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是女性生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女性身体状态的反应。一般而言,女性到达了一定的年纪以后是不会再来月经的,也就是没有了生育功能。那么,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健康生活和幸福,就希望能够通过一些办法推迟自己绝经的日期。那么,如何推迟绝经期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绝经的症状有哪些
少数妇女出现功能性子宫出血,甚至造成严重贫血。生殖器官开始萎缩,粘膜变薄,易发生老年性阴道炎,憋不住尿等。
情绪不稳定,激动易怒,抑郁多烦,焦虑,多疑,失眠,记忆力减退,工作能力下降等。
皮下组织及水份减少,变乾变薄,失去光泽,皱纹逐渐增多,有的出现瘙痒,毛发开始变白脱落。腹部和臀部脂肪增多,容易发胖。
血压易波动,常出现高血压,心前区闷痛不适,心悸,气短,动脉硬化发生率增加,冠心病发病率也上升。
2?如何推迟绝经期呢
补充优质蛋白质和胶原蛋白
气血双补的皮冻: 配料:鲜猪皮1000克、鸡爪500克、鱼皮500克、当归10克、黄芪(或白芪)50克
制作:将猪皮脱脂后切成小条,用水清洗干净,然后入砂锅内;再将鸡爪、鱼皮洗净后入砂锅中,加入清水5000ml,大火煮沸抹去浮沫,关至小火,经12小时慢火煨炖后,再将当归、黄芪入砂锅内小火熬1小时,再将猪皮、鸡爪、鱼皮劳起取浓汁即可。
吃法:当早餐空腹服用。连吃三个月。
功效:美肤,亮肤。
原理:猪皮、鱼皮、鸡爪都富含胶原蛋白,而人体衰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胶原蛋白的摄入。
胶原蛋白存在于人体皮肤、骨骼、牙齿、肌腱等部位,主要生理机能是做结缔组织的粘合物质。在皮肤方面,它与弹力纤维合力构成网状支撑体,提供真皮层安定有力的支撑,随年龄增长,人体胶原蛋白含量会逐渐流失,网状支撑体亦会渐渐变厚变硬、失去弹性,当真皮层的弹性与保水度降低,表皮即形成松垮的皱纹,显出老态。 而当归、黄芪主补气补血,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气血不足也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
女性绝经期的早晚很大程度上是对本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反应,有些人身体好。显得年轻,老的慢,因此自然绝经就会比较晚,而有些女性更年期提前或者是本身有很多的问题,就会导致绝经期提前。所以最好还是要通过调养身体来实现。
3女人绝经后如何保养
1、雌激素的补充:
芝麻以“富含维生素E的魔法师”着称,它能促使卵巢发育和完善,使成熟的卵细胞增加,刺激雌激素的分泌,有利于雌性激素和孕激素的合成。红糖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对女性补血的效果很好,长期服用,对雌激素水平的稳定大有益处。还有黑豆、枸杞、花生、薏米、黑米、蜂王浆等天然雌激素食物。
2、食疗保养卵巢:
大量雌激素靠卵巢分泌,如果因其他原因导致体内雌激素持续流失,势必会为卵巢增加压力,就像一台高负荷工作的机器,迟早会出问题。平衡体内雌激素,缓解卵巢压力,有助于保养卵巢。但切不可盲目补充,应该选择具有平衡、调理作用的植物雌激素,例如大豆、扁豆、谷类、小麦、黑米、葵瓜子、洋葱等,用大豆、红豆、黑豆每天打豆浆喝。
3、缓解精神压力,多做运动:
情绪激动或低沉,对每个人而言都不利于身心健康,尤其是绝经后的女人。绝经后的女人是比较容易动肝火,但是这完全可以控制住,情绪的控制方法可以通过食疗,也可以通过运动。练瑜伽、游泳、跳舞等有氧运动,不仅能放松身心,还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两全其美。
4、善待自己的身体:
健康需要用心经营,了解身体的情况,如有需要,应寻求医疗照顾。研究显示,适当的荷尔蒙补充,对健康的影响,利大于弊。
5、乐观的生活态度
更年期是每位妇女一生必经的路程,以乐观、健康的态度面对更年期的生活,可以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愉快。
4绝经的发病原因
1、绝经的年龄
绝经年龄反映卵巢的生殖寿命,细胞衰老是绝经的结果。影响绝经年龄的因素有遗传、营养、胖瘦、居住地区的海拔高度、嗜烟等。
2、遗传因素对绝经妇女的影响
人体的DNA序列及其变异,反映了人类的进化过程。研究不同人群和不同个体的DNA序列变异,有助于了解人类的生理变化、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
携带人体遗传信息的DNA由四个不同的碱基组合而成。人类基因组约有33亿个碱基对,目前已基本测出了它们的排列顺序。不同人基因组中碱基的排列顺序绝大多数一致,但也存在极小差异,主要体现在DNA个别位置上碱基排列有所不同,这种遗传性变异被称作单核苷酸多态性。人类基因组中约有1000万种SNP。不同人之所以对同种疾病的易感程度有所不同,对相同药物有时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与SNP的差异有关。同样,SNP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绝经妇女的各种生理状况和疾病发生的差异。
许多基因的多态性与绝经时间和绝经后某些疾病的发病有关。绝经期极早提前者,常常伴随雌激素水平降低,因此对绝经后的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绝经时间较早,是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和卵巢肿瘤的高度危险因素,并使死亡率增加。因此从临床的观点来看,确定影响绝经年龄的因素非常重要。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的多态性与绝经及绝经后疾病的发生有关。
(1)雌激素受体(ER)基因多态性:①雌激素受体(ER)的结构与功能。②ER基因的多态性。③ER基因多态性与绝经的关系。④ER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骨密度的关系。⑤ER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激素替代疗法(HRT)。
绝经后接受HRT治疗的女性,由于她们的ER基因多态性影响了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水平,因此对HRT的量效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从不同层次影响到绝经时间和骨代谢,并对HRT治疗发挥作用。若临床工作者通过检测ER基因型来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危险性,以及对HRT治疗的反应,将对骨质疏松的早期防治和HRT个性治疗方案的制定发挥重要的作用。
(2)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①维生素D受体的结构与功能。②VDR基因的多态性。③VDR多态性与绝经后骨密度和骨质疏松的关系。
(3)其他基因多态性:① 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②Ⅰ型胶原基因多态性:COLIAI与骨量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有关。③白介素-6(IL-6)基因多态性。④转移生长因子β基因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基因多态性。⑤CYP 17和CYP19基因。
(4)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基因多态性的研究离不开对基因多态性位点的检测。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②短串联重复序列。③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④单链构象多态性。⑤基因芯片与SNP图谱。
3、卵巢的衰老
(1) 卵泡的减少和卵巢形态老化:出生时卵巢约有70万~200万个卵泡。青春期还有约40万个。绝经时可能残留极少数卵泡。两个途径导致卵泡减少:排卵和闭锁。从青春期至绝经,仅有400个卵泡能发育成熟并排卵,绝大多数卵泡自然闭锁,其机制目前尚不了解,是否归因于细胞凋亡,尚待研究。
(2)卵巢功能的衰退:① 生殖功能:妇女生育力在30~35岁即开始下降,接近40岁时明显下降。从规律月经到绝经,通常要经历一段不规则月经期。此期卵泡成熟不规律,有排卵或无排卵,周期有正常、长、短或完全不能预料。因此,周期长度及其变化也可用于反映卵巢功能。当无卵泡发育、绝经,生殖功能即终止。
②内分泌功能:在卵巢生殖功能衰退的同时,内分泌功能也衰退,表现为卵泡发育中合成分泌的性激素,主要是雌、孕激素的变化。首先是孕激素的下降,40岁左右,卵泡发育的程度不足,可能表现为孕酮(P)的相对不足。卵泡发育不充分的程度增强,可以导致无排卵,发生孕酮绝对不足。随后,随着卵泡数的减少,发育不足,产生和分泌的雌激素,主要是E2(雌二醇)的总量逐渐减少;在绝经过渡期,由于无排卵导致孕酮不足时,卵泡发育生成的E2可能不缺乏,若卵泡发育的数目多,程度高,或持续,E2甚至相对过多。绝经后卵泡不发育,基本不产生E2。在增高的Gn作用下,间质分泌睾酮(T)增多。卵巢分泌的另一类激素-肽类激素,如抑制素逐渐降低,其下降先于E2 。
4、生殖道的萎缩性改变
外阴失去大部分胶原、脂肪和保留水分的能力,腺体萎缩、分泌减少,皮脂分泌也减少,皮肤变薄、干、易裂。阴道缩短、变窄、皱褶减少、壁变薄、弹性减弱、分泌减少。早期呈现充血性改变,壁脆易受伤和出血,有弥漫性或散在瘀斑,晚期颜色苍白、粘连带增多。
5绝经的预防方法
1、绝经期适当的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及灵活性训练。
随着年龄的增长,绝经期妇女的心血管功能、肌肉力量以及灵活性均下降。有氧训练,也称耐心训练能调动大多数肌肉进行连续的、有节奏的运动,其运动形式是值得提倡的,如散步、游泳、骑车、划船、跳绳、滑冰、滑雪等。每次运动应持续15~60min,合理的运动应包括:5~10min的热身运动;10~60min的有氧运动,运动强度达到3~6代谢当量(运动代谢率/静止代谢率)或使心率要达到最大心率的60%~90%;5~10min的放松运动。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使心脏每搏量和每分输出量增大,心率降低,耗氧减少。有氧运动在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同时升高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血清HDL-CH有限制动脉平滑肌的细胞对胆固醇的摄取和蓄积的作用;并能促进已沉积的胆固醇游离出动脉壁,以及竞争抑制LDL受体,从而保护周围血管免受脂质的攻击。长期有规律的运动可以引起血清HDL-CH的升高。其中HDL-CH的升高可能是由于运动时肌肉和脂肪组织内脂蛋白脂酶活性升高,使胆固醇和磷脂转移到HDL-CH所致。LDL-CH有明显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而HDL-CH则与LDL-CH相拮抗,能阻止AS的形成和发展。运动能提高HDL-CH在血清TC中的比例,因而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
适量的体能锻炼既能降低血黏滞度和红细胞聚集性,又可促进侧枝建立,从而改善器官灌注,使血压缓慢下降;适量的运动尚可使血浆儿茶酚胺水平降低,前列腺素E(兼有扩张肾血管及利尿作用)水平增高,使交感神经活性降低,外周血管扩张而致血压缓降。此外,适度的锻炼能使肥胖的高血压病患者体重减轻而降低血压。
2、绝经期营养。
(1)围绝经期的营养需要:目前,主要使用中国营养学会在2000年提出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2)。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推荐每天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所推荐的营养需求应该尽量从正常合理的饮食中摄取,而不是依赖于各种营养素的补充制剂。
(2)正确的营养观念:①控制体重:体重增加,脂肪沉积在腹部、腰臀部、背肩、臂部、乳房等处,不仅增加心脏负担,而且易患动脉硬化、冠心病、骨质疏松症等疾病。
通常可以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来评价体重。BMI=体重(kg)/身高(m2)。正常体重范围BMI值为18.5~25,小于18.5为低体重,25~29.9为超重,大于30为肥胖。 注意食物的选择,应多吃瘦肉、奶、蔬菜、水果和谷类食物,少吃肥肉等油脂含量高的食物,一天三餐食物总摄入量也应控制,为防止饥饿感,可吃纤维素含量高的食品。但应注意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达到参考摄入量的水平,以满足机体正常生理需要。必要时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制剂以达需求。
②预防骨质疏松症: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讲,饮食模式可以影响骨密度。研究提示,在食物中补充钙质,进食蔬菜、水果和谷类、戒烟、减少口服类固醇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有现象表明,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节食、缺乏日晒和缺乏运动是助长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因素。有人为减轻体重而盲目节食将引起钙的摄入缺乏,为保养皮肤而过多避免日晒,引起维生素D的缺乏,而缺乏运动则导致了骨丢失的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