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要做那些检查才能确诊?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结肠癌的诊断方法亦日益完善,至今为止,已有多种实验室检查用于结肠癌的诊断。由于,近几年结肠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因此,治疗及诊断结肠肿瘤的方法也越来越多。那么,结肠肿瘤的定量诊断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为大家详细介绍。
目 录
1怎样确诊是否得了肠癌
疾病的定性诊断是要求明确下列问题,①疾病是不是肿瘤;②是恶性肿瘤还是良性肿瘤;③是恶性肿瘤的哪一类,哪一型。前二者决定了是否要手术和手术的范围;而后者将决定手术的方式。虽然体检、B超、CT、MRI、内镜检查可以进行初步的定性诊断,但结肠肿瘤的定性诊断最后还是要靠组织病理学诊断。应该注意的是,临床上基本可以确诊的恶性肿瘤,有时病理检查却不一定是恶性。有作者报道结直肠癌术前病理检查反复8次 (包括纤维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扩肛活检)方诊断的事例。此与组织活检部位、关检组织块大小有关。故当临床怀疑恶性肿瘤时一定要反复检查,千万不能随意放弃检查,耽误了疾病的诊治。
①肿瘤的大小,是结肠肿瘤的定量诊断之一。它可以有2种表示法,肿瘤最大垂直径表示法和肿瘤侵犯肠管周径表示法。前者多用于较大的肿瘤情况,一般用肿瘤的最大径与其最大垂直径相乘,以厘米表示;后者多用于肿瘤中小、尚局限于肠管范围,临床上用肿瘤所占肠管的周径范围来表示,如1/2圈。②肿瘤的体积或重量,肿瘤的体积和重量在肠癌上应用较少,该方法多用于较大的实体肿瘤,如软组织肿瘤。
一般根据以上的肿瘤定位、定性、定量可以给出一个术前分期,这个分期往往与术后分期有较大的差异。目前的研究已经显示,对于结肠肿瘤的术前分期,临床指导意义不大,但对于WHO分期Ⅱ或Ⅲ期的即已侵出肠壁或有转移淋巴结的中下段直肠癌,术前分期意义重大,可以指导新辅助放化疗。
2肠癌怎么办
手术治疗
(1)治疗大肠癌的方案是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I、II和III期患者常采用根治性的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根据癌肿所在部位确定根治切除范围及其手术方式。IV期患者若出现肠梗阻、严重肠出血时,暂不做根治手术,可行姑息性切除,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直肠癌根治性治疗的基础是手术。直肠手术较结肠困难。常见手术方式有:经肛门切除术(极早期近肛缘)、直肠全系膜切除手术、低位前切术、经腹肛门括约肌腹会阴联合切除。对于II、III期直肠癌,建议术前行放射、化学治疗,缩小肿瘤,降低局部肿瘤期别,再行根治性手术治疗。
综合治疗
(1)辅助化学治疗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5-氟尿嘧啶)的方案是目前III期结直肠癌和部分具有高危因素结直肠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治疗时间为6个月。适用于术前未接受新辅助放射治疗的直肠癌患者,术后需要进行辅助放射治疗者。
(2)IV结直肠癌的治疗 主要是以化学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化疗药物包括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奥沙利铂、伊立替康、贝伐单抗、西妥希单抗、帕尼单抗等多种药物,常用化疗方案有:FOLFOX、XELOX、FOLFIRI等,在化疗基础上酌情联合靶向药物治疗(贝伐单抗、西妥希单抗、帕尼单抗)。
放射治疗
目前效果较好、研究较多的是外科和放疗的综全治疗,包括术前放疗、术中放疗、术后放疗、“三明治”式放疗等,各有其特点。对晚期直肠癌患者、局部肿瘤浸润者、有外科禁忌证者,应用姑息性放疗,以缓解症状,减轻痛苦。
3哪些信号预示着肠癌的来临呢
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该病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所以一时间还没有确切的控制方法。该病在临床上造成的死亡率较高,近次于胃癌和食管癌。由于在大肠癌早期的症状并不明显,一般发现的时候都已经到了晚期,但是大肠癌的来临会给出一些提示。
一、有大肠癌家族史:大肠癌系指结肠、直肠和肛门部位的恶性肿瘤,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是人体错配修复基因缺陷所致,尤其是其父母均患此病者。据报告,约有1/8为家族性癌成员或其后代发生大肠癌。
二、无原因大便习惯改变:大便习惯改变指排便感觉异常,排便不尽,便干稀和便次变化等,是大肠癌的早期表现。
三、有大肠家族性息肉病史:息肉多是发病于青春期,40岁以后可发生癌变。因此,患者一经确诊为大肠息肉,应尽早做全结肠、直肠切除术,以防癌变。
4肠癌能活多久
首先,直肠癌患者应该保证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充足的休息,适当的锻炼能够增加机体抵抗力。很多患者在晚期都会非常消极,应该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和疾病的抗争。在饮食方面应该以清淡营养的饮食为主,宜多食新鲜的蔬果,多饮水,尽可能避免的摄入肉类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给身体造成不好的效果。
其次,治疗方式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而动脉化疗是常选用的一种化疗方式,它能缩小局部癌肿,并能抑制肿瘤的滋生。与此同时,对体内正常的细胞也会有损伤,所以应该根据病情来进行化疗方法、剂量和浓度的选择。
放疗和化疗可以和中药治疗进行配合治疗,这种综合治疗对疾病的治愈效果是不错的,中药配合化疗、放疗治疗能够减缓毒副作用,虽然在短期时间内不能马上看到效果,但是在疾病的长远角度来看,效果是不错的。
5肠癌是怎么引起的
1、环境因素
经研究证明,在各种环境因素中,以饮食因素最重要,引起结肠癌的原因与食物中的高脂肪消耗量有正相关系。另外,也可能与微量元素缺乏、生活习惯改变有关。
2、发病年龄
大多数病人在50岁以后发病,年龄在50岁以后的中老年朋友一定要多加注意身体的变化,每年一次的身体健康体检尤为重要。
3、慢性大肠炎症
据报道,肠癌流行与血吸虫病的流行区域呈正相关,一般认为,由于血吸虫而引起结肠癌的原因,其中一部分会发生癌变。另外,肠道的其他慢性炎症也有癌变的可能,如克隆氏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性是常人的三十倍。
4、息肉
大部分结直肠癌是从小的癌前病变发展而来它们被称为息肉。其中绒毛样腺瘤样息肉更容易发展成癌,恶变得机会约为25%,管状腺瘤样息肉恶变率为1-5%。
5、遗传因素
比如说父母得过结肠癌,那么他患此病危险性要比常人高八倍。大约四分之一的新发病人有结肠癌家族史。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引起结肠癌的原因在家族中患病率可达百分之五十,如不治疗,十岁以后均有患结肠癌的可能。
温馨提示:
少吃或不吃富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包括猪油、牛油。
肠癌是指发生于肠道的癌病类疾病,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管癌,是大肠癌的最常见部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