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因为肾病的原因而全身浮肿,如果全身浮肿了,那么很多人都会猜疑症状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是生理性的浮肿,相信很多人还不会害怕,但是肾病所引起的浮肿是很严重的疾病,不及时治疗很容易造成肾病的并发症,肾病并发症最危险的就是尿毒症,那么肾病引起的浮肿该如何来治疗?
目录
1小儿肾炎水肿该如何治疗护理
一、四神水鸭汤
材料:水鸭一只(约1-2斤),去心莲子15克,芡实15克,茯苓15克,淮山15克
做法:
1、水鸭宰杀清理后,去头、尾和肠杂,洗净后切块;
2、水鸭与药材一起放入锅中,倒入适量清水,煮到鸭肉酥烂即可,不需要加盐。
二、黄芪鲤鱼汤
材料:鲤鱼1条(约250-350克),生姜3片,葱白1茎,砂仁3克,莲子30克,赤小豆30克,黄芪30克
做法:鲤鱼宰杀,清洗干净,倒入锅中,加材料,水,煮半小时,不加盐。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水肿的偏方,另外,小儿水肿的护理也很重要。
1、饮食要清淡,不要吃辛辣、肥腻的食物。
2、要注意预防感冒,如果患有皮肤疮疖要及时彻底治疗。
3、水肿期,要注意限制钠盐的摄入和水的摄入,早期少尿时,饮食无盐为好,尿量增多、水肿好转时再低盐饮食。
4、浮肿严重时要卧床休息,发病早期也因卧床休息,等浮肿基本消退、血压恢复正常后,再逐渐增加自己的活动量。
2中医如何治疗急性肾炎水肿
1.宣肺利水法
凡病程短,有肺经症状,以面目浮肿为主,或兼发热者,均可用宣肺利水法,一般可根据前驱残留症状来决定。
如是风寒外感后,可用麻桂五皮饮(麻黄6g,桂枝10g,陈皮10g,云苓皮30g,桑白皮15g,大腹皮15g,生姜皮6g)。如是风热外感,可用越婢五皮饮(麻黄6g,生石膏30g,陈皮10g,云苓皮30g,桑白皮15g,大腹皮15g,生姜皮6g)。
2.健脾利水法
如果病程延长,水肿由面部延及四肢,甚至全身水肿,纳食差,腹胀胸闷,身体困重,甚则恶心呕吐,舌淡红脉沉,可用防己黄芪汤合防己茯苓汤加味(生黄芪15g,防己30g,白术10g,肉桂6g,茯苓30g,炙甘草6g,怀牛膝10g,车前子30g,生姜6g,大枣6g)。
3肾引起浮肿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包括避免劳累,去除感染等诱因,避免接触肾毒性药物或毒物,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适量运动和控制情绪等)以及合理的饮食。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待临床症状好转后逐步增加活动量。急性期应给予低盐饮食(每日3g以下)。肾功能正常者不需要限制蛋白质入量,但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并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少尿者应限制液体入量。
2.针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治疗
针对免疫发病机制的治疗,常包括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血液净化治疗如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有效清除体内自身抗体和抗原-抗体复合物。针对非免疫发病机制的治疗,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肥胖、蛋白尿及肾内高凝状态、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氧化应激等治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如ACEI/ARB是延缓肾脏病进展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
4中医4招治疗肾性水肿
1、温肾利水
适用于肾阳衰微者。主要表现为全身高度水肿,腰以下为甚,腰膝酸软,肢冷畏寒,神疲倦怠,面色讽白,尿少,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常用方剂有真武汤、金匮肾气丸等。药物有茯苓、白术、白芍、附子、生姜、熟地、丹皮、泽泻、山药、山萸肉、肉桂等。
2、宣肺利水
主要临床表现为风邪外袭所致发热,恶寒,恶风,头痛,肢体关节酸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浮肿先见于面部,后遍及全身,小便不利。中医称此种水肿为风水,多见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常用方剂有越婢加术汤和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常用药物有麻黄、生石膏、生姜、白术、防风、桑白皮、双花、连翘、薄荷、前胡、赤小豆、车前子、泽泻、白茅根、益母草等。
3、健脾化湿、利水消肿
临床表现为全身凹陷性水肿,腰以下为甚,身重倦怠,小便量少,纳呆,胸闷,苔腻、脉濡。常用方剂为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常用药物有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陈皮、茯苓皮等。上半身肿甚而喘者加麻黄、杏仁、葶苈子;下半身肿甚加防己、川椒、厚朴等;如湿热壅盛,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腻,加大黄、木通、小蓟等。
4、温中健脾、行气利水
本法适用于脾阳虚弱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浮肿较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胸闷腹胀,纳少便溏,面色萎黄,神疲肢冷,小便量少,舌淡苔白,脉滑沉缓。常用方剂为实脾饮加减,药物有:茯苓、白术、附子、干姜、厚朴、木香、大腹皮、木瓜、草果、甘草,可加猪苓、泽泻、党参、黄芪等。
5肾肿大的原因有哪些
1、正常人的肾脏一般不能被触及,当肾脏病理性增大半倍至一倍时,即使没有向下移位也能被触知,轻度肾肿大需作超声探测、X线或放射核素扫描或CT 检查,肾脏的大小常超过正常值数倍。
2、单侧肾肿大可见于肾肿瘤、肾囊肿、肾盂积水、肾包囊虫病、肾静脉血栓形成、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或一侧肾不发育或一侧肾患病萎缩后导致健侧肾代偿性肥大,双侧肾肿大见于急性或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先天性多囊肾、双侧肾盂积水、一侧肿瘤并对侧代偿性肥大、肾畸形、淀粉样变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