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组织间隙或体腔内过量的体液潴留称为水肿。以下,我们介绍中医辨证治疗水肿。
目 录
1小腿水肿的诊断检查方法
小腿水肿指小腿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体液积聚,发生水肿的组织,体积增大,颜色苍白,镜下可见水肿液积于细胞和纤维结缔组织之间或腔隙内浮肿状。小腿水肿的诊断检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腿水肿的诊断性穿刺组织液分析
皮下水肿组织液的分析,有助于疑难病例的鉴别诊断。淋巴水肿液蛋白含量通常很高,一般在1.0~5.5g/dl,而单纯静脉郁滞、心力衰竭或低蛋白血症的水肿组织液蛋白含量在0.1~0.9g/dl。检查通常用于慢性粗大的肿胀肢体,只需注射器和细针即可操作,方法简单、方便。但不能了解淋巴管的病变部位及功能情况。还有血常规,肌电图,心电图等。
二、小腿水肿应与下列症状相鉴别诊断
1.踝部及足背水肿:踝部及足背水肿是淋巴水肿的临床表现。淋巴水肿则起病较为缓慢,以足背踝部肿胀较为多见。
2.胫前指压性水肿:胫前指压性水肿是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的临床表现之一,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由Kistner(1980)首先提出的静脉病变新范畴,主要是因深静脉中瓣膜的游离缘伸长、松弛、下垂,以致在重力作用下血液倒流时,不能使两个相对的瓣叶在管腔正中紧密对合,从而引起深静脉倒流性病变,造成下肢静脉系统淤血和高压,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3.肢弥漫性水肿:下肢弥漫性水肿是指水肿首先从下肢开始,呈弥漫性。
4.下肢水肿:分为生理性浮肿和病理性浮肿。下肢浮肿临床常见,主要见于以下几种疾病性浮肿。
①心性浮肿,患有各种心脏病病人,当心功能不全时,体循环障碍,使下肢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引起浮肿。
②肝性浮肿,各种肝炎发生肝硬变后,由于肝脏合成白蛋白减少,造成低蛋白血症,血浆渗透压降低,可引起厂肢浮肿。
③肾性浮肿,急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病人,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造成体内水钠游留,此外再加上大量的蛋白尿出,产生低蛋白血症,从而引起浮肿。
④甲状腺机能低下性浮肿,甲状腺功能低下时,病人真皮层粘多糖沉积,细胞间积聚多量透明质园、硫酸软骨素和水分,可引起下肢浮肿。
⑤下肢深静脉病变性浮肿,下肢深静脉炎或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时,由于静脉回流受阻,病人可出现下肢浮肿。
2脑水肿应该如何进行诊断鉴别
脑水肿是指脑内水分增加、导致脑容积增大的病理现象,是脑组织对各种致病因素的反应。脑水肿多继发于原发疾病,如在短时间内临床症状显著加重,应考虑局限性脑水肿,乳沟病人迅速出现严重颅内压增高症状,昏迷,多为广泛性或全脑水肿。应用脱水治疗,如出现利尿效果,且病情也随之改善,也表明存在脑水肿。
一、脑水肿诊断方法:
1.病史:注意有无烧伤后大量饮水或输入水分过多,有无脑外伤,中毒史,有无严重休克、吸入性损伤或其他引起严重或长时间缺氧或酸中毒与碱中毒的情况等。
2.临床表现: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的表现,有呼吸、神志变化和精神症状。小儿可有高热和抽搐。
3.检查:有无瞳孔变化和视神经乳头水肿,有无球结膜水肿或眼压增高,在婴儿有无囟门饱满,张力增高。
4.检验:注意有无低血钠、低血氯、血浆蛋白降低,酸中毒及其他中毒。
5.腰椎穿刺可引起枕大孔疝及感染(特别是通过烧伤创面者),一般不宜进行。
二、脑水肿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颅内感染性疾病,一氧化碳中毒、脑出血、癫痫病等相鉴别。
3中医辨证治疗水肿
中医辨证治疗水肿,中医认为与水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肺、脾、肾,这三个脏器的功能失调是引起水肿发生的关键所在,因此治疗水肿,中医一般以宣肺、健脾、温肾为基本原则。
中医辨证治疗宣肺利水。此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风邪外袭所致发热,恶寒,恶风,头痛,肢体关节酸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浮肿先见于面部,后遍及全身,小便不利。中医称此种水肿为风水,多见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常用方剂有越婢加术汤和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常用药物有麻黄、生石膏、生姜、白术、防风、桑白皮、双花、连翘、薄荷、前胡、赤小豆、车前子、泽泻、白茅根、益母草等。
中医辨证治疗利水消肿,需要健脾化湿。利水消肿临床表现为全身凹陷性水肿,腰以下为甚,身重倦怠,小便量少,纳呆,胸闷,苔腻、脉濡。常用方剂为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常用药物有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陈皮、茯苓皮等。上半身肿甚而喘者加麻黄、杏仁、葶苈子;下半身肿甚加防己、川椒、厚朴等;如湿热壅盛,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腻,加大黄、木通、小蓟等。
此外,对于肾阳衰微者,主要表现为全身高度水肿,腰以下为甚,腰膝酸软,肢冷畏寒,神疲倦怠,面色讽白,尿少,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常用方剂有真武汤、金匮肾气丸等。药物有茯苓、白术、白芍、附子、生姜、熟地、丹皮、泽泻、山药、山萸肉、肉桂等。
温馨提示:中医辨证治疗水肿,相信通过以上阅读大家对此都有所理解了吧。水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疾病问题哦,所以患者要及时治疗,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4全身性水肿的发病原因分析
1﹒心源性水肿
多见于右心功能不全、心包积液、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发生机制有: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不足,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引起水、钠潴留,细胞外液增多,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②体循环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滤过压增高,引起组织液回吸收减少。前者决定水肿的程度和范围,后者决定水肿的部位。
心源性水肿具有如下特点:①呈对称性、凹陷性;②首先出现在身体的低垂部位,如立位和坐位的足踝部、卧位的盆骶部,严重时波及全身,甚至出现胸腹水;③和体力活动有关,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或消失,所以开始水肿多在晚上睡觉前重,休息后晨起减轻;④同时伴有体循环淤血的表现,如颈静脉怒张、肝脏淤血肿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等;⑤伴有心脏体征,如心界扩大、心脏杂音等;⑥超声心动图、心脏X线摄片可帮助鉴别。
2﹒肾源性水肿
见于各种类型的肾炎和肾病。发生机制有:①肾脏疾病引起少尿,导致水、钠潴留,细胞外液增多,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所致;②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起水分外渗;③肾实质缺血,导致醛固酮活性增加,水、钠潴留。
肾源性水肿具有如下特点:①最早出现的部位是晨起眼睑和颜面水肿,以后逐渐发展至全身;②水肿发展迅速;③常同时伴有尿液异常(如蛋白尿、血尿、管型尿)、高血压、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腰痛、肾区叩击痛等表现。
3﹒肝源性水肿
多见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晚期。发生机制有:①肝功能减退,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起水分外渗入组织间隙;②继发醛固酮增多导致水、钠潴留;③门静脉高压症导致肝脏淋巴液回流受阻。
肝源性水肿具有如下特点:①首先出现在足踝部,逐渐向上蔓延,而颜面和上肢常无水肿;②腹水比水肿更容易出现,很多时候只有腹水而没有水肿;③同时伴有门静脉高压症的表现(如脾肿大、腹壁静脉怒张、呕血、便血等)和肝功能减退的表现(如肝掌、蜘蛛痣、黄疸);④肝功能检测、胃镜、钡餐造影和肝胆B超有助于诊断。
4﹒营养不良性水肿
由于消化吸收障碍、摄入不足、丢失过多、慢性消耗性疾病所致。主要发病机制是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浆中的水分外渗入组织间隙所致。
营养不良性水肿的特点:①水肿发生前先有明显的消瘦、体重下降;②先从足踝部开始,逐渐向全身蔓延。
5﹒黏液性水肿
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其特点是:①以眼睑、颜面、下肢较重,属非凹陷性水肿;②常同时伴有怕冷、少汗、疲乏、精神委靡、嗜睡、言语动作缓慢、智力减退、食欲欠佳、便秘、体重增加等表现;③甲状腺功能试验可助鉴别。
6﹒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见于女性月经前7~14天,表现为眼睑、踝部、手部水肿,月经来潮后消退,呈周期性出现。同时伴有乳房胀痛、下腹部沉重感,部分患者有烦躁、失眠、头痛、疲乏等精神症状。
7﹒药物性水肿
可见于应用糖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胰岛素、萝芙木制剂、甘草制剂等治疗过程中。
5引起面部水肿的原因
水肿经常是病人到肾脏科门诊的主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水肿不一定就是肾脏病引起的,而肾脏病也不一定会有水肿。 引起水肿的原因有可能是体质性的、肝硬化引起的、心脏衰竭引起的、肾脏病引起的,及服用药物引起的等几大类。其中以体质性水肿最为常见,好发于女性。
体质性水肿: 肝硬化: 心脏衰竭: 肾脏病: 药物: 局部血管或淋巴管阻塞: 总之,大部份人水肿的发生是体质性的,不须要任何治疗。但最好能在发生时,请医师作一简单的心、肝、肾、肾上腺的筛检,即可确知病因,早期治疗,或长期观察追踪。千万记得,不要因找不到原因(被诊断为体质性水肿),而到处看诊及滥用利尿剂,劳民伤财又伤身体。
部份发生在月经来临的五天左右,但大部份此类病人,其水肿的发作与月经没有明显的关系。此类体质性水肿,其致病原因迄今仍不清楚。其特色在于早上起床时并无水肿,但到了下午则小腿肿胀的厉害,体重甚至可增加达一公斤以上。晚上卧床休息时,尿液又特别多。此类病患,事实上健康上与一般人一样的正常,因此根本就不须要任何治疗。特别忌讳滥用利尿剂,反而会加重病情。穿弹性袜,对水及盐分的摄取加以适当的限制,则可改善水肿的状况。少部份妇女的水肿是因为月经所致,则月经过后水肿即可消失。 肝硬化引起的水肿病人,除了可能有慢性肝病,或长期饮酒的病史外,经常会有黄疸出现。水肿的发生即表示肝机能已经严重受损。 心脏衰竭病人也常易有水肿发生,此种病人走路、爬楼梯则会有喘息及呼吸困难出现,甚至爬到二楼即走不动,须要停下来休息。 肾脏病引起的水肿,则需伴有小便泡沫存在。
主要是因为蛋白质大量由尿中排泄,血中蛋白太低所致。
另外部份人则是肾机能严重衰退,无法完全排出水份及盐份所引起的。 药物引起的水肿,是因为服用消炎止痛剂影响肾脏排泄机能,或类固醇制剂"美国仙丹"伤害到肾上腺机能所导致的。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于腰酸背痛或慢性关节炎病人服用药物或打针后发生。只须停止服用,给予适当的支持疗法即可逐渐改善。
此类病人水肿常只好发于单侧的小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