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发病特点有“三高”、“三低”:发病率高、伴发的心血管病患病率高、病死率高;全社会对慢性肾病的知晓率低、防治率低、伴发心血关病的知晓率低。调查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病的患病率大于10%,知晓率却不足5%。在我国,发生于肾小球肾炎的慢性肾病患者最多,占40%。随我国人群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其他的继发性慢性肾病正不断增多。加上我国现有医疗水平尚有限,导致我国慢性肾病的防治工作形势面临严峻挑战。
目 录
1慢性肾炎症状
一旦患有慢性肾病,是很难根治的。但是,不是说患有了慢性肾病,就不可避免的发生尿毒症。早期对慢性肾病进行干预控制,阻止其恶化进展完全做的到。因此,对慢性肾病做好防治工作是慢性肾病患者身体康复的关键所在。
对慢性肾病的防治工作主要包含有以下三点:
首先,鉴于慢性肾病的发病特点——知晓率低,则需要动员全社会所有人引起对慢性肾病的重视,每个人应该积极主动的防治慢性肾病。
其次,要加强早期防治工作,防止慢性肾病的发生。这就需要,对自身已有的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及其危险因素(如蛋白尿、高血压)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还要对可能引起肾脏继发损害的疾病(如糖尿病、通风、高血压等)和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脂血症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控制,两方面共同作用,防止慢性肾病的发生和恶化进展。
最后,延缓甚至逆转慢性肾病的恶化进展。具体就是,不仅要对已有的慢性肾病就其进展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蛋白尿、血尿、贫血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而且对慢性肾病中晚期阶段患者全身各个系统的严重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并发症进行防止,从而降低肾衰、尿毒症的病死率,达到提高慢性肾病患者长期存活率的目的。从对慢性肾病的防治临床实践看,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最显著。在以上防治慢性肾病的基础上,应用西医对并发症、肾病症状对症处理的同时,结合中医药进行对慢性肾病患者病损肾脏的功能修复,如此,方能达到慢性肾病真正的有效治疗,才能有望延缓甚至逆转慢性肾病的恶化进程。
2慢性肾炎有哪些治疗误区
对于慢性肾炎,因为患者们都深知该疾病的危害性,所以有不少患者都是急于治疗盲目选择治疗方法,以至于让自身陷入了疾病的治疗误区之中,不仅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使得病情进一步的加重。那么,慢性肾炎有哪些治疗误区呢?
人们往往会认为肾病是由感冒、感染、劳累和用药不当而造成的,但是这些只是诱发的因素,导致发生的真正的原因是人体的免疫力出现了问题,所以在治疗肾病的时候要注意对免疫力的恢复,不要只注重对外部表现症状的治疗。
在出现全身乏力、恶心呕吐、食物不振等的可能是肾病的症状的时候,不要忽略,要对肾脏进行全面的检查,确定肾脏的实际情况,避免等到症状明显的时候再检查的话,病情已经很严重了,治疗的效果就会差很多。
在检查的时候,患者往往只注意尿蛋白、尿潜血等外部的指标,对肾脏内部的变化就会不大注意,这是错误的。肾脏部分的变化对肾病的发展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一定要注意观察肾脏的变化。
慢性肾炎作为一种肾脏疾病,它造成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大家在生活中需要做到足够的重视。对于慢性肾炎患者来说,要想尽早的摆脱疾病的困扰,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有效地检查和治疗,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走入一些治疗的误区当中,进而更好的恢复健康。
查看详情>>3慢性肾炎的饮食有什么禁忌
人生活在社会上就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有些事物是不能触碰的,不然的话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对于慢性肾炎患者来说,在饮食上也要注意一些禁忌,这样才能对疾病的康复有所帮助。那需要注意哪些禁忌内容呢,对于这个问题听下专家的介绍。
1、忌用强烈调味品。
强烈调味品包括芥末、咖胆、辣椒以及胡椒粉等,此类食物对机体内的肾功能非常不利,所以我们应该忌食。过多食用味精后会发生口渴的状况,在控制饮水的同时,也应该尽可能的少食味精。
2、限制含嘌呤高和含氮高的食物。
为了能够减轻机体内肾脏所承受的负担,患者应该控制食用刺激肾脏细胞类的食物,包括芹菜、菠菜、小萝卜、豆制品、豆类、鱼汤、鸡汤、肉汤以及沙丁鱼等。
3、忌食高盐分食物。
水肿、血容量、钠盐与慢性肾炎息息相关,所以患者应该尽可能避免高盐分食物的摄入。
4、忌食高脂食物。
高血压和贫血是慢性肾炎患者的常发症状,动物脂肪对此症状具有一定的影响因素,由于脂肪可以加重动脉硬化和抑制造血功能,所以患者不宜多食高脂类食物。
以上就是慢性肾炎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的禁忌内容,大家看完之后是否有所帮助呢!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不注意这些事项的话,就会不经意间对身体造成危害,避免使疾病的加重,大家一定不要马虎,这样才能早日康复。
查看详情>>4慢性肾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详解
慢性肾炎的诊断并不完全依赖病史的长短,多数慢性肾炎其病理类型决定其起病即为慢性病程。一般而言,凡有尿检异常(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病史,病程迁延,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均应考虑此病,肾活检病理检查可确诊并有利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一、慢性肾炎的诊断检查
1、起病缓慢,病情迁延,临床表现可轻可重,或时轻时重。随着病情发展,可有肾功能减退、贫血、电解质紊乱等情况的出现。
2、可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等表现中的一种(如血尿或蛋白尿)或数种。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时可伴有肾病综合征或重度高血压。
3、病程中可有肾炎急性发作,常因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诱发,发作时有类似急性肾炎的表现。有些可自动缓解,有些病例出现病情加重。
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尿液检查尿异常是慢性肾炎的基本标志。蛋白尿是诊断慢性肾炎的主要依据,尿蛋白一般在1~3g/d,尿沉渣可见颗粒管型和透明管型。血尿一般较轻或完全没有,但在急性发作期,可出现镜下血尿甚至肉眼血尿。
(2)肾功能检查慢性肾炎早期没有肾功能的改变,当出现肾功能不全时,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肌酐清除率(Cer)降低。由于肾脏代偿功能很强,当Cer降至正常值的50%以下时,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才会升高,部分患者在血清肌酐升高之前可能出现尿素氮的升高,也可继而出现肾小管功能不全,如尿浓缩功能减退等。
二、慢性肾炎的鉴别诊断
1、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
临床上轻型慢性肾炎应与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相鉴别,后者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减诅。但某些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可以转化为慢性肾炎。鉴别有困难者可以进行肾活检。
2、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
有前驱感染并以急性发作起病的慢性肾炎需与此病相鉴别。与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不同之处在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多在短期内(数日)病情急骤恶化,血清补体C3一般无动态变化;此外,二者的转归不同,急性肾小球肾炎1~2月多可自愈。
3、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
慢性肾炎血压明显增高者需与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即良性肾小动脉性硬化症)鉴别,后者多有高血压家族史,先有较长期高血压,其后再出现肾损害,远曲小管功能损伤(如尿浓缩功能减退、夜尿增多)多较肾小球功能损伤早,尿改变轻微(微量至轻度蛋白尿,可有镜下血尿及管型),常有高血压的其他靶器官 (心、脑、视网膜)并发症。
4、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如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等,依据相应疾病的全身系统表现及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自身抗体阳性及其他免疫学异常),一般不难鉴别。
5、遗传性肾炎(Alport综合征)
常为青少年(多在10岁之前)起病,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多为性连锁显性遗传),同时有眼(球型晶状体等)、耳(神经性耳聋)、肾(血尿,轻、中度蛋白尿及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异常。
温馨提示:实验室检查有尿检异常,尿蛋白常在1~3g/d,尿沉渣镜检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即尿沉渣红细胞形态为多形性),可见管型。B型超声波检查早期肾脏大小正常,晚期可出现双侧对称性缩小,肾皮质变薄,肾结构不清。
5慢性肾炎的自我保健
我们可以在生活中通过一些自我保健,来帮助慢性肾炎这种疾病的治疗。为了您的健康您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自我按摩慢性肾炎患者,要学会通过合理的按摩方法,来减轻病痛,这同样对减小肾脏受损程度,也是非常必要的。搓擦腰眼:两手搓热后紧按腰部,用力搓30次。增强肾脏功能。揉按丹田:两手搓热,在腹部丹田处按摩3050次。丹田乃人之真气、真精凝聚之所,为人体生命之本。此法如果做到常用,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强肾固本目的,有利于延年益寿。
2、休息方面慢性肾炎患者需注意休息,不要过度活动,否则会加重病情,如尿检变化会加重,尿蛋白增多或血尿增多,休息后则好转或恢复到原来水平。原则上,肾功能正常者,应该参加一些轻柔的文娱活动,防止过度激烈的运动。
3、饮食方面肾病患者饮食要求低蛋白、低盐饮食。若肾病患者采取高盐饮食,会加重肾小球硬化,加速肾功能下降。摄入不足会营养不良,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对人体也不利。一般情况下,每日蛋白质摄入量60克左右。具体摄入量,需按照定期复查血的白蛋白含量、体质情况而作相应调整。
4、自我保护防感染慢性肾炎患者,当身体抗病能力下降,发生各种感染时,肾炎便会加重或急性活动。感染的部位最常见的就是咽喉、呼吸道,其次是皮肤等部位。因此,防受凉、受湿,少食干燥、刺激性食物,注意口腔清洁、保持皮肤清洁,偶有损破及时保护,防止细菌侵入。生活中做好慢性肾炎的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希望患者朋友为了自己的健康,不可忽略保健工作。
温馨提示:
预防慢性肾炎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高机体防病抗病能力及减少感染发生机会,针对病因进行预防。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具有肾功能恶化倾向和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由于本组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可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