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是患高血脂的易患人群,但是生活中有些人可能会碰到孩子也会有高血脂的情况,相信很多人都对这种现象觉得匪夷所思,其实大部分的疾病都是病从口入的,所以想要了解真正的原因,就必须检查平时的饮食,下面小编就具体举一个例子给大家了解,这样你就能够全面的了解了。
目录
1高血脂症要如何治疗
1、应坚持长期综合治疗,强调以控制饮食及体育锻炼为主,效果不理想才佐以药物治疗,继发性者(如糖尿病,甲减),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2、运动可以使高脂血症病人的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下降,并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醋的水平。
3、积极治疗恢复快。对于某些出于内分泌或代谢因素所致的血脂异常,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所引起的高脂血症,通过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并配合降血脂药物,可以纠正脂质代谢紊乱。
少数由于遗传因素所致的严重高脂血症,如家族性高脂血症、严重的多基因高胆固醇血症以及家族仕混合型高脂血症,通过各种综合治疗措施,可以使脂质代谢异常得到控制和改善,并减轻临床症状。
2高血脂早期常出现的5个征兆
高血脂成了我们都市人的常见病,怎么能分辨我们患了高血脂呢?身体上有什么样的征兆呢?下面我们就为您详细的介绍下,高血脂的前兆是什么?
1、头晕是高脂血症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尤其是中老年人,早晨起床后感觉头脑不清醒,早餐后可改善,午后极易犯困,但夜晚很清醒。
2、身体某些部位出现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的结节、斑块或疹子,或短时间内在面部、手部出现较多黑斑。
3、腿经常抽筋,并常感到肌肉刺痛,或小腿发凉、麻木,这是胆固醇积聚在腿部肌肉中的表现。
4、看东西模糊,或出现视力下降,这是血液变黏稠,流速减慢,使视神经或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所致。
5、反复发作的饱餐后短暂腹痛,可见于高脂血症导致的肠系膜动脉硬化性胃肠缺血。经常耳鸣和重听,也与高脂血症有关,这是因为高血脂使较细窄的内耳血管更加狭窄,发生供血障碍。
3孩子血脂高怎么办呢
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会患上高血脂,一般成年人才会得的疾病呢?为了了解孩子的情况,医生对孩子进行了所谓3日膳食调查,就是让家长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孩子目前饮食状况的两个工作日和一个休息日,这3天里孩子的精确食谱。包括每顿饭吃了什么,吃了多少,食物的烹调方法等。
经过调查,医生发现孩子3天的食谱中出现了2次烤鸭,孩子的妈妈说,女儿很爱吃烤鸭,所以家人经常买烤鸭吃。每天都吃油条、干炸里脊、炸鱼、炸肉等油炸食品,而且在零食一栏里填得满满的,有冰激凌、甜饮料、薯条、膨化食品等等。
烤鸭、炸肉、甜饮料、冰激凌等都属于“三高”食品。孩子饮食营养结构不够合理,能量密度偏高,碱性食物如蔬菜粗粮少,甜点饮料等不健康零食太多,不科学的饮食安排是导致孩子得高血脂的罪魁祸首。
99营养师温馨提醒经常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使得胆固醇含量升高,血液粘稠度增高,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饮食上都要合理的安排,切不可过度的摄入三高食品。
所以说平时一定要注意给孩子多吃清淡的食物,最好是一个月吃一些烤鸭这种油腻的肉类食物,平时多吃蔬菜水果也能够防止孩子高血脂,如果孩子有高血脂的话对以后的发育成长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视,尤其是在现在很多家长都宠爱孩子的情况下。
4不验血怎么知道自己血脂异常
1、眼睛的某些改变有时也能提示血脂异常。如在40岁以下的人中,眼睛上出现了“老年环”,表现为黑眼珠周围出现一圈白色的环状改变,往往提示有家族遗传性高脂血症的可能。此外,在眼科进行眼底检查时,如果发现小动脉上有脂质沉积引起的光散射,常常是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的表现。
3、身体某些部位出现了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的结节、斑块或疹子,医学上称之为“黄色瘤”。这些结节或疹子可出现在脚后跟、手背、臀部及肘、膝、指关节等处,有的可表现为手掌部的黄色或橘黄色线条状条纹。如出现上述表现,多提示有家族遗传性的高脂血症,而且往往比较严重,应予以高度重视。不过,眼皮周围(最常出现在上眼皮的内侧)的橘黄色略高出皮面的扁平黄色瘤也可见于血脂正常的人。
3、有冠心病、脑卒中(中风)、高血压病、糖尿病的患者或体型较肥胖者,可能同时合并有血脂异常,应常规进行血脂检查。
4、家族中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较早(男性45岁以前、女性55岁以前)患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的病人时,可能有家族遗传性的血脂异常,也应注意对其他家庭成员的血脂进行检查。
5检查血脂需要做好三大准备
第一大准备:
禁食医生会告诉你抽血当天不要吃早饭,而且必须空腹12小时以上。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待测者在就餐后血液中脂质和脂蛋白的成分和含量发生变化。比如说,吃过脂肪类食物,血液中会出现乳糜微粒,同时甘油三酯含量也会增高,这时测的话显然和空腹时测得的血脂数值“大相径庭”。这会持续6—8小时,一直到12小时以后才慢慢地恢复到原来空腹的基础水平。除了脂类食物外,碳水化合物如米饭、馒头等,也可引起脂质和脂蛋白含量的变化,但变化的程度不像脂肪那么明显。所以为了使检查比较准确,一定要做到抽血检查时已保持空腹12小时以上。
第二大准备:
状态不佳慎查人的血脂水平会随一些生理及病理状态变化而变化,例如创伤、急性感染、发热、妇女月经、妊娠等都会影响血脂水平。因此在生理和病理状态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化验得出的结果比较准确。
第三大准备:
留心你吃的药有的药物也会对令血脂水平变高或变低。例如避孕药、β受体阻滞剂、某些激素类药物等都可能影响血脂水平,因此如果你在测血脂时正在服用某种药物,务必告知为你开化验单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