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正常的情况下是每个月都会来一次月经的。这是由于子宫内膜的周期性的脱落和增殖变厚而产生的生理现象。但是,在卵泡与男性的精子接触之后发生受精之后,那么子宫内将不会脱落形成月经了。也就是说在怀孕期间女性将暂时十个月不会有月经了,但是在生完宝宝之后要多久才会又来月经呢?
目录
1教你判断月经是否正常
1.月经周期
一般女子的月经周期是28~30天,但是也有人40天来一次月经。但只要有规律性,均属于正常情况。另外,月经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提前或错后3~5天,也是正常现象。
如果这次月经周期是20天,下次是40天,而且经常出现这样情况,有的甚至月经来1~2天,过10多天又来1~2天,失去了周期性,这属于月经不调。少女初潮时,由于卵巢刚发育,功能还不完善,所以会出现功能紊乱和不规律,这不是病理现象。
2.月经期(也称行经期)
女子的月经期大约是2~5天。一般行经的规律是第一天经血不多,第二三天增多,以后逐渐减少,直到经血干净为止。这是因为第一天子宫内膜脱落刚刚开始,第二三天子宫内膜脱落增多,出血量也增多了,子宫受到刺激,加强收缩,把大量经血排出的缘故。
有的人经血干净了以后,过一两天又来了一点,俗称“经血回头”,这也不是病,而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有的女子经期长达10~20天,月经淋漓不尽;有的经期极短,只是“一晃”即过。这两种现象都是不正常的。
2女性产后月经不调的中医病因
1.亡津失血
自然生产的女性由于分娩用力、出汗和产伤或失血过多,机体气血耗损严重,加之津液亏虚,术后初期调养不当,很容易招致亡津失血、阳气浮散。
2.瘀血内阻
女性产后子宫排血不尽,在宫腔内还可能残存恶露和污血,或胞衣残留或感染邪毒,均可导致瘀血内阻,败血为患。且产后元气亏虚,气血无力,气滞血虚,或产后百脉空虚,易感外邪,寒邪乘虚入体,则血为寒凝,也可导致恶露不畅,留而成瘀。
3.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伤
产后气血虚弱,元气受损,所谓“产后百脉空虚”,此时也是外泄袭体的危险时期,若产时、产后调理不慎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常,变生百病。
4.情志不畅
产妇生产后有时难以接受身体及身份的巨大转变,可出现产后抑郁、忧虑等负面情绪。中医认为忧思伤脾胃,而脾脏为生血统血之脏,因此不良情绪导致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的症状。
温馨提醒:以上就是小编从中医角度来给大家讲解了产后女性为何会患上月经不调,希望能对正有此困惑的女性有一定的帮助。
3生完宝宝多久来月经是正常的呢
女性在产后的月经恢复是一个自然的生理现象。产后多久月经才会来?这是个常见的问题。恢复的时间有早有晚,早的可在满月后即来月经,晚的要到宝宝1岁后才恢复。
根据子宫内膜的组织形态来推测,可能早在产后33-42天,卵巢就可排卵了。此外,在产后6周,也可观察到排卵过后的黄体存在。因此,如果妈妈没有喂奶,月经通常在产后6~8周内会来。研究资料显示,没有哺乳的产妇,有4O%在产后6周恢复排卵;到了产后8-12周,还没有恢复排卵及月经的产妇大约只占35%。哺乳的产妇,在产后12周约有25%会恢复排卵与月经,大多数哺乳产妇通常要到18周才完全恢复排卵机能。不过,有时很难在临床上确定产后第一次月经的确切时间,而且少数产妇会在分娩后马上开始有少到中量的间歇性出血。
哺乳妈咪的月经
母乳喂哺婴儿的新妈妈,排卵及月经恢复较迟,有的要在一年后才来月经。大多数人第一次的月经量比平时月经量多,第二次月经就正常了,因此不必治疗。
产后恶露,并非月经
正常情况下,起初的4~5天,恶露量多且呈红色;产后一星期后,恶露量逐渐减少而变成褐色;第10天以后,颜色变得更淡,慢慢地由黄色转为白色,没有特殊的气味。恶露一般在产后4-6周消失。
其实,在生产后,宝宝的健康顺利的成长的同时,产妇的身体也在逐渐地恢复到怀孕前的当初的状态。一般按照生完孩子的话,会有一段时间的恶露出现。标准的时间也没有确定,大概就是在7天左右。在20天左右有的女性就开始有正常的月经了,周期也是之后逐渐地稳定下来。
4产后大姨妈来袭怎么调理
1、不可大量进补
有不少新妈咪在产后非常注意进补,来月经了更不放过进补的机会,然而,产后新妈咪身体都会相对比较虚弱,在来月经的时候千万不能大量地进补,尤其是吃一些进补的药材,有些药材是属于活血化瘀的,吃进去会导致月经量增加,所以,产后经期不能乱吃进补的食物。
2、不要着凉
经期是最怕沾凉的,子宫怕寒,一寒就容易导致月经不调以及其他的妇科疾病,新妈咪产后来月经,一定要注意,不能着凉,经期要保暖好腹部、足部,最好是别碰凉水、别吃生冷的食物,饮食宜温热,可以多喝开水,产后的经期如果有腹部疼痛的情况,可以用热水袋暖一暖肚子,多喝红糖姜茶来暖子宫,产后的经期一定不能着凉,那几天要让自己的身体暖暖的。
5产后调理月经的妙招
运动对调理月经最有效
首先,妈妈们请养成运动习惯,运动可以增强体力,促进血液循环。
月经不调可能会影响到女性的正常生活,还有可能会致使其腰酸背痛。许多女性一直误解月经不调,或经期有不适情况是不可以进行运动的。其实,刚好相反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月经不调症状,调整经期节律。
那么,做运动有什么好处?
1、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改善人体的机能,对月经周期的顺利度过是有裨益的。
2、体育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盆腔生殖器的应,增强人的抵抗力血液供,缓解精神压力。
3、运动对腹肌、盆腔肌交替收缩和舒张有作用,可对子宫起到轻柔的按摩作用,有利于经血的排出。
产后妈妈不幸在产后出现了月经不调的症状,妈妈们也不必太过苦恼,妈妈们可以用调经贴来调理月经。
调经贴可以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等等,还有一些智力经期紊乱的药物也可以进行调理,但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药物,最好是根据医生的药方,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
很多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导致月经不调的病因,作息时间不规律和贪凉,经常吃补品,蹦迪和快餐,过度节食和嗜好烟酒,情绪异常,压力很大,滥用药等。因此,产后妈妈们千万不要熬夜,以免影响生理节律及内分泌协调性。
经期受寒冷刺激,会使盆腔内的血管过分收缩,可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因此,妈妈们日常生活应有规律,避免劳累过度,尤其是经期要防寒避湿。
另外,有些妈妈们过度节食,由于机体能量摄入不足,造成体内大量脂肪和蛋白质被耗用,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碍而明显缺乏,影响月经来潮,甚至经量稀少或闭经,因此,追求身材苗条的女性,切不可盲目节食。
所以,产后的妈妈们要在月经期间做好以下工作:经期要防寒避湿,避免淋雨、涉水、游泳、喝冷饮等,尤其要防止下半身受凉,注意保暖。
只要在日常生活多留心多注意,按时定期做妇科检查,月经不调等疾病就不会侵袭。关注自己的健康让生活更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