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我们最大的排毒器官,如果肝脏出现问题,身体健康会急剧下降,平时应该做好养肝护肝的工作,比如说不要生闷气,不要熬夜等等,另外平时要注重饮食调养,那么吃什么最养肝最补肝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目录
1补肝血的中药有哪些呢
1补气血的中药代表药是:八珍汤或者八珍丸,是气血双补基本方法,还有十全大补丸或者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丸或者人参养荣汤都是气血双补的中药八珍丸组成:党参100g 白术(炒)100g 茯苓 100g 甘草 50g 当归 150g 白芍 100g 川芎 75g熟地黄 150g 功能和主治:补气益血,健脾和胃。主治:气虚血亏所致之神疲纳差,血色不旺,头晕心悸。 十全大补丸组成:方 党参80g 白术(炒)80g 茯苓80g 炙甘草40g 当归120g 川芎40g 白芍(酒炒)80g 熟地黄120g 炙黄芪80g 肉桂20g 功效和作用:温补气血。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人参养荣丸【处方】人参100g,白术(土炒)100g,茯苓75g,甘草(蜜炙)100g,当归100g,熟地黄75g,白芍(麸炒)100g,黄芪(蜜炙)100g,陈皮100g,远志(制)50g,肉桂100g,五味子(酒蒸)75g。 【功效主治】温补气血。用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形瘦神疲,食少便溏,病后虚弱。
2.人参9克白术9克白茯苓9克当归9克白芍药9克熟地黄9克炙甘草5克。用法;加生姜三片,大枣5枚,水熬服,饭前一个小时吃药最好,药效能充分发挥功用:益气补血主治;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不想熬汤药,吃八珍丸也可以 1.党参大枣汤:党参30克,大枣20枚,水煎服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神疲乏力、饮食减少、心悸气短、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等。
多了解一些补肝血的中药有哪些呢对于我们自身补肝血效果是非常不错的,同时需要我们适当的配合医生采取一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恢复我们自身的身体健康,同时一定要注重自己的饮食以及锻炼问题。
2男人吃什么补肝呢
平时多吃一些黄豆,具有很好的补肝养肝的作用,这是因为黄豆里面富含多种氨基酸,而且这些氨基酸都容易被人体所吸收,是非常好的补气的食物,黄豆里面还富含卵磷脂,具有促进肝脏多余脂肪代谢的效果,能够预防脂肪肝。
绿豆也有很好的补肝养肝的作用,绿豆里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比如说香豆素、生物碱以及蛋白抑制剂等等,在预防肝气过大,预防肝火上升都有很好的作用,平时可以做成绿豆冬瓜米糊或者绿豆汤等等,有很好的保健肝脏的作用。
另外莴笋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在补肝养肝方面的效果也很好,里面富含比较多的植物纤维素,能够促进肠道蠕动,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非常有助于肝脏的排毒效果,另外还能够增加食欲,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具有很好的补肝养肝的作用。
以上简单的了解了吃什么最补肝,平时饮食当中应该多吃一些豆制品,多吃些蔬菜,这都有助于肝脏的调养,饮食方面尽量少吃一些过于油腻性的食物,另外不要喝酒,不要吸烟,避免形成脂肪肝或者酒精肝,在平时饮食方面一定要加强调理。
3以“肝”补肝适合你吗
以肝补肝这一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动物内脏不仅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所含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也较肉类多,其中的钙、磷、铁等营养成分不仅对养生健体有益,还具有补血补铁、补肝明目的作用。传统医学认为,猪肝味甘苦,性温,入肝经,可补肝、养血、明目、通乳,主治血虚、面色萎黄、浮肿、夜盲、两目昏花、肌体消瘦、乳汁缺乏、血虚闭经等症。因此,对于多数肝病患者来说,适度食用动物肝脏是有益的。
然而,动物内脏胆固醇含量较高,如1千克猪肝含胆固醇高达400毫克以上,大量胆固醇的摄入增加了患者已有损伤的肝脏的负担,严重时可影响病人消化吸收功能,甚至造成脂肪代谢紊乱。所以,老年性肝炎及伴有高脂血症病人不宜多食猪肝。
还有一些肝病患者最好少食或不要食动物肝脏,比如丙型肝炎患者存在铁代谢障碍,平常饮食中最好少用含铁成分高的食物;动物肝脏中的铜含量丰富,例如每100克猪肝中含铜25毫克,而有些代谢性肝病如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病患者不宜多食含铁、铜高的食物。因为正常人进食含铜多的食物,铜离子参与生理生化作用后,多余的铜可与血清氧化酶结合从尿中排出,不会在体内积蓄。而严重肝病患者由于肝功能低下,不能调节体内铜的平衡,过多的铜在肝脏及脑组织内积聚,可引起黄疸、贫血、肝硬化、腹水,甚至发生肝昏迷死亡;或发生手足震颤、语言不清等症状。
肝病患者以“肝”补肝时,可采用以下药膳方。
1、猪肝鸡蛋汤:猪肝100克切片,加水适量,用小火煮汤。煮熟后打入鸡蛋两个,加少许豆豉、香葱、食盐调味。经常食用,可治营养性弱视、远视、夜盲等症。
2、枸杞猪肝汤:猪肝100克?200克切片,加枸杞子30克共煮汤,煮半小时后加适量食盐调味食用,有滋补肝肾作用。适用于肝肾虚头晕,视力欠佳,迎风流泪。
3、猪肝绿豆粥:陈大米100克淘净,绿豆50克,加水适量煮粥,煮至快熟烂时,加入鲜猪肝100克,猪肝熟后即可食用。不宜加盐,经常食用,可治营养性视力减退和浮肿等症。
4、桑叶猪肝汤:桑叶10克?20克,猪肝100克切片煮汤,煮熟后加少许食盐调味食用。有疏风清热,养肝明目的作用,适用于眼结膜炎、夜盲、肝热头目疼痛等症。
4按摩哪些穴位对肝好
1、太冲穴
“太冲穴”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有人把“太冲穴”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所以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
“太冲穴”很好找,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的地方向脚腕脖子方向推,推到两个骨头连接的尽头就是太冲穴,按揉方法就是仔细找到最痛的点,然后从“太冲穴”向揉到“行间穴”方向推揉,就可以把有助于将肝火基本上泄发出去了。
2、行间穴
“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会导致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症,这表明火已经从肝经进入到心经,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3、大敦穴
大敦穴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
“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人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4、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肝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5、三阴交穴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此穴位为肝、脾、肾三者经脉交汇处,经常按揉此穴对肝、脾、肾有保健作用。
5喝什么水补肝
喝什么水补肝
1、决明子
决明子味苦、甘而性惊,具有清肝火、祛风湿、益肾明目等功能。决明子泡水喝还有清肝泻火、减肥、排毒排油等作用。肝不好,喝一杯效果最好。
做法:决明子10克,白菊花5克,金银花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
2、五味子
做法:五味子100克水煎代茶,频频饮用,每日1剂。
功效:安神定志,调节肝肾,主治更年期综合征,夜眠不宁,乱梦纷烦,急躁健忘等症状,一般服15天左右见效,可连服30—60天。
3、枸杞子
做法:枸杞子10克用热水冲泡饮用,可代水饮用。
功效:针对肝血不足所导致的双目干涩、视物不清、头晕眼花、视力疲劳等症状,枸杞同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日常长时间使用电脑所造成的眼睛疲劳等症状,枸杞泡水饮用可以滋阴明目。
怎样喝水养肝
起床后喝杯温开水
起床后喝一杯温开水,200毫升左右即可。能补充体液,促进气血运行滋养肝脏,并能帮助肝肾排毒,增强肝肾的生理功能。如果是肝火旺盛的便秘患者,可以在温开水中放点蜂蜜,滋补肝阴,有助于降肝火。
工作前一杯红糖水
到了办公室之后,稍作休息,放松身心,9点前最好喝一杯温开水,里面放一点补气血的红糖。适当给肝、脾、胃一点营养物质,这样我们工作一整天都会精气神十足。
9~11点半来杯热茶也不错
这段时间人们往往会投入到忙碌而紧张的工作中。为此,中间如果感到渴,就可以适当喝水。工作时,会经历紧张的忙碌,身心都会感到疲劳,不妨起身远眺,顺便喝杯水。可饮用一杯热茶,细细品味,全面放松。
下午茶时间到了
下午1点半左右,人们往往又投入到了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基本上大家的注意力会集中两个小时左右,到3点半到4点半之间,可稍作休息,顺便饮水一杯,缓解周身的疲劳。
晚饭前来杯温开水增加饱腹感
晚上7点左右晚餐时间到了,建议大家饭前再喝一杯温开水,增加饱腹感,能防止晚上进食过多,增加肝脏负担。吃完饭一个小时,可以再喝点温开水,促进气血巡行,缓解疲劳,促进消化。晚上9点之后,最好不要喝水,以防止增加肝肾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