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有多动症的小孩,相信绝大多数的家长都特别头疼,怎么自家的小孩就这么“不乖”呢?同时很多家长都存在这样的侥幸心理,小孩长大一些就不会这么顽皮了,会越来越懂事的。多动症真的能够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治而愈?一起看。
目 录
1小儿多动症致命吗
患儿往往从小活动量就大,有的甚至在胎儿期就特别好动。随着出生后身体机能的发展更显得不安分。
多动症儿童中约有一半会出现动作不协调,不能做系纽扣、系鞋带等精细动作,不会用剪刀。
多动症危害表现为视一运动障碍、空间位置知觉障碍、左右辨别不能,经常反穿鞋子,听觉综合困难及视一听转换困难等。
多动症危害还有多动症患儿情绪不稳,极易冲动,对自己欲望的克制力很薄弱,一兴奋就手舞足蹈,忘乎所以,稍受挫折就发脾气、哭闹。他们在学校会经常主动与同学争吵或打架,行为冲动而不顾及后果。如不顾危险从高处跳下;想喝水时不顾杯子里的水是凉是烫,抓起就喝。这些冲动有时会导致一些灾难性的行为结果。
综上所述小儿多动症的危害主要体现在运动和情绪控制方面,所以单纯的多动症是不会有生命危险的。需要注意的是多动症儿童的好动还是会带来一些危险的,这些事家长需要注意的。
2遗传因素极有可能会引发儿童多动症
多动症的病因主要有下面几点:
1.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是多动症的病因。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脑内神经递质浓度降低,削弱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活动,使孩子动作增多。因此,多动症儿童首先必须考虑药物治疗。非母乳喂养的儿童,父母尤其应该注意这一原因。
2.脑组织器质性损害。母亲孕期患高血压、甲状腺肥大、肾炎、贫血、低热、先兆流产、感冒等;分娩过程异常;儿童出生后1~2年内,中枢神经系统有感染或外伤。这样的儿童易患多动症。
3.遗传因素也是多动症的病因。一部分观点认为,先天体质缺陷和器官异常、染色体异常、父母的精神病等遗传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孩子的脑功能,造成其先天体质缺陷,从而导致多动。
4.其他因素。教育方法不当及早期智力开发过量,环境压力远远超过孩子心理的承受能力,导致孩子心理发育滞后,自控能力降低。另外,过量摄入食物中的人工色素、含铅量过度的食物,虽不一定达到铅中毒,但可能会引发多动症的病因。
以上就是专家对于多动症的病因为大家作出的解释,希望能够帮助您解答问题。专家建议,有些疾病是没有早期症状表现或者不明显的,为了您的健康,最好的办法就是定时进行体检,早日发现病情,对症下药。
3多动症小孩是否长大就能自愈
多动症不专属小孩 成人也会有
人们普遍以为,多动症是小孩子的病,而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愈,成年人是不会发生这种疾病的。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马士薇主任表示,多动症小孩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会自愈,并且多动症并不是儿童专有的疾病。根据确诊的多动症患者,从现在的研究来看,有三分之二的患者是持续到青春发育期的,有三分之一的是持续到成人的。
成人患多动症主要表现为急躁、易发脾气、焦虑、注意力分散等。与儿童的多动症一样,成人患多动症同样影响学习和工作。主要表现在:组织、计划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佳,经常拖延工作直到限期迫在眉睫。难以对不感兴趣的任务付出持久的努力,需要集中注意力时往往出现注意力高度分散,无法在局限的空间内作长时间的停留。阅读、写作过程中有持续注意力缺陷,阅读理解功能不良,容易对枯燥的材料或任务感到厌烦,学习成绩差。
遗传是多动症病因的一大因素
“有个患儿的爸爸曾问过,多动症会不会遗传?因为这位爸爸是单位的一高管,当下属跟他汇报工作的时候,他需要非常认真的听,否则就只听到一个叽叽喳喳的声音,就跟风吹过一样,很快就记不住,顶多记一半。这样注意力分散的症状让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有多动症的基因而遗传给自己的小孩。”马士薇主任说。
多动症是否会遗传?马士薇主任表示,多动症是可以遗传的,并且遗传占多动症病因很大一部分,一级亲属风险为25%,同卵双胞胎患病几率有79%,异卵双胞胎风险有32%。另外神经递质异常和环境因素,如如母亲怀孕期间的自然环境也是多动症的发病因素。
4糖真的会导致儿童多动症吗
如果是孩子们的聚会,一般会给他们提供一些蛋糕和汽水。并且,孩子们玩的很疯,在你知道之前,他们可能会从墙上跳下来,对不对?不完全是。虽然许多家长坚持认为,糖使他们的孩子多动,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任何联系。
甜蜜的真相
“糖会引发多动症的说法是基于1970年中期的一个单项的研究,其中一名医生从一个孩子的饮食去掉了糖,孩子的行为改善。” 纽约市爱因斯坦艾伯特医学院儿科副教授Keith-Thomas Ayoob说。从那时起,很多更大规模的研究已经在进行,但是没有人发现,糖会导致多动症。而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家长们更倾向于认为他们的孩子在吃了糖后会过度活跃。在一项研究中,父母被要求在孩子食用含糖饮料后评价他们孩子的性味过度活跃程度。事实上,饮料是无糖的。而不明就里的家长仍认为他们的孩子是更活跃的,
正确认识孩子多动
你可能认为你的孩子在他或她的生日聚会上表现活跃,是因为吃了很多甜食,但实际上你的孩子的行为是有线索可寻的,那是因为与朋友玩游戏而兴奋了起来。专家说,在指责是因为糖果使得你的孩子多动或者有不好的行为之前,你应该先把你的孩子所处的环境做一个正确的判断。一些研究甚至说,糖可以实际上有一个安定人心的作用,因为它会产生一种叫做血清素的化学物质,这有助于让身体状态保持良好的感觉。
关于糖的认识
抛开多动症不说,你应该关注孩子的吃糖量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当孩子们吃了很多含糖的食物后,他们几乎没有胃口去吃他们成长中需要的健康食品,如水果,蔬菜,全谷类,瘦肉蛋白和低脂乳制品等等。虽然你不必完全限制甜的东西(有点平衡教育和节制),你可以有方法的供应糖分。例如,可以尝试用香蕉和低脂巧克力牛奶代替饼干和牛奶。或者一小碗冰淇淋或者是加有新鲜浆果的冰冻酸奶。这样一来,孩子们一方面吃到了甜点,另一方面还有营养。
5多动症对儿童的危害不可忽视
多动症的临床表现:
(1)活动过度:不能静坐、动作过多、走路以跑代行、经常摆弄各种物品;
(2)注意力难以集中: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潦草、做事有始无终、注意力集中短暂、学习困难、易丢失自己的物品;
(3)冲动任性:情绪不稳、性情急躁、易激怒、常不顾后果和危险、喜怒无常、要求必须立即满足。
抽动一秽语综合症临床症状:
(1)怪态:挤眼、皱眉、皱鼻子、撅嘴、耸肩、摇头、扭颈;
(2)秽语:喉中不自主发出异常声音、似清嗓子或怪声、粗话脏话常挂在口头上;
(3)抽动:四肢以及面部肌肉或身体局部不自主抽动。少数患儿情绪控制不住,严重的甚至打人。症状轻重常有起伏。感冒、精神紧张可诱发并加重,其中部分患儿伴有多动症。
抽动症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危害,认清这是一种病,是一种可以治愈的儿童疾病。并倡议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让千千万万的儿童有个欢乐、健康的童年。
温馨提示:
要提倡婚前检查,适龄结婚,切勿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有计划地优生优育。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3%~7%,男女比为4~9:1。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