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一族出现了颈梗、腰酸背痛、前列腺炎等疾病,尤其是刚买了新车或长时间驾驶的有车一族,都不同程度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这是车内甲醛等有害物质过高所导致的中毒症状,有车族易患以下四大疾病,下面来看看吧。
目录
1有车一族别忘自身“保养”
保养之一:避免开车时间过长
长时间开车不但容易发生交通意外,还会导致各种疾病缠身。首先,开车时间过长,精神过度紧张,极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病史还可能诱发脑血栓。长时间保持坐姿,可能会引起下肢血管血栓性疾病,或者引发颈腰部肌肉痉挛,发生椎管微错位,导致各种颈腰椎疾病出现。
男性长时间驾车,会使盆腔及前列腺部受挤压而充血,血流缓慢淤滞,对病原体抵抗力减弱,易诱发前列腺炎。而对于女性来说,长时间开车会使外阴局部长时间潮湿,细菌会繁殖得特别快,并乘虚而入,引起尿道发炎,导致尿道充血水肿,并出现尿频、尿痛等症状,引起尿道炎和阴道炎。
专家建议:开车时要保持体位正确,连续开车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四五个小时为宜。平时多活动活动脖子,加强腰部肌肉的功能锻炼,每天定期或休息时进行腰背部肌肉功能锻炼。
保养二:堵车时听音乐放松
堵车是件烦心事,再加上噪声、尾气污染、疲劳等,都会让开车的人心情不佳,出现头疼、目眩、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等症状。
专家建议:停车后可以眺望远处或绿色植物,缓解眼部疲劳。打开音乐听一会,可舒缓情绪,如果你想缓解开车带来的疲惫,最好准备一些轻柔的音乐,让自己在乐声中自然放松。不要随意开车窗,以免受到尾气侵害。
保养之三:开车时尽量别吸烟
很多司机习惯边开车边吸烟,把自己置于烟熏中,既影响了自己的健康,而且取烟、点火、吸烟等一连串动作也会使自己的注意力有所闪失,路上的情况不时会有变化,若处理不及时,可能会酿成大祸。
专家建议: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千万别在开车时吸烟。
保养之四:定时进餐饮食有度
许多司机的生活都是饥一顿,饱一顿,这样会造成胃的蠕动功能紊乱,使迷走神经和胃壁内的神经丛功能亢进,促进胃液的分泌,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胃炎或胃溃疡。
专家建议:平时应尽量定时进餐,饮食有度,生活要有规律,出车时可适当备些水果或糕点,避免过度饥饿。
保养之五:保证6个小时睡眠
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充满困意的开车人在开车过程中发生车祸的比率比其他开车人要高出4倍之多。在录像资料显示的交通事故中,有20%是由于开车人在开车时迷迷糊糊造成的,而在差一点发生交通事故的事件中,也有16%的开车人差一点睡着。
专家建议: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睡眠时间应在6个小时以上。
2?有车族需当心四种疾病
1车内甲醛、丙酮有害气体中毒
袁生一个月前买了辆新车,总觉得车内有一股怪味。不久他就感到头晕、乏力、喉咙不适,离开车子一段时间又会好转。五邑中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陈志雄说,安装在新车内的塑料材质的配件、地毯、车顶毡、沙发等都含可释放甲醛、丙酮等有害气体,不经过释放期,人吸入过多就会引起中毒。
2腰酸背痛、颈梗疼痛
黄生在国庆粤北自驾游中充当了主驾的角色,回来后,就出现了腰酸背痛和脖子梗痛的症状。据医生介绍,随着有车族的增多,与之相关的疾病也多了起来。腰酸背痛就是有车族的常见病。这是由于长时间固定一个位置驾驶,或者驾驶座位不合适、踏板的距离调节不正确、背部倾斜的角度不合适等造成的。采用针灸推拿等多种方法可缓解此类不适。
3心绞痛、心肌梗塞
由于司机驾车时思想高度集中,又缺乏运动,血液循环缓慢,容易引起心脏问题,过早出现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这些一般是老年人才发生的疾病,现在年轻人也时有发生。据悉,目前心脏病在年轻人当中有上升的趋势,而且专业司机占大多。
4慢性前列腺炎
据透露,司机最常见的职业病为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是男性膀胱与尿道之间的组织,接近会阴部,即肛门与阴囊间。如果长期驾驶几个甚至十几个钟头,局部不透气,代谢产物堆积,血液循环不好,前列腺腺管阻塞,腺液排泄不畅,就会造成前列腺慢性充血,引致前列腺炎。前列腺炎一旦合并细菌、病原微生物感染,还会引起细菌前列腺炎,症状更复杂,最大的特点就是反复发作,治好了又犯。据悉,长期的前列腺不适还会造成神经衰弱,失眠、全身乏力、头痛等症状。
有车族需要注意生活方式,不能长期驾驶,开车1-2小时后应停车运动一下,舒缓15分钟,同时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平时多运动,生活要有规律,不要熬夜。另外,在驾驶新车的头6个月内,开车时一定要让车内保持良好的通风,调整好驾驶座位,开车时要经常变换姿势,连续驾驶1-2小时要休息一下。
3有车一族不要完全以车代步
驾驶对有车族尤其是职业司机的心脑血管功能影响不可忽视:由于精神紧张,且长期接触噪声、振动、一氧化碳等职业性有害因素,易引起植物神经功能混乱,造成外周和心脑血管收缩、心电传导性改变和心机缺血性改变。久而久之,导致驾驶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较普通人群更高。
私家车越来越多,相应之下,开车所造成的健康问题、交通伤害也与日俱增。心血管疾病侵袭、噪音对情绪干扰等隐患都可能在驾驶过程中暗涌而至。
有车族首要注意心脑血管疾病
驾驶对有车族尤其是职业司机的心脑血管功能影响不可忽视:由于精神紧张,且长期接触噪声、振动、一氧化碳等职业性有害因素,易引起植物神经功能混乱,造成外周和心脑血管收缩、心电传导性改变和心机缺血性改变。久而久之,导致驾驶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较普通人群更高。
噪声对城市有车族情绪也有很大影响。“行车过程中汽车驾驶室噪声测定结果显示,平均噪声在规定标准以下,但在鸣笛时显然超过国家标准,可对人体产生有害作用;噪声频谱分析显示,驾驶室内较强噪声主要集中在低频段。长期接触一定强度的噪声,可引起人的情绪变化,如引起抑郁、烦恼、易激动、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
预防:不要完全以车代步
专家建议,有车一族在日常开车、生活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开车尽量减少震动。避免旧车“超期服役”,及时更换陈旧、磨损的零部件,驾驶坐椅可安装空气隔震装置,在坐椅上增加软硬适度的坐垫。
4有车族要学会常动动腿
医学调查表明,“有车族”的腿部力量通常比常人差,现代的交通工具使他们有了未老先衰的迹象,许多“有车族”都明显表现出腿部肌肉比较差。
对于下肢衰老的“有车族现象”,要避免未老先衰,“有车族”必须多参加运动。健身最好选择全身性的、大肌肉群参与的运动为好,如跑步。年轻人还可以通过器械来锻炼,进行负重练习,或者打球。年纪大的可以进行有氧跳操、快走、骑自行车和慢跑等。对于那些每天抱怨工作较忙难以抽出时间锻炼的“有车族”,生活中徒手保健腿足的方法也很有效。
干洗腿:用双手先抱紧一侧大腿根,稍用力从大腿根向下按摩,一直到足踝。然后,再从足踝往回摩擦到大腿根。用同样方法再摩擦另一条腿,重复数遍。此法可使关节灵活,腿肌与步行能力增强,可预防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水肿和肌肉萎缩等。
甩腿:一手扶树或扶墙,先向前甩动小腿,使脚尖向前向上翘起,然后向后甩动,将脚尖用力向后,脚面绷直,腿亦伸直。在甩腿时,上身正直,两腿交换各甩数十次。此法可预防半身不遂、下肢萎缩软弱无力或麻痛、小腿抽筋等。
揉腿肚:以两手掌夹紧小腿肚,旋转揉动,每次揉动20次,然后用同法揉动另一条腿。此法能疏通血脉,加强腿力。
扭膝:两足平行靠拢,屈膝微向下蹲,双手放在膝盖上,膝部前后左右呈圆圈转动。先向左转,后向右转,各20次。可治下肢乏力、膝关节疼痛。
5有车男人小心“下半身”问题
目前来看前列腺炎的病患者占了泌尿外科门诊量的70%左右。其中半数是有车一族和“的哥”。
来自各大医院泌尿外科门诊的统计显示,目前来看前列腺炎的病患者占了泌尿外科门诊量的70%左右。其中半数是有车一族和“的哥”。他们中40岁以下就诊ED(勃起功能障碍)的患者人数也明显增加,已达到50%以上。
专家认为,这个数据可能没有那么高,但是有车族尤其是“的哥”的整个生殖健康水平的确偏低,对于这类人群,“下半身”的健康要“以动制静”。
出租车司机可谓是“久坐一族”,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要在车里坐着,处于一个相对静止状态,这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好,代谢产物堆积,使得前列腺腺管阻塞,腺液排泄不畅,进而造成前列腺慢性充血,引致前列腺炎。
长期不活动还导致肌肉功能紊乱,引起勃起功能的障碍。而腿要时刻蹬着刹车和油门,处于紧张状态,局部散热不好,导致睾丸过热,进而影响生育和性功能。
拥有私家车的有车一族多是成功人士,以车代步,锻炼的机会减少,而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当交感神经过于兴奋,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内分泌紊乱,容易造成性功能障碍。
传家建议,开车1~2小时后应下车运动一下,那怕几分钟都会起作用,或者在等红灯的时候活动活动身体。在不开车的日子里不要只顾休息不顾运动。有车族和“的哥”如果出现精力不足,睡眠障碍,腰酸背痛,多汗,记忆力减退,生活乐趣减少,并伴有性欲减退或者性功能障碍等症状时,都应该到男性专科医院或专科门诊就医。如果男性超过30岁了,最好每年做个男性生殖体检。
还有一个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问题是:由于用进废退导致性功能障碍。张教授指出,有车族多是三四十岁的人,压力大,精神紧张,如果性生活较少,睾丸功能得不到刺激也会萎缩退化。
因此,人们尤其是私家车一族和“的哥”群体要维护好良好的夫妻关系,过有规律的性生活。因为性功能如果衰退,由于会有心理问题,不像肌肉萎缩那样容易恢复。建议55岁以下的人,每周过2~3次性生活。
标签: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