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婴儿细菌性腹泻?婴儿细菌性腹泻,在夏季发生的几率比较高,特别是吃配方奶的宝宝中更容易发生细菌性腹泻,因为在喂养过程中所用的奶瓶、餐具和食物很容易被污染,如果家长对奶瓶和餐具消毒不彻底,就有感染的可能。另外,婴儿长期应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也会引起细菌性腹泻。由于引起宝宝腹泻的细菌种类不同,各种腹泻的表现症状也不尽相同。那什么是婴儿细菌性腹泻呢?下面来看看。
目 录
1什么是婴儿细菌性腹泻
1、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
这种腹泻在夏季出现比较多,宝宝起病比较缓慢,开始症状比较轻,然后逐步加重,宝宝会出现呕吐、脱水及低热等症状,宝宝的大便有腥臭味,多出现水样、黏液状大便。
2、金黄色葡萄糖细菌引起的腹泻
导致这种腹泻多是因为宝宝长期服用某种抗生素导致的胃肠菌群失调。主要特点为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烧、呕吐和腹泻,开始腹泻的大便呈黄绿色,几天后大便有腥臭味且颜色呈暗绿色,出现水样便,大便次数增多,有时候一天可达十几次,宝宝有可能出现严重脱水。
3、霉菌引起的腹泻
多发于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的宝宝。每天大便3-4次,为黄色水样便,有的像豆腐渣样,有的呈绿色、多泡沫,粘液。
2宝宝腹泻的误区有哪些
宝宝腹泻的误区有哪些?秋季是小儿腹泻的高发期,许多家长为此备受困扰,那么腹泻注定频发吗?经过护理就能够成功狙击腹泻病吗?专家表示,许多家长在护理儿童腹泻时常常会走入误区,避免误区,能少走很多弯路。
婴幼儿腹泻病是小儿常见病之一,那么腹泻病注定频发吗?不是。经过妈妈的妙手护理能够成功狙击腹泻病吗?可以。专家指出,请首先消灭这7个误区。
腹泻的护理误区
误区一:宝宝高烧急死人,拉稀跑肚小毛病
医学观察:父母可不要小瞧几泡稀,其中含有大量的电解质和水分,而电解质是维系人体血浆容量必不可少的,是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的物质基础,水对人体的作用就更重要了,婴幼儿严重脱水可导致生命危险。相反,高烧是婴幼儿对抗疾病的一种机制,并没有父母想像的那样可怕。
误区二:治疗腹泻,最重要的是吃药打针
医学观察:因为宝宝肠道环境受到侵害,药物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惟一的治疗方法。口服补液、食物疗法、精心的饮食护理在腹泻病的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有些药物对此时的肠道来说难以吸收,而打针输液药物有效成分作用到肠胃并不理想。总而言之,药物治疗腹泻不是最主要的,所以父母的家庭和饮食护理最重要。
误区三:宝宝一拉稀,父母就立即自行给药
医学观察: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腹泻,马上会使用药物,这些药物来自:上次腹泻时没有吃完的药物;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药店的推荐自行购药等。不恰当的医药处理导致频繁更换药物和人为的药物耐受。事实上,每一次腹泻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都可能不同,父母是没有能力总结和辨别的。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而且,不要仅仅盯住止泻药,换了一种又一种,白白花钱,孩子受罪。泻是结果,不是病因,所以应治本,不是仅仅止泻。
误区四:拉稀是病从口入,限制饮食就天经地义了
医学观察:婴幼儿腹泻不提倡限制食量,更不能限制饮水。婴幼儿正处于身体和大脑的快速生长阶段,腹泻的孩子已经丢失了养分,再禁食禁水岂不是雪上加霜。许多腹泻孩子往往由于处理不当,导致“饥饿性腹泻”的发生。腹泻就是这样造成迁延的。
误区五:习惯叫肠炎,既然有“炎”就应该吃抗菌素
医学观察:这就是滥用抗菌素典型的代表。乱用抗生素治疗婴儿腹泻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婴儿肠道内非致病菌群数目少,还没有建立正常的菌群系统,肠道内环境不稳定,容易被外界因素破坏,一旦内环境遭到破坏,不易恢复。所以,只有经医生确诊为细菌感染性腹泻才需要抗菌素,且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误区六:宝宝拉稀,就一定是病了
医学观察:婴幼儿,尤其是小婴儿,非“病”的腹泻现象是不少见的。如: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次数多,也比较稀,这不是腹泻。若乳母的饮食有所改变,比如吃了凉的或油腻的食品、啤酒等,或母亲外出回来后马上给孩子喂奶,这样那样的原因可导致孩子的大便出现改变,不要马上就认为孩子腹泻了,立刻就吃药、打针,要等一等,看一看,是否由母乳造成的,或许拉一次两次就很快好转了。此外,在添加辅食过程中,婴儿的大便可能变得发稀、发绿,有奶瓣,次数偏多,这不是腹泻病,可能是对新的辅食不适应。减少辅食量或停止添加,会很快好转的。
误区七:腹泻病治疗都是一样的
医学观察:引起婴幼儿腹泻的原因有很多,细菌感染性腹泻,其中最具有代表的是细菌性痢疾;病毒感染性腹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秋季腹泻。广义的婴幼儿腹泻病还包括:饥饿性腹泻、消化不良性腹泻、乳糖不耐受性腹泻以及肠道易激惹综合征等。它们都各自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家长们可不要混淆了哦!
3夏日严防宝宝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病
炎炎夏日,是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病的高发季节,小儿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过期变质的食品是引发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病的主要原因,感染性腹泻细菌感染约占10-15%。作为父母和儿科医生,应该熟悉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病的致病菌与预防方法。
常见致病菌及临床表现
夏季引起细菌性感染性腹泻常见的病原菌是,致病性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毒素等。因不同地区气候条件、食物构成、人员易感性等因素的不同,地区与国家的流行病的发病情况可能有所差异。
大肠杆菌性肠炎 吃了被大肠杆菌污染的蔬菜、肉食、海产品、自来水、冷饮、水果、乳制品等而引起。主要表现为腹泻,黄色蛋花样便、量多,随病情发展可出现发热、呕吐、食欲不振、腹痛等,甚至出现粘液血便、里急后重等,与菌痢相似。 细菌性痢疾 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污染食物、饮水而经口传染,还可通过手、苍蝇而传播。通常起病急剧,先是畏寒发热、恶心呕吐,后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耶尔细菌性肠炎 也叫冰箱性肠炎。耶尔细菌广泛于牛奶、肉类、鱼、禽以及蔬菜等许多食物中,在零下4℃以下的低温下生长繁殖。耶尔细菌性肠炎和普通肠炎症状相似,但腹痛、腹泻更为严重。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食品种类多,包括肉、鱼、蛋及其制品。此外,剩饭、糯米糕及凉粉等米面制品引起的中毒事件也时有报道。主要症状为腹泻,大便有腥臭味,水样,黄或暗绿色,粘液较少,少数有血便。常有中毒症状如发热,呕吐等。预防金葡菌应在低温及通风环境下储存食品,隔顿食物食用前需彻底加热。金葡菌较为耐热,需80℃加热30分钟才能被杀死。
如何防治细菌性腹泻
治疗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病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必须的。预防,除了避免“病从口入”之外,加强免疫力及建立肠道菌群平衡也是抵御致病菌侵袭的一种方法。益生菌制剂能够增加肠道有益菌数量,利用占位效应及生物活性物质来抑制致病菌的感染,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有研究表明,益生菌对细菌性腹泻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此外,益生菌对已经发生的腹泻还可以起到治疗作用。研究证明在常规方法基础上双岐杆菌、蒙脱石散、山莨菪碱三者联合治疗婴幼儿感染性腹泻,较常规疗法的有效率明显提高。Heplant好高益生菌粉,每袋产品中添加 80 亿活性益生菌,采用微囊专利保护,快速补充肠道有益菌群。抗生素在杀灭病菌的同时,也会损伤有益菌群,使人体体内的菌群失调,容易导致腹泻和便秘,并影响人体的营养吸收和免疫功能。宝宝爱吃饭,麻麻少担心。
4婴儿腹泻要注意饮食卫生
小孩的腹泻有几种,一种是生理性腹泻,一种是病理性腹泻。由于吃的不干净造成腹泻,往往是痢疾、肠炎有关。生理性腹泻,有的时候是因为食物没有吃完,又没有及时的放在冰箱里面,就会非常快的长菌。
宝宝在夏天拉肚子是很正常的,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的:第一个是婴幼儿的脏腑很娇嫩,胃肠功能发育不成熟,天气炎热易使胃酸分泌减少,各种消化酶不足且活性差。而婴幼儿正处于快速生长阶段,身体所需的营养多,相对使胃肠道负担较重,加之宝宝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会自节,暴饮暴食或饥饿都可以引起腹泻。第二个是气温高或气候变化,易使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引起食物腐败变质,另外忽视宝宝腹部的保暖,受凉后肠蠕动增加,也可引起腹泻。季节气候的变化,也易加快肠蠕动。
如果宝宝拉肚子不是特别严重,比如宝宝精神不好,不玩了,如果不是这种情况,最好不要吃药,让宝宝更快地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夏天出产的水果大都是寒性的,宝宝最好少吃或不吃,比如西瓜,寒性,一岁左右的宝宝吃了最容易拉肚子。最好的办法是多喝凉白开,让宝宝多尿多排毒,千万不要一点小病就让宝宝吃这药吃那药,对孩子的成长没什么好处。此外宝宝拉肚子时忌油腻,油炸食品最好也少吃,应多给宝宝补充水分,尤其是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的饮食,像是米粥、面条、牛奶、肉汤之类的。可以选择一些脱脂酸牛奶、焦米汤、苹果泥和胡萝卜汁等让宝宝来食用。
另外,母乳喂养一般可以防腹泻,定时的给宝宝进行哺乳,避免在夏季及小儿有病的时候给宝宝断奶。
夏季的时候避免让宝宝饮食过量或者是让宝宝食用脂肪多的食物,经常让宝宝进行温水浴,同时还要让宝宝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宝宝的食具、水杯、水瓶等都要经常进行消毒。奶瓶尤其是那种橡胶奶头很不容易进行清洗消毒,而且也很容易污染,导致小儿腹泻症状的出现。喂养宝宝的工具可试着换换碗勺,污染的机会就要比奶瓶少很多了。另外,宝宝夜晚睡觉的时候一定要防止腹部受凉。
此外,腹泻的患儿大便次数明显增多,这时候应给宝宝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就要用温水给宝宝揩洗臀部,然后再用软布把水分吸干。接下来还可试着涂上鞣酸软膏,或者是复方硫酸铜锌软膏,防止宝宝产生红臀。
5?婴儿细菌性腹泻该如何处理
相信许多年轻的父母都经历过孩子拉肚子的情况,看着自己的孩子脸上蜡黄或是惨白的样子,让众多父母都是手足无措,其实婴儿腹泻是难以避免的,也是很婴幼儿很常见的一种情况,腹泻一般分为细菌性腹泻和病毒性腹泻两种,那么,婴儿细菌性腹泻该如何处理呢?
婴儿细菌性腹泻该如何处理?纯母乳宝宝要考虑到是否为母乳性腹泻。因为母乳非常容易消化,婴儿的胃肠功能还未发育完善,所以吃了就拉,拉了又饿,老话说婴儿都是“直肠子”也就是这个缘故。母乳性腹泻的宝宝的精神状态基本不受影响。一般母乳性腹泻发生在月龄较小的宝宝身上。我家宝宝在添加辅食前每天便便的次数一只手都数不过来,且不成形,添加辅食后形态才变的比较好。
建议去医院查大便常规。价钱便宜,出结果快,且结果明确。如果不想带宝宝去医院,可用一次性密闭容器装好宝宝刚排泄出的便便去医院化验。在炎热的夏季未避免宝宝去医院,笔者自己先去医院挂号,开好单子,顺便拿着医院的密闭容器,回家装好便便,再立即赶去医院化验。但是这种折中的方法只适用于医院距离较近的情况。因为时间和温度都会令大便性状有所变化而导致结果不准确。必须要说的是,尿不湿上的便便是无法用于化验的,因为性状已经改变。
一般腹泻分为细菌性和病毒性的,而病毒性腹泻又大多是轮状病毒引起的。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化验结果可以较容易判断出腹泻原因,但是有时又未必仅是某一种,也有可能是细菌性合并病毒性腹泻。我家宝宝现在十八个月,曾在去年夏天经历过一次细菌性+++合并轮状病毒腹泻。
细菌性腹泻一般应服用抗生素。对于抗生素很多父母都是避之不及,笔者最初也是这样的想法。然而,笔者认为,为人父母,只能尽自己全力使孩子尽量免受不必要的伤害,比如说,避免滥用抗生素。但是对于细菌性腹泻,只能使用抗生素对抗细菌,且不能半途而废。我用满了医生处方的一个疗程,症状有明显改善后停药。病毒性腹泻一般是可以自愈的,但是整个过程比较漫长也比较揪心,一般要持续一周左右。如果像笔者宝宝一样是细菌性合并病毒性腹泻,建议先服用抗生素。无论是哪种腹泻,一定要注意补水。如果已经出现脱水,可以用口服补盐液。
对于小婴儿来说,尤其是处于喜欢见什么啃什么时期的婴儿来说,似乎怎么防护也难以避免宝宝的嘴巴不接触脏东西。每个宝宝的体质不同,对细菌或病毒的抵抗力也不同。想说的就是,宝妈们不要慌张,也不要迷信那些约定俗称的说法,立马去医院化验才是王道。
婴儿细菌性腹泻该如何处理?通过上述内容的详细讲解,相信现在大家对于婴儿细菌性腹泻治疗的一些方面的知识应该已经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了吧,希望能帮到更多的家长们,如果孩子出现了腹泻情况也不要大意,应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