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要知道,宝宝便秘多因饮食停滞,燥热内结,或热病后耗伤津液造成,治疗宜清热通便;后者多因脾胃虚弱所致,治疗宜健脾运脾,滋润通便。所以宝宝便秘吃什么好,主要还是根据病症来判断。那么大家就来一起看看两岁小孩便秘吃什么好吧。
目录
1宝宝上火便秘该怎么办
小宝贝上火便秘是很常见的,虽然不是大病,可是也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尤其天气干燥、炎热,都会不约而同引起“上火”,遇到这种情况妈妈可不要着急。先了解宝宝为什么容易上火便秘吧。
由于4~6月的宝宝肠胃等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没有足够的淀粉酶来消化吸收食物,所以在刚刚开始添加辅食的阶段,常常因为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时间过长,失去水分而出现便秘、上火的情况。另外,如果妈妈给宝宝吃得过多,或者没有掌握好添加辅食的时间,也会造成宝宝“上火”。
由于婴儿饮食主要以母乳、配方奶粉以及辅助食物为主,其中纤维素含量极少,加上未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常常因为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时间过长出现便秘现象。患上便秘的宝宝由于排便时感到疼痛,因此常常会尽可能拖延排便时间,造成大便更加干燥,形成恶性循环。另外,由于体内积火,流汗、排尿、皮肤及呼吸时水分蒸发,造成较多水分流失,这些也是造成粪便干硬的原因。
中医还说,宝宝便秘还往往出现体质燥热、火气大的症状,平时可以多榨些瓜类水果汁,如西瓜、香瓜或香蕉等,散散体内热火。此外,在宝宝出现上火、便秘的现象时,妈妈们还可以选用一些药性温和的儿童清热去火药物。
儿科医生崔玉涛说,如果上火指的是便秘,首先要考虑孩子进食富含纤维素食物的情况,比如青菜。不要将青菜做的太熟和太烂。青菜富含纤维素易于润肠。对于尚未接受辅食的孩子,可服用乳果糖口服液等富含纤维素的药物。其实,母乳富含低聚糖(可溶性纤维素),坚持母乳喂养好处多多。提醒家长,配方粉喂养儿易出现便秘。
2两岁小孩便秘吃什么好啊?
1、菜汁汤:鲜菠菜或白菜适量,煮汤饮用。
2、萝卜汁:红心萝卜捣成泥状取汁(或榨汁机取汁),白糖适量,共煮2~3分钟,温服。
3、松子仁粥:大米100克煮粥,熟前放入松子仁30克,煮至粥成,加糖食用。
5、番泻鸡蛋汤:番鸡叶5~10克,鸡蛋1个,菠菜少许,食盐、味精适量。将鸡蛋磕入碗搅散备用。番泻叶水煎,去渣取汁,加入鸡蛋、菠菜、食盐,煮沸加味精即成。
6、黄豆皮100克,水煎服,每日3次。
3小儿便秘的症状有哪些
1.病史
详细询问起病时间,便秘是新出现的还是顽固性的,新生儿应问第1次胎粪排出的时间。
(1)喂养史:
①食物的成分是否适宜: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牛乳含有多量蛋白质,大便易呈碱性且干硬,有的小儿已满周岁,仍偏爱乳类食品,不肯接受辅食;或母亲认为自己乳汁充足,是最好的天然食品,而忽略辅食的添加。
②食物的量:应了解患儿的食欲,入量,有无呕吐,以致饮食不足,食量太少则经过消化后残渣亦少,不能对胃肠道构成有效的刺激,使胃肠蠕动减慢而产生便秘,若长期饮食不足还可合并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张力低下,推动粪便的力量减弱,导致顽固性便秘,脱水时粪便干燥,坚硬,也可引起便秘,如近日曾患腹泻,肠内容物大量排空,可间隔数天后才有大便。
(2)排便训练:应详细询问小儿是否经过排便训练,从多大年龄起即能有意控制排便,家长是否定时予以督促检查,还是放任自流,有无因贪玩或其他原因,很长时间才迫不得已去解大便。
(3)是否经常使用润滑剂或灌肠:家长处于焦虑心情,对患儿便秘进行过多干预,经常使用润滑剂,导泻剂,手指扩肛或灌肠,这些均可造成直肠反射敏感性减弱,以致虽有粪块充胀,但不足以引起有效的神经冲动而致便秘。
(4)其他:近期有无药物因素,如服用钙剂,阿片制剂,抗心律失常药物,抗胆碱剂和抗痉挛的药物等,皆可引起便秘,精神因素,如强迫厕所训练的历史,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精神过度紧张或抑郁,均可抑制自然排便反射,有些患儿经常出现保留大便的行为,过度控制大便可致肠功能异常。
2.症状体征
患儿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燥,坚硬,有排便困难和肛门疼痛,有时粪便擦伤肠黏膜或肛门引起出血,而大便表面可带有少量血或黏液,自觉腹胀及下腹部隐痛,肠鸣及排气多,长期便秘可继发痔疮或直肠脱垂,因粪便停留于肠道内过久还可反射性地引起全身症状,如精神食欲不振,乏力,头晕,头痛,食欲不振,长期摄食不足,可发生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便秘,形成恶性循环,若粪便在直肠停留过久可使局部发生炎症,有下坠感,有时便秘患儿常有便意却不能排净,使便次增多,严重便秘,大便在局部嵌塞,可在干粪的周围不自觉地流出肠分泌液,酷似大便失禁,便秘是引起肠绞痛的常见原因。
偶见严重便秘患儿常突然腹痛,开始排出硬便,继之有恶臭稀粪排出,中医称之为“热结旁流”。
3.体征
体格检查可有腹部胀气,左下腹可触到存留在乙状结肠的粪块,经洗肠后粪块自然消失,肛门指诊,在直肠便秘者可触到粗而坚硬的粪块,若直肠空虚则为结肠便秘,有时指检后随着肛门扩张而排出大量粪便及气体,症状亦随之消失,器质性肠梗阻即可排除,应注意检查肛周有无裂隙,局部皮肤有无感染及尿布疹,如肛周及会阴部皮肤均为粪便污染,并弄脏内裤,是大便失禁的证据,注意患儿有无佝偻病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体征。
应详细询问病史及排便规律,有否胃肠道伴发症状,如腹疼,腹胀,呕吐,生长障碍,服用药物史等,体检时应注意检查会阴部,肛门周围,进行肛门指检,注意有否肛门裂,皮肤感染,尿布疹等,如指检触及大量硬粪块或指检后随之排出大量粪便,症状随之缓解,诊断可明确。
此外,还有些家长,因小儿不能控制排便,经常弄脏内裤而就医,应仔细追问是否有上述各种导致便秘的因素,不可轻易诊断为大便失禁或腹泻。
查看详情>>4小儿便秘会引发什么疾病
常并发肛裂、直肠脱垂、肠绞痛,甚至营养不良等。
一、肛裂:
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其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长约0.5~1.0cm,呈梭形或椭圆形常引起剧痛,愈合困难。而肛管表面裂伤不能视为肛裂因很快自愈,且常无症状。
二、直肠脱垂:
直肠脱垂为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而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各种年龄层均可发病,但多发于幼儿、老年人、久病体弱及身高瘦弱者。
三、肠绞痛:
“肠绞痛”是大肠痉挛所造成的疼痛,经常让小宝宝哭闹个不停,甚至能够持续哭闹个1-2小时。由于婴儿不会讲话,对于身体的不适,只会以啼哭做为主要的肢体语言。婴儿肠绞痛的特点为间歇性的哭闹。
四、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常继发于一些医学和外科的原因,如慢性腹泻、短肠综合征和吸收不良性疾病。
发达国家营养不良的病人通常可以通过治疗原发病、提供适当的膳食,对家长进行教育和仔细的随访而治疗。
但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营养不良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营养不良、社会习惯、环境和急、慢性感染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影响。
查看详情>>5小儿便秘的病因
饮食不足(20%):
婴儿进食太少时,消化后液体吸收,余渣少,致大便减少,变稠,奶中糖量不足时肠蠕动弱,可使大便干燥,饮食不足时间较久引起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张力减低甚至萎缩,收缩力减弱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便秘。
食物成分不当(15%):
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质而碳水化合物不足,肠道菌群对肠内容物发酵作用减少,大便易呈碱性,干燥。如食物中含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肠道发酵菌增多,发酵作用增强,产酸多,大便易呈酸性,次数多而软;如食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高,则大便润利。
肠道功能失常(20%):
生活不规律和不按时大便,未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导致便秘很常见,常用泻剂或灌肠,缺少体力活动,或患慢性病如营养不良,佝偻病,高钙血症,皮肌炎,呆小病及先天性肌无力等,都因肠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便秘,交感神经功能失常,腹肌软弱或麻痹也常使大便秘结,服用某些药物可使肠蠕动减少而便秘,如抗胆碱能药物,抗酸药,某些抗惊厥药,利尿剂以及铁剂等。
体格与生理的异常(20%):
如肛门裂,肛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脊柱裂或肿瘤压迫马尾等都能引起便秘,应进行肛门,下部脊柱和会阴部检查,有的患儿生后即便秘,如有家族史可能和遗传有关。
精神因素(10%):
小儿受突然的精神刺激,或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也可引起短时间的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