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尿路感染这个问题,生活中有很多解决的办法,患者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比如要做好卫生工作,要注意休息好,要养成多喝水的习惯,养成运动锻炼身体的习惯等等。怎样治疗尿路感染?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 录
1尿路感染的病因
大肠埃希杆菌(95%):
尿路感染95%以上是由单一细菌引起的,其中90%的门诊病人和50%左右的住院病人,其病原菌是大肠埃希杆菌,此菌血清分型可达140多种,致尿感型大肠埃希杆菌与病人粪便中分离出来的大肠埃希杆菌属同一种菌型,多见于无症状菌尿或无并发症的尿感。
白色念珠菌(3%):
新型隐球菌感染多见于糖尿病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的病人及肾移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于皮肤创伤及吸毒者引起的菌血症和败血症,病毒,支原体感染虽属少见,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向,多种细菌感染见于留置导尿管,神经源性膀胱,结石,先天性畸形和阴道,肠道,尿道瘘等。
其他病菌(2%):
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粪链球菌等见于再感染,留置导尿管,有并发症之尿感者。
发病机制
1、细菌菌落在肠道和尿道口周围播散至尿道。
2、通过尿液反流,细菌在泌尿道内逆行并与泌尿道的上皮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局部繁殖,产生炎症。
3、通过输尿管中尿液的湍流,细菌上行至肾脏,如炎症未及时控制,导致肾组织损伤,最终发生纤维化。
2怎样治疗尿路感染
一、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反复感染。
二、要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提高抵抗力。
三、要多喝水,每天在1500―2000毫升以上,以增加尿量,既可以冲洗和清洁尿道,又能将药物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降低药物的毒性。
四、宜吃清淡、富含水分的食物,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因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有利于控制炎症,帮助泌尿道上皮细胞的修复。还应多吃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功效的食物,如菊花、荠菜、马兰头、冬瓜等。
五、忌食韭菜、葱、蒜、胡椒、生姜等辛辣的刺激性食品,忌食温热性的食物,如羊肉、狗肉、兔肉,以及油腻的食物,以免炎症加剧。
六、忌烟酒的刺激。
七、患病期间尽量避免房事,以减少泌尿生殖道充血,引发相互感染。
其实治疗尿路感染是非常简单的,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个人卫生,不要馋嘴,控制好自己的饮食后就病情就会有所好转。下面小编再为大家说说尿路感染的形成原因吧,知道感染的原因也是很重要的,这样有利于了解尿毒感染。
3尿路感染如何护理
尿路感染对症护理
1、高热、尿路刺激症状明显者应卧床休息,体温在38.5℃以上者,可用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肌肉注射柴胡等降温药。按医嘱服用碳酸氢钠可碱化小便,以减轻尿路刺激症状。
2、给予足够热量、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输液以保证入量,使患者多排尿,达到冲洗尿路的目的。
3、用药前,先做中段尿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以利合理使用抗生素。最好取清晨隔夜尿,以膀胱穿刺法取尿标本为最理想。
4、注意观察药物毒副作用和过敏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向医生报告。
5、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病人往往对此病认识不足,有的不重视,不按医嘱要求治疗,有的过度紧张,精神压力大。护理人员对病人要关怀体贴,根据不同情况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影响治疗的心理因素,使之积极配合治疗。
6、做好卫生宣教。向病人讲述疾病常识,急性尿路感染患者要坚持治疗,在症状消失、尿检查阴性后,仍要服药3~5天,并继续每周做尿常规检查,连续2~3周。慢性尿路感染急性发作者除按急性期治疗护理外,对反复发作者应协助寻找发作原因,对伴有糖尿病、肝病者应积极治疗,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对女婴、孕妇、经期妇女,向病人及家属讲清做好会阴部清洁护理的重要性,注意饮食营养,生活有规律,增强体质,以提高治疗效果。
尿路感染日常护理
1、充分的饮水,维持每日3000㏄以上的水分。
2、至少每3到4小时,须排空膀胱一次。
3、注意个人卫生,女性上完厕所后,卫生纸应由会阴部往后擦至肛门口,不可来回擦拭。
4、避免刺激性食物,及饮酒或咖啡。
5、多摄取含维生素C的水果,橘子、柠檬、梅子汁保持尿液酸性化。
6、洗澡用淋浴的方式。
7、房事前后须解小便。
8、勿憋尿,尤其是怀孕的妇女。
9、按医师指示服药,不可因症状解除后私自停药。
10、糖尿病、尿路结石、甲状腺肥大患者等易导致尿路感染疾病,应小心并接受适当的治疗。
11、生活要有规律。每天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慢跑步、散步等,以增加身体免疫力。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病、肾病等,应积极治疗。
4女性在生活中应该怎么预防尿路感染
1、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防止细菌侵入和病菌感染。建议穿棉质内裤,不要穿化纤或尼龙的内裤,避免穿紧身不透气的裤子。不要用公共浴池、浴盆洗浴,不要坐在未经消毒的马桶上,不要与他人共用一条毛巾。排便后,由前向后擦拭可预防感染。
2、 多饮水、勤排尿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不要等到渴了才去喝水,尤其在炎热的夏天。经常排尿冲洗尿道,是预防和减少尿路感染的重要方法,可是有些女性在工作 时,养成了憋尿的不良习惯,甚至有些人为了减少上厕所的麻烦而不愿意喝水,这样做无疑会增加尿路反复感染的机会。
3、注意性生活卫生。性交前,情侣两人都要清洁身体,这能帮助将生殖器周围的细菌冲掉,否则,细菌可能由性交被送入膀胱。性交后,女性还应再上一趟厕所,排尿能有效地“冲洗”细菌。
4、 不要过度清洁。有的女性习惯长期冲洗阴道,以为这样能保持干净而预防阴道炎,其实这种做法反而会将阴道内的有益菌冲走,破坏了阴道的正常防御功能,更容易 导致阴道炎的发生,而患阴道炎时往往容易并发尿路感染。所以,健康女性只要清洗外阴,保持外阴清洁就可以了。
5尿路感染的诊断鉴别方法
1、发热性疾病
当急性尿感以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较突出,而尿路局部症状不明显时,易与发热性疾病混淆,如流感,疟疾,败血症,伤寒等,约占误诊病例的40%,但如能详细询问病史,注意尿感的局部症状,并作尿沉渣和细菌学检查,鉴别不难。
2、腹部器官炎症
有些病例可无尿感的局部症状,而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白细胞数增高等,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阑尾炎,女性附件炎等,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及时作尿常规和尿细菌学检查,则可鉴别。
3、尿道综合征
又称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Stamm等指出,在有下尿路症状群的妇女,即有尿频,尿急,尿痛或排尿不适,膀胱区疼痛者,可分为两组,约70%的患者有脓尿和细菌尿(可仅为100/ml),乃是真正的尿感患者。
4、肾结核
有些尿感以血尿为主要表现,膀胱刺激征明显,易误诊为肾结核,但肾结核膀胱刺激征每更突出;晨尿结核菌培养可阳性,而普通细菌培养阴性;尿沉渣可找到抗酸杆菌;静脉肾盂造影可发现肾结核X线征;部分患者可有肺,生殖器等肾外结核病灶以及抗结核治疗有效等可资鉴别。
5、慢性肾小球肾炎
如有水肿,大量蛋白尿则鉴别不难,肾盂肾炎的尿蛋白量一般在1~2g/d以下,若>3g则多属肾小球病变,但本病与隐匿性肾炎较难鉴别,后者尿常规中有较多红细胞,而肾盂肾炎则以白细胞为主,此外,尿培养,长期观察患者有无低热,尿频等症状亦有助鉴别,晚期肾小球肾炎继发泌尿道感染时,鉴别困难,此时可详细询问病史,结合临床特点加以分析。
6、前列腺炎
50岁以上的男性,有前列腺增生,肥大,放置导尿管,接受膀胱镜检等情形时易患此病,常表现为尿频,尿痛,尿液检查有脓细胞,与急性膀胱炎易相混淆,但是,急性前列腺炎除畏寒,发热,血白细胞总数升高外,可有腰骶部和会阴部疼痛,以致坐立不安,慢性前列腺炎除尿检异常外临床症状多不明显,前列腺按摩获得前列腺液进行检查,可见白细胞数>10个/HP,前列腺B超有助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