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很多的朋友在走路的时候感觉腰部疼痛,这很可能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科疾病,他会给病人的身体带来很多的危害,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会影响到下肢的活动,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等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录
1腰椎间盘突出的自我复位
通过平躺仰卧休息过了急性发作疼痛后,即可起床开始进行自我复位。
具体操作如下:
一、左右转动复位。人体站立,两脚与肩同宽,人体稍后仰;两手臂平伸向前,作为圆周运动的半径;向右转过15度角,作为转动复位的惯性力;以脊柱为竖轴,头、身、手作为转动复位的圆心;左转右腰肌收缩用劲,右转左腰肌收缩用劲;先左转后右转;头、身、手沿着脊柱做同步左右转动的圆周运动。一般来讲,每天第一次做左右转动复位时,能听到腰脊柱“喀嚓”复位声。左右转动复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全身放松,很自然地做左右转动;
②转动要转到位,头、身、手要同步做圆周运动,转到不能转为止,左转大半个圆周运动,右转大半个圆周运动,不能像做广播体操的转体运动,因为广播体操的转体运动是离心运动,不是向心运动,起不到复位之目的。
二、左右弯曲复位。人体站立,两脚与肩同宽,人体稍后仰;两手臂自然下垂放于人体两侧;以脊柱为竖轴。向左弯曲,左腰肌收缩用劲;向右弯曲,右腰肌收缩用劲。左右弯曲时,尽量使头、颈和上半身弯曲到位。左右弯曲复位像做广播体操的体侧运动,不同点是手不能撑于腰部,以免弯曲不到位。
三、前后弯曲复位。人体站立,两脚与肩同宽,两手托住臀部。两腰肌收缩须知劲,使头、颈和上半身尽量向后弯曲。 以上自我复位法每天做3~5次,每次来回做5~7次。通过以上三个不同方向、不同位置的运动,使不同方向、不同位置突出的腰椎间盘进行自我复位。复位后要早晚各做一次,以防复发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和刺激相应水平的神经根、马尾神经或脊髓,引起腰痛、下肢放射痛或有膀胱直肠功能障碍等症状及体征的一种疾病。一般急性期较为严重,咳嗽、喷嚏或大便等腹压增高时疼痛加重,卧床休息可减轻,病程长者可出现下肢肌力下降或肌肉萎缩。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采用自我推拿方法治疗,具体操作如下:
(1)按揉腰脊柱两侧,用双手掌根自上而下沿腰脊柱两侧按揉,酸胀为宜。
(2)揉腰眼及压痛点,两手握拳,用拇指掌指关节,紧按腰眼及压痛点,作旋转用力按揉,酸胀为宜。
(3)擦腰骶部,两手掌根紧按腰部,用力上下擦动,动作快速有劲,发热为止。
(4)按揉委中、承山。
(5)配合腰部前俯后伸,左右侧屈及旋转运动锻炼。急性期推拿手法宜轻柔,被动动作幅度宜小;慢性期则手法刺激可适当加重。急性发作期宜严格卧床1~2周,其后可在保护下适当活动。结合卧床休息,在医生指导下可行骨盆牵引。但少数患者在牵引后有腰腿痛加重倾向,应停止牵引或咨询专科医生。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治疗的同时,应注重日常保养。保守治疗期间可用腰围保护,但不宜长期使用。慢性患者应卧硬板床并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如倒走、俯卧挺上身、燕子飞等等。避免久坐,忌坐沙发矮凳;避免腰部遭受震荡,不宜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避免剧烈咳嗽或打喷嚏,保持大便通畅。在平时生活和工作时,应保持各种正确的用腰姿势、用力方法。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我们知道腰椎间盘突出对于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预防好腰椎间盘突出才行,上文详细介绍了腰椎间盘突出应该如何自我复位。
2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法是什么
微创治疗
微创技术是近几年出现的治疗方法,但现在已经非常成熟。常见的是介入,包括AD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臭氧髓核消融术。微创的特点是创口小,是很安全的一种方法。
精神治疗
精神疗法是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手段中比较关键的一种。医生应该向病人详细解释病情,缓解患者对疾病的过度的紧张恐惧感。让患者树立正确的观念,这样更有助于治疗的开展。
药物治疗
在确诊之后,该病的患者可以通过选择药物治疗减轻或消除腰腿痛,常用的药物有消炎镇痛类、脱水剂及激素类。消炎镇痛类能消除炎症反应和止痛,脱水剂可以减轻神经根的水肿,而激素类药物具有强大的抗炎消除组织水肿的作用,较快地缓解腰腿痛的症状,但是副作用大,因此,不建议长期使用。在使用药物治疗的时候还要结合其他疗法如牵引、推拿等,这样效果会更好。单一的药物治疗无法获得满意效果的。
推拿治疗
按摩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也有效。采用揉背、搬按、牵抖、斜搬、压牵、抬腿等手法,使痉挛的肌肉缓解,减少脊柱侧弯,促进椎间盘部分还纳,从而舒筋止痛、缓解神经根压迫、消除症状。但是该种疗法不适合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
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平时应该尽量的注意休息,尤其是不要拿重物,以免给腰部带来更大的损伤,当感觉到腰部出现严重的疼痛时,可以通过按摩,针灸,推拿等等的方式来促进腰部的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的疼痛感。
3腰椎间盘突出影响寿命吗
其实,事实研究表明,患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寿命与健康人无异。只不过,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会受到疾病的影响,而身体产生疼痛的现象,患者感到非常的痛苦。
国际某权威机构他们用10年的时间,对622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临床的观察急分析,在这期间,只有55人死亡。而且这些腰椎间盘突出的死亡年龄均在73岁,且通过整体的人口死亡率来分析,发现被研究的这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他们的死亡率并没有比未患此疾病的人群高。而常常我们看到的死亡疾病,大多都是血管疾病所导致。
另外,腰椎间盘突出疾病属于免疫系统疾病,发病后往往主要侵犯的是腰椎的内膜,引起疼痛、腰椎僵硬和炎症,从而会使腰椎遭破坏和残疾出现。常常旅行患者较多见,一般可以在30至40岁就被早期诊断出。而以前,一些学者对此病急性研究认为此病会影响患的寿命,可能是由于感染而使患者发生胃肠道副反应所引发。
还有就是这些接受试验观察的患者,他们试验期间,呈现正常的死亡情况,主要可能是与患者得到了科学、规范治疗所导致。于是这种积极性治疗策略已经得到广泛运用,并且对疾病的发展与控制提供了很好的疗效,甚至是带来了更加长远的治疗机遇。
腰椎间盘突出对寿命的长短没有影响,患者不必担心。但是对自己的身体有个全面的认知也是关键,如果有疾病的话尽早接受科学的治疗,只有那样,才能更好地爱惜自己身体,拥有健康幸福的生活。
4可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选用的激素类药物
激素类药物具有消除神经根水肿,缓解疼痛的作用。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无激素应用禁忌证的患者,常与脱水剂一同使用。
泼尼松常用剂量为每日15~60毫克,早晨8点1次服用。或晨服2/3量,晚上再服余下的1/3量。
地塞米松常用剂量为每次口服0.75~1.5毫克,早晨服用1次,或者分早、中2次服用,肌注为每次5~10毫克。
确炎舒松为局部用药,常用剂量为每次10~20毫克,用于痛点、关节腔或椎管硬膜外腔封闭。
5腰椎间盘突出的真确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有很多种情况,这些不同的情况,会表现很多不同的症状表现,如果大家不了解这些症状表现,是没有办法对腰椎间盘突出进行正确的判断。没有办法对腰椎间盘突出进行正确无误的判断,也就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的发生,病情不能够得到正确的控制,使病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严重的伤害患者。
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
1.腰椎结核和腰椎骨关节病
腰椎结合表现出来的症状为长时间的腰痛,不想吃东西,日益的消瘦,还特别的没精神,夜间更容易盗汗。如果出现坐骨神经痛,病情也就会缓慢的持续性的发作。脊柱可出现后凸畸形,下腹部可摸到包块。X线照相可发现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破坏等,可以确诊。腰椎骨关节病,慢性发展的腰痛可伴有坐骨神经痛,发病年龄较大。腰椎X线照片和骨髓造影等有助于确诊。
2.马尾神经瘤和腰椎椎管狭窄综合症
马尾神经瘤表现为神经痛,经常性的一个劲的痛,一般是没有轻重变化的,椎间的发展,慢慢的越来越严重,卧床休息的时候反而会病情加重,眼见的时候更加的严重。初起症状限于某一神经根区域,随着肿瘤长大,压迫马尾神经,发生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脊髓造影可以确诊。腰椎椎管狭窄综合症,逐渐发展的行走时小腿痛,无力和麻木,休息后即缓解。
腰椎间盘突出除了上述这几种情况外,还有很多种情况,在这里就不给大家一一的介绍,大家要自己多了解,搞清楚腰椎间盘突出的所有情况。搞清楚这些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表现以及检查诊断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进行正确无误的诊断,使腰椎间盘突出疾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温馨提示:
进行体育锻炼,但要适宜。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