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泡澡是一种对于身体有非常好帮助的生活习惯。洗澡是我们经常要做的事情。经常洗澡不仅能让身体保持比较干净的状态。而且还能让身体的血液和经络得到很好的疏通。这样对于养生保健来说就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泡澡也是有很多讲究的。那么生理期还能不能泡澡?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泡澡三大不宜
一是水温不宜过热。适宜的水温可以加速人体新陈代谢,水温过高却会因体内能量消耗大而造成疲劳。同时,太热的水会把皮肤表面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肤表面的保护性菌群洗掉,容易伤害其角质层,引起瘙痒、干燥等症状。适宜的水温应与体温相接近,即37-41℃。
二是时间不宜过长。据"台视新闻"报道,自来水通常用氯来消毒,研究表明,长时间用含余氯的水洗澡,会刺激呼吸道,引起疾病。另外,洗澡时间过长,头部血液供应相对减少,易导致脑缺血而发生意外,尤其是老年人,还易引起心脏缺血、缺氧,致使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甚至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正确的时间应该是盆浴20分钟,淋浴10-15分钟即可。
三是室温不宜太高。很多人洗澡时怕冷怕感冒,总是把卫生间温度调得很高,造成浴室内外温差大,反倒更容易感冒。
2?生理期还能不能泡澡
经期前后4天不宜泡澡!专家表示,女性不宜在月经期及前后4天内泡温泉。因为泡澡的水虽然是循环消毒,但水却不可能完全无菌。尽管女性阴道本身具有自净作用及自然防御功能,但是在月经期前后,女性抵抗力相对减弱,比较容易受到细菌侵犯。
同时由于泡澡的水温与室外温差过大,刺激血管收缩或扩张,这种小血管的不规则变化会使经期推迟,容易引起月经不调。而月经后子宫口收缩不完全,到不清洁的水域泡温泉,含有病原微生物的水就可以进入阴道、子宫和输卵管等生殖器官,更容易引起细菌性阴道炎、输卵管炎等妇科病。
经期间,免疫力较低,而且此时子宫口是张开的,泡澡很容易感染一些妇科疾病,经期后期血量较少,也是不可以的。此外还要注意经期应与平时一样保持心情愉快,经期要注意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剧烈运动与体力劳动,做到劳逸结合。经期繁劳过力,可导致经期延长或月经过多;反之过度安逸,气血凝滞,易致痛经等症。
3在什么时候泡澡最好
1、每天洗澡间隔几天合适,天天洗好不好?人每天都会有新陈代谢的产物,所以可以天天洗澡,头发不宜天天洗,3天的时间最合适,以免头发因缺乏油脂而变干变黄。
2、洗澡时水温在多少度最合适?过热对皮肤有什么不好?不是水温越热越有杀菌功效。水温过热蒸汽太强,皮肤过于发红发烫反而不好。常用过热的水洗脸洗澡,还会促进皮肤老化。一般水温控制在40度到50度最佳。
3、洗搓时的方向是顺毛孔还是逆毛孔?正确的方法是按顺毛孔方向搓洗,因为洗浴时毛孔都是张开的,要顺毛孔清洗.
4、洗浴时应该先洗头发还是先洗身体?应该先洗头发。在洗发的时候,水冲在身上,使身体的毛孔因受热而渐渐张开,“吐”出秽物,从而彻底洁肤。
5、有一些洗浴用品在用过之后有滑腻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大部分洗浴产品不仅能净肤,还有护肤成分:一种偏酸性的成分。身体滑爽的感觉是对皮肤呵护的结果,像保护膜。
4泡澡的注意事项
泡澡后不需要冲洗身体
使用了有保湿效果的入浴剂时,后好别冲澡了,和泡温泉一样,会把残留在肌肤表面的保湿成分冲洗掉的。不过,如果放入柚子、菖蒲等的话需要注意了,可能会出现刺激肌肤的情况,这时需要冲洗干净。
一定先吃饭后泡澡
当人刚吃完饭时,血液大量地流入胃部,如果刚吃完饭就去洗澡,热水会使人的血液大量地流向皮肤,造成胃部缺血引发消化不良;如果空腹洗澡,很容易引起头晕、恶心症状,对身体造成极大的损害。建议在饭后两小时后泡澡为佳。
冲澡不可以代替泡澡
随着年龄增长,血液循环和代谢都会逐渐低下,不泡澡的话,就无法从体内温热起来,会使得寒气慢慢积蓄,导致肩部酸痛、头痛、妇科病等病症。希望大家能通过泡澡把当天的寒气消除掉,不让其积蓄在身体内.
5怎么正确泡澡
控时间
初次入浴好不要超过10分钟,等适应之后再慢慢延长。
每次好不超过15分钟。这样可以保证心脏供血,避免胸闷胸痛。
控温度
过高的水温会增加心脏负担,易造成心悸、憋气,38℃~40℃之间的水温比较适合。控深度:不要让水面高于胸部,以免造成心脏负担。
忌按摩
泡温泉时身体血液循环加速,若同时按摩则更使心脏负担加大。
忌快速站起
泡温泉时多采取坐姿,下半身血管扩张,快速站起容易导致脑供血不足。
特别是老年人,轻者可出现头晕、头疼,严重者易摔倒,因此起身时应谨慎缓慢。
忌空腹
避免空腹、酒后泡温泉,且饭后要间隔一小时再泡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