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健康百科 >正文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是指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它并非真性肿瘤,按组织学分类属于脑血管畸形。女性发病明显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5,且以40~50岁成人多见。那么为什么有海绵状血管瘤呢?下面就告诉大家吧

目 录 为什么有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症状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

1为什么有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1.先天性学说 婴儿患者和家族史支持先天性来源的假说。研究显示家族性和(或)多发海绵状血管瘤多见于西班牙裔,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提示所有本病的西班牙裔患者具有相同的基因突变,其突变基因位于染色体7q长臂的q11、q22。

  2.后天性学说 认为常规放疗、病毒感染、外伤、手术、出血后血管性反应均可诱发海绵状血管瘤。Zabramski等追踪6个家族21人,随访2.2年发现17个新生海绵状血管瘤病灶,每个病人每年出现0.4个新生病灶。如果新生海绵状血管瘤较预料更常见的话,那么仅凭先天性病例数就会大大低估出血的危险性。海绵状血管瘤病灶直径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病灶的增大可能是病灶内反复少量出血及栓塞引起。由于病灶低流量低压,出血常局限在囊内,一旦出血突破囊壁,即引起明显症状。

2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症状

  1.无症状 占总数的11%~44%,轻微头痛可能是惟一主诉,常因此或体检做影像学检查而发现本病。头痛是否与病灶出血有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其中40%在6个月~2年内出现下述症状。

  2.癫痫 占40%~100%,见于大多数幕上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为各种形式的癫痫。海绵状血管瘤比发生于相同部位的其他病灶更易于发生癫痫,原因可能是海绵状血管瘤对邻近脑组织的机械作用(缺血、压迫)及继发于血液漏出等营养障碍,病灶周边脑组织常因含铁血黄素沉着、胶质增生或钙化成为致痫灶。动物实验证实,皮质或皮质下注射含铁离子可制成癫痫动物模型,其中约40%为难治性癫痫。

  3.出血 从尸检、手术标本或影像检查常可发现病灶内有不同阶段的出血,而有症状的显性出血占8%~37%。根据计算,病人年出血率为0.25%~3.1%;病灶年出血率为0.7%~2%。大脑半球深部海绵状血管瘤更易出血。与AVM出血不同,海绵状血管瘤的出血一般发生在病灶周围脑组织内,较少进入蛛网膜下腔或脑室。海绵状血管瘤出血预后较AVM好,但首次出血后再次出血的可能性增加。女性病人,尤其是怀孕的女性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出血率较高。反复出血可引起病灶增大并加重局部神经功能缺失。

  4.局部神经功能缺失 占15.4%~46.6%。急性及进行性局部神经功能缺失常继发于病灶出血,症状取决于病灶部位与体积。可表现为静止性、进行性或混合性。大量出血引起严重急性神经功能症状加重较少见。

  在CT出现以前,本病的诊断较为困难。最初诊断本病的方法是X线平片,但仅能发现钙化且不能定性。绝大多数海绵状血管瘤血管造影不显影,除非病灶较大产生明显的占位征象或并发静脉畸形。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CT和MRI的出现使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率大大提高。

3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

  (一)治疗

  1.保守治疗 基于本病的自然病程,对无症状的或仅有轻微头痛的海绵状血管瘤,可保守治疗,并定期随访。

  2.手术治疗 有明显症状如神经功能缺失、显形出血(即使仅有1次)、难治性癫痫、病灶增大或有高颅内压者均应手术治疗。尽管部分癫痫能用药物控制,但手术治疗能有效降低癫痫发作频率,减轻严重程度,病人术后能停用抗癫痫药物。因此对此部分病人也主张手术治疗。由于怀孕能增加病灶出血可能,故对准备妊娠而对明确有海绵状血管瘤的妇女应建议先手术切除海绵状血管瘤,而对怀孕期间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除非反复出血或神经功能症状进行性加重者一般建议先行保守治疗。儿童患者由于病灶出血可能大以及潜在癫痫可能,是手术的强烈指征。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全切除病变,消除病灶出血风险,减少或防止癫痫发作,恢复神经功能。

  3.放射治疗 常规放疗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对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不肯定,而且放射线有诱发海绵状血管瘤的可能。因此仅对位于重要功能区或手术残留的病灶才辅助放疗。目前尚无证据证明放疗对控制癫痫有效。

  (二)预后

  海绵状血管瘤为良性病变,预后良好,手术治疗能有效地防止出血和控制癫痫的发作,多数病人手术后能够恢复正常的工作或学习。

4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

  无特殊表现。

  1.颅骨X线平片 主要表现占位附近骨质破坏,无骨质增生现象。可有中颅窝底骨质吸收、蝶鞍扩大、岩骨尖骨质吸收和内听道扩大等。也可有高颅压征象。8%~10%的病灶有钙化点,常见于脑内病灶。

  2.CT扫描 诊断海绵状血管瘤的敏感性为70%~100%,但特异性小于50%。影像表现为富含血管的占位征象。脑外病灶平扫时呈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等密度或高密度影,注射对比剂后病灶有轻度增强,周围无水肿。如病灶有出血,可看到高密度影像。脑内病变多显示边界清楚的不均匀高密度区,常有钙化斑,注射对比剂后轻度增强或不增强。CT骨窗像可以显示病灶周围骨质破坏的情况。

  3.MRI扫描 MRI检查是诊断海绵状血管瘤的特异性方法,与病理符合率达80%~100%。在MRI T1和T2加权图像上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为中央呈网状混杂信号的核心(不同时期出血及其产物),周围为低信号环(含铁血黄素沉着)。注射造影剂后不强化或有轻度强化。新近出血者,病灶周围脑组织可有水肿。

  4.脑血管造影 多表现为无特征的乏血管病变,在动脉相很少能见到供血动脉和病理血管;在静脉相或窦相可见病灶部分染色。海绵状血管瘤为富含血管的病变,在脑血管造影上不显影的原因可能为供血动脉太细或已有栓塞,病灶内血管太大、血流缓慢使造影剂被稀释。因此,晚期静脉相有密集的静脉池和局部病灶染色是此病的两大特征。

  5.正电子放射扫描(PET) PET是利用脑组织吸收放射性核素来做脑扫描成像。头颅CT或MRI可提供颅内解剖结构影像,而PET更提供代谢性信息,以此来鉴别脑肿瘤和海绵状血管瘤。脑肿瘤对放射性同位素的吸收程度很高,而海绵状血管瘤的吸收度很低。

5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

  1.按常规开颅。

  2.切开硬脑膜确定病变部位后,如病变有部分露出脑表,则可按其分界线将其完整切除。如表面看不到病变,则按CT或MRI确定的位置避开功能区切开脑皮质,达病变后,沿其与脑分界的胶质层逐步剥离电凝止血,直到将其完全切除,对于脑一般浅部病变,有如切除脑内良性肿瘤一样,不像切除脑动静脉畸形那样复杂。如为脑深部、脑功能区或脑干部病变,要选好手术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细心操作,将损伤性减少到最小程度予以全切。如为脑外海绵窦部病变(图4.4.4-2),手术难度很大,找出病变界面耐心分离,不做分块切除,减少大量失血,保护好第3、4、5、6脑神经和颈内动脉。如出血汹涌,止血困难,手术应适可而止。史继新等(1999)报告10例手术,其中4例全切,仅1例无并发症;Hashimoto等(2000)报告1例采用病变内注入粘附剂,在少出血情况下予以全切。提示手术经验尚待积累。

  3.彻底止血后常规关颅。

标签:肿瘤科,血管瘤,

喜欢就赞一下

相关推荐

    一:贵州洁净手术室技术百科问题1:关于洁净手术部的一些疑问(二)答:正常手术时,医生、护士、药剂师、麻醉师等通过更衣等程序从人净入口进入。病人从洁净病房或普通病房推入手术室,在换床间换洁净病床,再经预麻醉室麻醉后推入洁净手术室进行手术。手术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43)

    一:山西crm模块技术百科问题1: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标准版主要包括什么?山西crm模块答:3、完善的统计报表,除了统计还内置很多分析型的公司。4、辅助销售人员的销售工具(如SFA,自动短信营销和关怀、地图支持)5、和PC端功能对应的移动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78)

    一:地板修理技术百科问题1:木地板修复技巧有哪些木地板修怎么保养地板修理答:正确的保养方法是确保篮球场木地板正常使用的根本,体育场馆木地板投资大,维修难度大,费用高,保养方法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木地板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日常保养要做到:1、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52)

    一:玻璃棉厂商技术百科问题1:用什么可以溶解玻璃纤维答:追溯玻璃纤维的历史,已知超过3000年以上。自古代埃及遗迹裏发现将玻璃延伸细化之玻纤作为工艺品开始,古代人类已将玻璃溶解,并延伸成纤维状。自古代埃及遗迹里发现将玻璃延伸细化之玻纤作为工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46)

    一:施耐德室外光缆技术百科问题1:室内强电布线有什么要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答:目前机房内部,光缆布线用的较多千兆多模光纤布线系统和万兆多模光纤布线系统;铜缆布线用的较多的是六类非屏蔽布线系统。主要用于存储系统和交换网络系统。布线的品牌很多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44)

    一:冲击试验机的工作原理技术百科问题1:冷热冲击试验箱实验原理是怎么样的?答:【冷热冲击试验原理】在瞬间下经极高温及极低温的连续环境下所能忍受的程度,即以在最短时间内试验其因热胀冷缩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或物理伤。1、空气控制方式:强制循环通风,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