 无法分类型:有少数患儿表现复杂,难以用上述分型来分型。
2. 按瘫痪部位分型,单瘫、偏瘫、三肢瘫、四肢瘫、双瘫、双重偏瘫、双下肢瘫。
4脑瘫儿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有时候怀孕期间一旦出现了异常的时候,就很容易导致孩子脑瘫的问题的,因此要注意怀孕时候的一些情况,也就是小儿脑瘫患儿出现了之后,要多考虑很多的发病因素的,其实脑瘫患儿发生了之后,也是有很多的原因的,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一些发病因素。大家都知道脑瘫儿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怀孕期间出现的异常现象,其中分娩期也是导致发生脑瘫疾病的关键一点,比如说大家常见的难产,就会使得很多的新生儿患有脑瘫,今天我们来详细介绍脑瘫患者形成的相关因素。使得患者家属能够具备一定的知识。
脑瘫儿形成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分娩期的因素
难产:可致婴儿头部受伤、颅内血肿等。
早产:早产儿体重小、发育不完善,较易发生缺氧和颅内损伤。
新生儿窒息:脑瘫的原因还有出生时无呼吸,滥用激素催产等。
2、出生后病因
脑部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等,头部外伤或颅脑内出血,感染引起的高烧或严重腹泻引起重度脱水。这些都是脑瘫的原因。
3、妊娠期因素
在妊娠过程中,如何导致胎儿缺血、缺氧的因素,均可导致胎儿大脑受损,这也是脑瘫的原因。
如果家中有新生儿患有脑瘫疾病,那么首先不需要过分的着急,选择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才能真正改善脑瘫的病情。很多的情况都是引发脑瘫发作的原因,准妈妈在怀孕期间首先需要做好预防,才能从根源去预防脑瘫疾病。
5小儿脑瘫护理如何进行
小儿脑瘫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除了做好护理之外,还要积极的进行治疗,这样才能真正的帮助他们远离疾病的伤害,拥有幸福的生活,这不在此我们给大家介绍了如下的护理方法,希望有一定的效果:
一、皮肤护理:病情严重和不能保持坐位的脑瘫患者往往长时间卧床,帮助患者翻身,注意患者的卫生,定期洗浴,及时更换衣服、床单,以防感染和病情恶化。
二、饮食的护理:脑瘫需供给高热量、高蛋白及富有维生素、易消化的食品;对独立进食困难患者应进行饮食练习,培养其独立能力。
三、日常生活护理:脑瘫患者往往存在多方面能力缺陷,需对其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及练习。更衣时应留意患者的体位,先穿患侧再穿健侧。
四、注意安全:脑瘫患者因发育迟缓,各种动作的发育均迟于同期的健康小儿,行动不便,故应有专人守护,注意安全,以免造成意外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