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腹泻的一个高发时节,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于着凉所引起,但饮食方面也是一个重点,比如水的使用上,冬季尽量不要喝凉水,同时,也不要食用过于凉的食物,这些都能直接的引起肠道反应,从而引发腹泻,那么如何预防冬季宝宝腹泻?冬季宝宝腹泻的护理误区介绍?下面为大家带来介绍。
目 录
1如何预防冬季宝宝腹泻
1秋冬季腹泻是有一种急性病毒引起的急性小肠炎,主要发生在三岁以下的婴幼儿,更多的发生在一岁半一下的宝宝中。患了秋冬季腹泻的宝宝一天大便几次,甚至十几次,呈现水样或者是蛋花汤样,大便的颜色有黄色、浅黄甚至深绿,最典型的是白色大便。患病的宝宝一般会出现发烧、咳嗽甚至呕吐的症状,所以,妈妈们要注意孩子的这些现象。
2秋冬季腹泻是一种传染病,一岁左右的宝宝免疫力低,所以极易被传染,所以患病的宝宝要隔离。妈妈们在这个季节要注意宝宝的饮食,吃得东西一定要保证卫生,不要乱吃东西。如果要添加辅食最好是等天暖后再添加。如果宝宝已经出现腹泻,病情轻的可以为一些豆奶或者实习是稀释奶,要保证宝宝获取足够的水分。如果宝宝腹泻次数多,发高烧、不吃东西、呕吐等就表明宝宝病情严重,那就一定要去看医生。
查看详情>>2冬季宝宝腹泻的护理误区介绍
误区一:给腹泻的宝宝滥用抗生素
目前,小儿腹泻使用各种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而实际上,小儿腹泻约一半以上为病毒所致,或者由于饮食不当引起。对这些原因引起的腹泻,抗生素药物不但无效还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
近年来出现了许多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整肠生、培菲康、乳酸菌素片等,这类药物扶植肠道正常菌群,无副作用。当然对于严重的痢疾,合理使用抗生素药也是必要的。
误区二:给腹泻的宝宝禁食
以往患儿腹泻,为了让胃肠道得以休息,比较强调限制饮食,或干脆禁食。近年来,专家们认为禁食有害无益。特别是在腹泻大量丢失水分的情况下,会加重脱水和酸中毒;同时进食太少,孩子处于饥饿状态,会增加肠壁消化液的分泌,加重腹泻。
所以,孩子腹泻时,不必禁食,应该多补充水分,特别是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粥、面条等。只要孩子能吃,精神好,给予适当的饮食,孩子即使腹泻次数多一些,也会逐渐好起来的。
误区三:给腹泻的宝宝吃甜食
宝宝腹泻时,妈咪往往在稀粥或米汤中加些糖,以为这样既补充热能又易消化。然而,这样只会加重腹泻。因为,腹泻使肠黏膜受损,不能将糖分解为能被肠道吸收的单糖,因而使水分从肠壁被动地进入肠道,致使肠腔水分增多,排便次数增加。
误区四:给腹泻的宝宝喂奶
新近的医学研究表明,儿童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之后,肠道中的乳糖酶活性受到抑制,这使得儿童不能很好地吸收和利用乳糖。由于乳糖主要存在于乳汁中,故腹泻儿童在腹泻时吃奶,就不能很好地消化和吸收乳汁中的乳糖。反之,乳糖在肠道中积存会导致肠道渗透压变化,大量肠液渗出,腹泻症状迁延不愈。如果患儿不暂停喂奶,腹泻症状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查看详情>>
3冬季宝宝腹泻有哪些类型
1、生理性拉肚子
有些宝宝尤其是纯母乳喂养的,会在喂奶后后24小时排便5—10次,大便松散,有奶块或少量粘液 。除腹泻外,宝宝无其它异常情况,精神愉快、食欲正常、睡眠安稳,体重按正常速率增加,无脱水表现,大便化验无异常。另外部分生理性腹泻可能是对新食物不适应,一般出现在奶粉的转换或者饮食不当等。对此父母不必担心,只要您悉心照顾,加之宝宝对转奶或饮食的逐渐适应,宝宝的便便就会好转的。
2、病理性拉肚子
还有一类腹泻是由于细菌、病毒或霉菌引起的,称为“感染性腹泻”。患有这种腹泻的宝宝多数有发热,呕吐不一定是主要症状,粪便有异常臭味,含有粘液或脓血,如不及时治疗,则腹泻会持续加重。
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腹泻又各有其特点,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在5—8月份发病率最高。多数小儿开始时不发热,很少呕吐,腹泻次数不多,转为重型后出现发热、呕吐剧烈,大便次数频繁,很快出现脱水,大便以蛋花汤样为主,含有粘液,有腥臭味。
病毒引起的腹泻多发生在8—11月份,常同时有上呼吸道感染。大便为白色米汤样或蛋花汤样,有少量粘液,但无腥臭味。霉菌引起的腹泻大便为黄色稀薄或绿色,多泡沫,有粘液,呈豆腐渣样,平时体弱、营养不良或长期服用抗生素的宝宝容易发生。
4冬季腹泻的宝宝应该吃些什么
中药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比较肯定。如用下列治法:
1、将淮山药研粉,每日3—9克,以开水调成奶糕样服用,一天3—4次,适用于脾虚泻;
2、红灵丹,每次0.3克,一天3次吞服,或者扁豆花30克水煮服,每日3次,适用于湿热泻;
另外,也可以配合针灸疗法,先取足三里、阴陵泉,后针气海和中脘;如泻泄不止者,可加刺止泻穴和艾条灸神阙穴,呕吐者加针内关。
日常护理方面,对患儿要调节好饮食,轻者不必禁食,应尽量减少哺乳的次数,缩短喂乳的时间,停吃牛奶、麦乳精、巧克力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可饮用盐水、米 汤、稀藉粉等。病症重的应禁食6—24小时,如禁食一定时间后症状缓解,可逐步恢复饮食。进食必须由少到多,由稀到浓,切不可操之过急。
对轻度脱水的患儿,可以口服补液盐调治;脱水严重的,应予静脉输液,以纠正电解质的紊乱。切不可乱用抗生素,以防不良后果。此外,要做好病儿的护理工作。除饮食调整外,患儿腹部要保暖。
5冬季宝宝腹泻不能吃的药
1、易蒙停(洛哌丁胺)
适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慢性腹泻的治疗。但其作用强烈,用于低龄儿童易致药物不良反应,如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等,加之曾有新生儿用药致死的报道,故国内外均限制用于低龄儿,如我国易蒙停使用说明书中就规定:5岁以下儿童禁用。
2、复方地芬诺酯(复方苯乙哌啶)
适用于急慢性功能性腹泻又慢性肠炎的治疗。该药每片含盐酸地芬诺2.5mg、硫酸阿托品0.025mg,其中地芬诺酯对肠道作用类似吗啡,可直接作用于肠平滑肌,作用亦很强烈。由于国内外不断有应用该药致小儿中毒甚至致死的报道(死亡病例集中于小于两岁的婴幼儿),又因该药小儿用药剂量至今尚无统一标准,因此两岁以下婴儿禁用,两岁以上小儿应慎重使用(严格控制用药剂量)。
3、氟哌酸(诺氟沙星)
对致病性和产毒性大肠杆菌、沙门菌属等所致的胃肠炎、菌痢有良好疗效,临床应用广泛,为人们熟知。但因该药及其同类(喹诺酮类)药物有引起骨病变的可能,因此,12岁以下小儿不宜选用。
4、四环素
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治疗感染性腹泻具有一定疗效。但8岁以下小儿应用四环素及同类药物如土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米诺环素(美满霉素)等可致恒齿感染、牙釉质发育不良和骨生长抑制,因此8岁以下的小儿应避免应用此类药物。
5、药用炭
能吸附导致腹泻及腹部不适的多种有毒与无毒刺激物,减轻对肠壁的刺激,减少蠕动,从而起到止泻作用。但由于该药吸附作用强助无选择性,对消化酶如胃蛋白酶、胰酶的生长活性均有影响,长期应用可致小儿营养不良,故3岁以下小儿腹泻或腹胀,禁止长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