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甘草酸、甘草甙等。甘草的化学组成极为复杂,目前为止从甘草中分离出的化合物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甙、异甘草甙、新甘草甙、新异甘草甙、甘草素、异甘草素以及甘草西定、甘草醇、异甘草醇、7-甲基香豆精、伞形花内酯等数十种化合物,但这些成分和数量通常会随甘草的种类、种植区域、采收时间等因素的不同而异。大量的研究表明,甘草甜素和黄酮类物质是甘草中最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甘草根表皮以内的部分。那么甘草的作用和功效有哪些,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目 录
1甘草的药用价值
1.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2.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若农药、食物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
3.用于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
4.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常与芍药同用,能显著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
5.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另外,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
2甘草的作用和功效
补脾益气
李东垣指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充盈,而后能滋养元气”,强调了脾胃对元气的充养作用。不论是“先天之精”还是“后天之精”,都需要脾胃源源不断地提供营养,才能盛而不衰,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由此可见脾胃保养是养生的重中之重。
清热解毒
甘草性温,用具有清热、解热毒作用治疗毒症及痛肿疔毒等病证有一定作用
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
跟其他药配伍以后可以一步一步渐进性的缓解比较急重的症状
调和诸药
甘有緩的作用,用甘草後,把每個藥的藥性稍稍甘緩一下,自然有點調和的意思,也有延緩並拉長其有效期的效果。
3炙甘草与生甘草的区别
炙甘草是由生甘草用蜜烘制而成的,它与生甘草有着怎样的区别呢?
炙甘草又名蜜甘草、蜜炙甘草。为生甘草片用蜂蜜拌匀,再炒至不粘手取出摊晾,然后入药偏于润肺和中。炙甘草能补脾益气,临床用量特大,出口量大。除药用之外,食品上也大量用甘草做糕点添加剂,它的甜度是蔗糖的百倍。
生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主要用于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4吃甘草要注意什么
因为生甘草的副作用较为严重,大家在使用时还是要多加注意:
1、严格掌握适应证,不可滥用,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心肾疾病、精神病等患者禁用,避免加重病情。
2、严格掌握剂量,根据病情变化及个体差异而定,禁止超剂量应用。
3、有过敏史患者在应用时应严密观察。
4、需要长期应用甘草及其制剂时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并定期监测,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5怎样挑选甘草
看形状、颜色
根为圆柱形,长30~100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真甘草表面为红棕色或灰棕色,假甘草的表面一般为黑色和土棕色;
看纹理
真甘草有纵皱纹、沟纹及皮孔,有稀疏的细根痕,假甘草的纵横纹不太明显,皮孔横生;
看切面
真甘草质坚实而重,端切面中央稍下陷,略显纤维性,粉性足,具放射状纹理、有裂隙,断面有一明显的环纹和菊花心,形成层环纹明显。假甘草断面具有很明显的纤维性,粉性小,没有备环纹和菊花心。
闻气味
真甘草气香、味甘甜,假甘草气微,尝之较苦。
标签:营养保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