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不及时治疗危害很大。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孩子患了抽动症往往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的发展,种种的伤害危及了孩子一生的幸福,因此专家特别指出:儿童抽动症不及时治疗危害很大,所以家长要高度重视抽动症对孩子的危害。
目 录
1抽动症病因
遗传因素(10%):
家族中有患病史的,会使孩子发病的几率明显增高,而且抽动症的遗传方式是倾向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以男孩比女孩的患病率高些。
感染因素(16%):
腮腺炎、鼻炎、各型脑炎、肝炎、咽炎、扁桃体炎、呼吸道感染、水痘、严重的感冒等各种感染后,尤其链球菌感染可能导致突发严重抽动。
围产期损伤(15%):
母亲在孕期间抽烟或有高热现象,或生产困难、产时窒息,剖腹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病史的儿童发病率更高。
精神因素(15%):
忧伤、惊吓。情感激动。长期焦虑不安。学习负担过重,受惊吓、看惊险小说、电视及刺激的连环画等。
家庭因素(10%):
家长的关系紧张或者离异、经常训斥或者打骂孩子,对小孩管教过严,家庭环境不良等。
药源性因素(10%):
儿童长期服用中枢兴奋剂或者抗精神病药等。这也是抽动症有哪些易患因素中比较严重的一种。
2抽动症症状
抽动症专家表示,儿童抽动症表现为短暂、快速、突然、程度不同的不随意运动,开始为频繁的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拧脖子等。随着病情进展,抽动逐渐多样化,轮替出现如耸肩、扭颈、摇头、踢腿、甩手或四肢抽动等,常在情绪紧张或焦虑时症状更明显,入睡后症状消失。发生抽动常有多种,具有爆发性反复发声,清嗓子和呼噜声,个别音节,字句不清,重音不当或不断口出秽语,性格多急躁、任性和易怒。常伴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或成绩下降。严重时动作和发音影响学习和课堂秩序,抽动症症状呈波动性、进行性、慢性等过程。
临床症状
临床上根据表现不同,抽动症通常被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
一、发声性抽动:实际上是累及呼吸肌、咽肌、喉肌、口腔肌、和鼻肌的抽动,当这些部位的肌肉收缩抽动时就会发出声音,简单的如“喔、噢、啊”等,也可表现为清嗓、咳嗽、吸鼻、吐痰、犬吠等声音;复杂发声性抽动由有意义的单词、词组或句子组成,表现为与环境不符的不由自主地重复无意义的词句或无缘无故地骂人。
二、运动性抽动:指头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表现出来就是眨眼、蹙额、厥嘴、缩鼻、伸舌、张口、摇头、点头、伸脖、耸肩、挺胸等动作。
3抽动症治疗不及时对孩子危害大
一、个性发展问题。
“4~12岁是儿童自我意识形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来自外界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价,会对儿童自我意识和个性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孙书明教授表示,“如果在这一阶段经常受到家长责骂、老师批评、同学嘲笑,会对儿童心身发展产生巨大伤害。而儿童期形成 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成分,会影响人的一生。”
二、记忆与注意缺陷。
专家用儿童神经心理成套量表测试30例抽动症患儿,提示有空间记忆力缺陷,专家通过进行事件相关听觉诱发电位及测验发现,抽动症患儿特殊注意缺陷及视觉注意广度损害。
三、社会退缩和社交障碍。
随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范围逐渐扩大,会产生一些高级的情感体验,如荣 誉感、责任感等。史积善教授指出:“如果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特别是抽动得不到控制,会严重影响他与同学、同伴的交往,产生自卑感、社会退缩、行为不成熟、社交障碍、 口吃以及品行纪律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
四、引发学习困难。
专家解释说:“经常不自主地抽动和发声,容易使孩子注意力分散,眼睛很难盯在书本上,日久则影响记忆力,造成学习落后,成绩下降。”
4小儿抽动症早期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主要是解决儿童的情绪问题与其它伴随症状。消除诱发因素,恢复儿童的自信心,防止发生其他心理问题。间接地缓解症状,起到药物治疗不能代替作用。
小儿抽动症的发病有些时候是和情绪的发展有关系的,很多的时候该病的发病和患者的情绪过激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我们在面对这种疾病的时候,完全可以保护好孩子的心理防线,不要越过雷池,这样就能有效的预防这些疾病了。
家长不要训斥孩子,保持家庭和睦,不要玩在家中观看刺激性强的电视片及玩游戏。及时该孩子添加衣服,防止感冒。配合医生给孩子服药。
老师要对孩子加以保护,不要让同学起哄、讥笑。及时提醒家长到医院看病。帮助解决由于疾病带来的生活和学习上的不便。
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了解自己的病是可以治好的,积极主动地配合家长和医生的治疗。了解自己的症状是因疾病而致,同学们是可以理解的,不要自卑,主动和同学交往,以增进友谊。当影响学习成绩下降时,要知道是暂时的,通过努力后会赶上去的。
5小儿抽动症患者的饮食调养方法
研究发现: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大多数头发中锌含量较高。所以,常吃含锌丰富的食物,如蛋类、肝脏、豆类、花生等对提高智力有一定帮助。
应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因为铁是造血的原料,缺铁会使大脑的功能紊乱,影响儿童的情绪,加重抽动症状。因此抽动症孩子,应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肝脏、禽血、瘦血等。
应少食含酷氨酸的食物:如挂面、糕点等。少食含甲基水杨酸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桔子等。饮食中不要加入辛辣的调味品,如胡椒之类,也不宜使用酒石黄色素,如贝类、大红是、柑榄等食物。
温馨提示: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etes),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本症通常在3至15岁间发病,男性较女性多,比例为(3-4):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