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一生中,健康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如今的社会压力很大,想要富裕就要拼命挣钱,有的人虽然赚了很多钱,但是身体也垮了,最后过早离开这个美丽的世界。老人们反而有了健康身体,才能做更多事。适量运动,合理饮食,戒烟戒酒才能有享受生活,有身体健康。老年人该不该看重金钱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长寿老人都有这样的心理
1、心胸开阔,乐观豁达
长寿者大都心胸开阔,为人热情直爽,乐于助人,不易发怒。事实证明,心胸狭窄、忧愁多者,患病机会多;而心胸宽广、乐观向上者,患病机会少。
2、热爱生活,善于生活
古今中外许多杰出人物,都有明确的生活目的与奋斗目标,到了八九十岁仍能勤奋工作。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工作,还有着科学的生活方式,愉快的情绪,使身体各器官协调,并处于良好的状态。
3、与人为善,知足常乐
许多长寿老人都是心地和善,不发怒,不奢华,勤俭朴素,敬老爱幼,能与家人和他人和睦相处,使他们的体质内环境长期处在平衡有秩的状态。
4、兴趣广泛,有所追求
书画棋琴能陶冶情操,使人心情愉快;有所追求,使人动脑思索,延缓大脑衰老。许多长寿者爱好棋琴书画,对工作负责,精益求精。由于艺术的陶冶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锻炼了身心,获得了长寿。
5、忘我无私,刚毅耿直
秉性耿直,坚强刚毅,坦率直爽,忘我无私,是那些事业心很强的长寿者的共同特点。刚毅、耿直的人胸宽气壮,神经系统有较强的协调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骤变;忘我无私则心胸坦荡,有利于长寿。
2?老人别做守财奴大方更长寿
我还想说说一些老年人,他们辛勤劳动一辈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攒了点钱,到老仍然如此,成了地地道道的“守财奴”。但是,钱财生带不来,死带不走,因此老人们要想得开、看得透,学会科学使用钱财,合理分配,既要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又要保证花得不吃亏。
就拿我来说,我和老伴的退休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们把健康长寿当做奋斗目标,紧紧围绕它防病治病,心往目标上想,劲往目标上使,钱往目标上用,坚持合理的营养健康投资。我们每年拿出部分钱旅游,饱览各地风光,非常惬意;还订阅了有关医药养生保健书刊,用科学养生知识武装头脑,促进健康;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有病早治,没病防病;有时资助儿孙买房、升学,量入为出,既不花过头又不做“铁公鸡”;其余的“闲钱”就献爱心,助学、扶贫等,做善事、好事,也有助延年益寿。
我和老伴的想法是,到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剩下的钱财能足够料理后事就可以了。相比守着钱财捱日子,过个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舒舒服服地多活几年更重要。
人生百年,钱财乃身外之物,多花点钱给自己一个多彩的晚年比把钱放手里紧紧的要好的很,辛苦一辈子,总得多出去看看这个世界,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多享受一下美食,这才是生活。
3老人要长寿的7种方法
1、寿与动伴
老年人从事一些活动可通血脉,延缓衰老。
2、寿与众伴
与众为伴,生活充实,有安全感,充满信任、爱心和友情,十分利于保持心里与心态的平衡,从而健身延寿。
3、寿与艺伴
文艺活动可增加生活情趣。使心情舒畅。
4、寿与笑伴
笑一笑十年少,大凡长寿的人,大都是性格豁达的人。
5、寿与美伴
仪容之美,增加青春活力。
6、寿与德伴
德高者心里平衡、稳定,内分泌和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健康。
7、寿与绿伴
呼吸新鲜的空气,多吃绿色食品是长寿的秘诀之一。
4老人长寿要有三大习惯
1、深呼吸
清晨睡醒后,不忙起床,静卧5分钟后,先向左侧,再向右侧,最后仰卧,其间共伸3次懒腰,使关节充分舒展活动。然后,大打哈欠3-5次,随即起床到僻静宽敞处,伸臂踮足连续进行10次深呼吸运动,然后,哈哈大笑一次(总共用4分钟左右)。
2、净大便
尽可能做到每日清晨大便一次,养成习惯。大便时,最好回忆前些天最高兴、最愉快的事情,或想着今天和未来最美好的事情。这种精神和情绪的变化,有助于肠蠕动,能使大便通畅、排除彻底(一般用3-5分钟)。
长期坚持做好“清晨三件事”的好处在于:活动了关节,排除了废气,增强了肺活量,锻炼和保护了视力,改善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从而加强身体各器官的协调作用,达到健身的目的。
3、四方眺
立定,两眼平视,先向东远眺;然后,半闭目低头、转身再向南远眺;再进行半闭目低头,转过身向西远眺;最后,半闭目低头再转向北远眺(总共也用4分钟左右)。
5老人要长寿吃饭悠着点
饮食中的营养构成对人类寿命的长短有极大影响。早在30年代,美国的营养学家克莱德?麦卡就做过这样的试验:限制一组小白鼠热能的摄取量,但保证其他必要的营养,而另一组小白鼠则自由取食。
结果,自由饮食的小白鼠175天后骨骼就停止了生长,限制饮食的小白鼠300天、500天乃至1000天后骨骼还在缓慢地生长着。自由饮食的小白鼠不到两年半全部死亡,限制饮食的小白鼠活了3至4年。限制组小白鼠的肿瘤发病率也比自由饮食组的少得多,最常见的肾硬变几乎完全消失。这就是老年学研究中最惊人的“麦卡效应”,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60年代末,美国老年学家马克赖顿制成一种内含蛋白质20%、植物油5%的饲料喂养两组小白鼠:第一组每天喂20千卡热量的正常饮食,第二组喂10千卡热量的饲料。结果,第二组小白鼠的寿命绝大多数比第一组长2倍多。试验再次说明,在保证足够营养的前提下,限制机体的热量摄入,可以延缓衰老,延长寿命。
为什么适当限食能长寿呢?美国免疫学家奥福尔指出,限食可使机体免疫力在老龄时仍保持旺盛,使免疫中枢器官--胸腺的定时紊乱得以推迟。一些生物化学家对限食老鼠的器官检测表明,这些老鼠在年老时,心脑等主要脏器中的脂褐质堆积要比同龄正常饮食的老鼠低得多。另据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博士罗尔伍尔福德的实验,限食可使体温下降2℃~3℃。体温对寿命有决定性的影响,而限食是使体温自然下降的有效方法。
最近,日本九洲大学大村裕教授研究发现,进食过饱后,大脑中一种叫“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比进食前增加数万倍。这种物质能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细胞增殖,并能促使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大脑早衰的主要物质。大村裕教授指出,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药物来控制饱腹时“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增加,然而,通过限制饮食量,减少“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在大脑中的生成,推迟脑血管硬化和大脑衰老,则是完全可能的。
“麦卡效应”告诉我们,中老年人注意适当节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要减少动物脂肪、胆固醇、高糖、高淀粉食物;另一方面,要适当增加蛋白质与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中老年人适当节食,一定要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进行,这一点至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