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生活压力增大,很多人都被肠息肉这种疾病所困扰,它的出现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一定要加以了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肠息肉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目录
1大肠息肉类型有哪些
增生性息肉。又称化生性息肉。属于非肿瘤性息肉,很少会发生癌变,但不赞成放任不管,如果息肉>0.5cm,仍需内镜下电灼切除,少数增生性息肉也会消失。故明确病理性质对于临床治疗更有指导意义。
炎性息肉。又称假息肉,是由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氏病、血吸虫病、肠结核等炎性刺激而引起的炎性反应性增生。炎性息肉一般不恶变,但如果炎症反复发作,长期刺激,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发生癌变,所以对这种肠道疾病也应及时彻底治疗。
家族性息肉病。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是一种癌前期病变。此类患者的息肉的恶变率是100%,腺瘤的分布以直肠为最常见,也最为密集,其次为乙状结肠和盲肠。一般小肠无息肉。数目常超过100个。多数在40岁以后发生癌变,有的病人十几岁就发生癌变。由于最终将发展为大肠恶性肿瘤,过去多选择早期手术切除全部的结直肠,但全结肠切除手术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的还要做人造肛门;现在可以选择每年定期随访两次肠镜,如怀疑息肉有恶变,就应立即手术治疗。
2大肠息肉的病因有哪些
1.疾病感染
感染炎性息肉与肠道慢性炎症有关,腺瘤性息肉的发生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2.年龄
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
3.胚胎异常
幼年性息肉病多为错构瘤,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4.生活习惯
低食物纤维饮食与结直肠息肉有关;吸烟与腺瘤性息肉有密切关系。
5.遗传
某些息肉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关,如家族性非息肉病大肠癌(HNPCC);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等。
3肠息肉手术后的饮食注意事项
宜
1、宜面食。面食轻易消化,对肠道是非常吻合的,而且病人吃平淡的面条、包子等食品,有利于肠道进行恢复,不轻易产生其他食品一切的毒素,所以一般肛门、肠道等疾病的病人都比较相宜吃面食类。
2、宜粥类。做粥的方法很多种,肠息肉手术后病人比较虚弱,需要一定的补充,所以煮粥能够适当加一些蔬菜、水果,比如:红豆、萝卜、苹果,这样能够即平淡,又有营养,便于病人体力恢复。
3、宜碱性食品。肠息肉病人应多吃碱性食品,改善自身的酸性体质。比如蔬菜中的甘蓝菜、海带芽、海带、洋葱等都是弱碱性的。
忌
1、忌油腻食品。比如煎炸熏烤类食品、油腻食品会在肠道汇中长时间停留,引起消化问题,轻易引起肠道负担,所以不要进食。
2、忌辛辣刺激食品。白酒、辣椒、醋等有刺激性的食品在术后这一段恢复期都不要碰,避免给术后的伤口引起刺激,充血等情况。
3、忌酸性食品。奶酪、柿子、肉类、鱼类、蛋黄、面包、小麦、奶油等都属于忌酸性食品,病人在肠息肉手术后的饮食一定要避开这些食品,以免恢复缓慢。
另外,专家建议患者应多吃碱性食品,改善自身的酸性体质,同时补充人体必须的有机营养物质,这样才能恢复自身的免疫力。
中酸性食品:火腿、培根、鸡肉、鲔鱼、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奶油、马肉等。
弱酸性食品:白米、落花生、啤酒、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鱼、泥鳅。强碱性食品:恰玛古、葡萄、茶叶、海带芽、海带,柠檬等。
弱碱性食品: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 洋葱、豆腐等。
4肠息肉的几种常见症状
1.黑斑息肉病(Peutz-Jegher综合征)
(l)青年或儿童多见,常有家族史。
(2)多发性息肉可出现在全消化道,以小肠最多见,常无症状,偶可伴发肠道大出血或肠套叠。
(3)唇及其周围、门胺粘膜或手指上有色素沉着,为黑斑或为棕黄摄。
2.家族性急肉病
(l)青年时期出现大肠息肉,常为满布的腺瘤,极少累及小肠。由此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具有显著的癌变倾向。
(2)有明显家族史。
(3)结肠镜及钡灌肠检查可确认广布于结肠及直肠的息肉。
3.肠息肉病合并多发性骨瘤和多发性软组织瘤(Gardner综合征)
(1)多于30~40岁发病,可有家族史。
(2)息肉散布于大肠内,亦有癌变倾向。
(3)钡灌肠及结肠镜检查可发现大肠内散在的息肉。
(4)伴发肠外肿瘤,如多发性骨瘤及软组织瘤。
5教你6招预防肠息肉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1/3;其次,不酗酒。
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诱发肠息肉。
2、饮食注意
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3、保持良好心态
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可见压力是肠息肉的重要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
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
4、坚持体育锻炼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形成酸性体质,引起肠息肉。
5、生活要有规律
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肠息肉。
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细胞增生,突变疾病远离自己。
6、饮食卫生
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