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我们人体经常会发生的一种症状,通常都是不会太严重的,一般通过食补就可以解决的。但是贫血对于人体是有一定的危害性的,这点很多人往往是不知道的。那么,孕妇贫血有什么危害呢?来看看吧。
目录
1引起重度贫血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第一个方面是对于一些年老的体弱的或心肺功能减退的患者,重度贫血发生的概率是比较大的呢,因为贫血有一大部分是因为我们的个人营养条件不好而最终造成的。
第二个方面是严重贫血的一个原因是由于缺铁性贫血,患者对于铁的需求大大的增加,所以身体里面的铁元素发生丢失以后,或者因为患上了疾病发生了失血都会造成我们人体的贫血的。
第三个方面是我们发生了严重贫血,就会表现为气喘、心悸、烦躁的情绪,有严重的人甚至会出现晕厥的不好症状呢,那么如果是严重缺铁性贫血就需要及时得补充锌元素了,喝一些口服液也是有帮助的。
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原因以外,重度贫血还有很多原因都会发生疾病的,我们要是患了消化道的慢性出血,如各种溃疡出血,这些都是造成重度贫血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呢,贫血患者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只有找到自己的疾病原因,我们的身体才能更好的恢复健康。
2贫血对孕妇的危害是什么
1孕期、哺乳期女性贫血发病率超过了60%,因为胎盘和胎宝宝身体发育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不仅构建宝宝的身体需要铁,其体内还要储备一部分铁质,都需要从妈妈那里获得,导致准妈妈铁的需求量增加到孕前的两倍。怀孕一次要消耗妈妈体内1000毫克的铁,而妈妈体内的铁总共只有4000 ~ 5000 毫克。
2贫血的准妈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即“妊高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准妈妈。患妊高征时,准妈妈出现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对心脏、肝脏、脑、肾脏都有损害,而且能造成胎盘功能下降,引起宫内缺血缺氧、胎儿窘迫,甚至死亡。
3孕妇贫血影响胎宝宝的生长发育,出现宫内生长迟缓等,使足月出生的宝宝体重不足2.5 千克;而且宝宝体内铁质储备不足,更容易出现贫血,体质较弱,易发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4严重贫血的准妈妈生育早产儿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准妈妈。准妈妈可因为贫血,发生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产后出血多等状况。贫血妈妈产褥期抵抗力低下,更容易并发会阴、腹部刀口感染或不愈合,还容易发生感冒及泌尿系统感染等。产后子宫复原较慢,恶露持续不净,因而易发生子宫内膜炎。
3中度贫血输血要多少钱
贫血是否需要输血,需要看贫血的程度来决定,如果是重度贫血,小于6克,特别是需要做手术的有输血指针,输注悬浮红细胞2U(约400ml)大约400元左右,需谨慎选择,能不输尽量不输。
全血收费标准全国统一为每200毫升220元。
手工分红细胞悬液、手工分浓缩血小板、手工分冰冻血浆和机采血小板等四个项目的血站最高供应价格如下:
(一)手工分红细胞悬液,每单位(200毫升全血制备)210元。
(二)手工分浓缩血小板,每单位(200毫升全血制备)100元。
(三)手工分冰冻血浆,每100毫升40元。
(四)机采血小板,每治疗量(≥2.5×1011个血小板)1400元。
出现中度贫血一般是由于食疗的及口服补血药物,要查明贫血的原因,尽量不要输血治疗。Hb<60g/L,才需输血。判断是否需输血,除参考Hb和Hct外,还需根据病人的心血管功能、年龄、动脉血氧合情况、混合静脉血氧张力、心输出量和血容量综合考虑。对于一些轻度的贫血患者,可以在食物中增添一些含铁的辅助食品即可加以纠正,而不必刻意服补血药。含铁丰富的食物有:猪肝、瘦肉、蛋黄、绿叶蔬菜、土豆等。
4贫血的人应该多做什么运动
没有太好的运动,贫血是指血液中红血球的数量或红血球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不足。贫血有缺乏性贫血、先天性贫血、造血器官出现障碍、有毒物质引起的贫血、基本引起的贫血。贫血的种类不同,治疗的方法也截然不同。
但是患贫血症的人,并非不能从事体育锻炼;在配合治疗贫血症的同时,可以从事运动量不太大的体育锻炼,例如短距离慢跑、散步、广播操、气功、太极拳等,以不产生头晕、目眩、心跳、气短、耳鸣、恶心等症状为限度。事实上,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改善食欲,有利于贫血的治疗。
贫血不要做激烈的运动,所以应该经常慢跑,应该积极查明贫血的原因。根据病因治疗。如果是缺铁性贫血补一点钙和铁。平时要多吃黑色的东西,像黑芝麻,黑木耳等,红豆,红枣等都是补血的。
5贫血类型区分方法
巨幼细胞性贫血
一般起病缓慢,叶酸缺乏与维生素B12缺乏共同的表现为巨幼细胞性贫血和消化道症状,而维生素B12缺乏尤其是恶性贫血患者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贫血常较严重,主要有嗜眠,衰弱,乏力,疲倦,心悸,气促,头晕,眼花,耳鸣等一般性贫血的症状。部分病人可有轻度黄疸,皮肤由于苍白伴有轻度黄疸,故呈特殊的柠檬黄色(蜡黄)。
消化道症状
厌食,消化不良,食后腹胀,腹泻,呕吐,便秘,舌炎,舌痛,舌乳头萎缩,舌面光滑(镜面舌),舌质绛红如瘦牛肉样(牛肉舌)等。
神经系统症状
典型的表现为足与手指感觉异常,麻刺感,麻木,伴有大体感觉障碍,最早的体征是第二趾位置感丧失,音叉震动感消失。进一步发展为痉挛性共济失调,因脊髓侧索和后索退行性变性改变所引起一称为亚急性联合变性。站立和行路不稳,腱反射尤其膝腱及跟腱反射减弱,消失或亢进,蹴趾反射(Babinski征)和其他锥体索体征阳性。除周围神经和脊髓外,维生素B12缺乏也影响大脑。嗜睡,味觉,嗅觉和视觉异常,痴呆,精神抑郁,妄想狂样的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异常是步态紊乱,精神症状发生较少。
再生不良性贫血
再生不良性贫血临床表现有贫血,出血,感染及发烧。由于病情进展的快慢,程度及严重性,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一般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类,详述如下:
1,急性型再生不良性贫血:
常见于儿童和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发病时常见于急诊求诊,以出血,发烧及贫血为症状表现。病情常迅速恶化,病程短。临床症状以皮肤黏膜出血,内脏出血,血尿,便血,子宫出血,眼底出血及脑出血为主。其中脑出血是导致本病死亡的原因。常有严重感染及发烧,肺炎,蜂窝组织炎,败血症及口腔感染,这也是本病死亡之另一原因。
2,慢性型再生不良性贫血:
此为成人较常见,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多见缓慢,常以贫血出现,最常见是面色苍白,疲乏,心悸,头晕,头痛,运动困难。以出血及发烧者少见,若有出血其部位较少,程度较轻,以皮肤黏膜及牙龈出血常见。女性有不同程度的子宫出血。若有感染也较轻。
急性与慢性两种临床类型可以互相转化的,急性型再生不良性贫血如治疗得当,有可能病情逐渐减轻,转为慢性型。慢性再生不良性有时病情加重可以转为急性型。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起病大都缓慢,一般表现皮肤粘膜逐渐苍白或苍黄。发展下去,孩子会出现食欲减退,烦躁哭闹,精神不振,疲乏无力,毛发干燥;少数孩子爱吃炉灰渣,墙皮,土块等,称为异食癖,指甲菲薄脆弱,严重的呈扁平状,有的象羹匙似中间下凹,边缘翘起,叫做匙形反甲。患者抵抗力低下,口腔粘膜,肛门皮肤发炎,反复生病。如果长期贫血的患儿,会出现个子较矮小,体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记忆力减退,情绪和智力都会受到影响。
血红蛋白是体内运输和交换氧气的必需工具。由于缺铁,血红蛋白的制造发生困难,不仅可引起贫血,而且血液运载氧的能力也会有影响,严重的会有心慌气短,甚至心脏扩大,导致贫血性心脏病。总之,缺铁性贫血对孩子的生长和身体各器官功能均有影响。假如发现孩子有某种缺铁原因和上述症状,最好去医院化验一下血,如果血红蛋白低于120克/升,红细胞低于400万/立方毫米,那么基本上可以肯定是患了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