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是属于在腰部的一条椎骨,对腰部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还能够起到保护作用,不过同时它也是比较脆弱的,要是重力压迫的话很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现象,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由于工作而导致这样的现象有很多,那么腰椎间盘突出该如何治疗呢,下面就是小编找到的相关内容。
目录
1有效治疗腰间盘突出的方法大揭晓
1、练功疗法
五点支撑式。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双下肢屈髋,双肘关节屈曲,肘尖抵于床面,取除枕头,头着床面。头枕部、双肘尖和双足跟为5个支撑点,通过抬臀挺胸弓背使躯体离开床面成弓状。一上一下为1次,每日10回,每回30~50次。
飞燕点水式。患者俯卧于木板床上,双手置于臀部,同时挺胸、仰颈,双上肢及双下肢呈伸直后伸状,似飞燕点水之姿势。一上一下为1次,每日10回,每回30~50次。
2、正确佩戴腰围
佩戴腰围的目的是保护腰部及限制腰椎屈曲活动,使受限的腰椎间盘局部得到充分休息和修复。同时,可以增强腰椎稳定性。购买的腰围以佩戴合适为宜,佩戴时间根据病情而定,一般佩戴4~6周即可。
3、掌握正确的腰姿
正确的站、卧、坐姿可使腰部骨骼肢体稳定平衡、肌肉协调和关节灵活。正确的站姿为抬头、下颌内收、挺胸、收腹,保持脊椎的正常曲线,没有过度的前凸和后凸。正确的卧姿尽量保持站立时的姿势,仰卧时,枕头高度不要超过10~15公分,侧卧位时枕头与肩平衡,下肢自然放松屈曲,正确的坐姿要求上身与站姿相同,髋部尽量靠近椅背,体重落在坐骨及大腿近端,双足平放于地面足尖向前。
2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怎么办?
一、牵引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疗法是应用力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通过特殊的牵引装置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1、起腰部的固定和制动作用:牵引时,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状态下,受牵拉的腰部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正常列线状态,腰部的运动范围及幅度较卧床休息和佩带腰围时更进一步得以限制,以便于减轻或消除局部的充血、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
2、松弛腰背部肌肉: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脊神经的受压或受刺激,多伴有腰背部肌肉痉挛,这样不仅导致了腰部的疼痛症状,而且还会构成腰椎的列线不正。牵引疗法,可以逐渐使腰背肌放松,解除肌肉痉挛。
3、恢复腰椎的正常列线:在牵引时,若将患者腰椎放置在生理曲线状,随着牵引时间的延长,列线不正的现象可以逐步恢复至正常。
4、改善突出物与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轻型或早期的患者,可使椎间隙逐渐被牵开,而有利于突出物的还纳。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最好疗法,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不要过度疲劳或者是提重物,这样很容易让突出更严重,要适当的多卧床休息,尽量减少长期的走动或者是久坐,这样才能够改善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腰部疼痛。
3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吃什么好
1、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当归、生姜各30克切大片,羊肉500 克焯沸水,晾凉,切块,红枣10个。
方法:羊肉、当归、生姜、红枣10个同入砂锅,加适量水共煎,沸后撇沫,改小火慢煮至羊肉熟烂。随量饮汤吃肉,隔日1剂。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定痛。主治阴寒内盛、气血凝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2、杜仲核桃猪腰汤
材料:猪肾(猪腰)1对切片,大枣2个去核,与杜仲10克、核桃肉20克、生姜2片、米酒3毫升。
方法:同入炖盅,加水共煎沸后改小火炖1小时。饮汤吃肉,每日1剂。
功效:益气补肾,壮腰助阳,主治肾气不足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3、枸杞水鱼补肾汤
材料:水鱼(鳖)1只切块,与枸杞子、山药各30克及熟地15克,红枣6个,生姜3片。
方法:共入炖盅,加适量水,大火烧沸后改小火炖1小时。随量饮汤吃肉,隔日1剂。
功效:益气养血,滋阴补肾。主治肾阴亏虚,气血不足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4、芝麻粥
材料:芝麻15克,大米100克。
方法:将芝麻用水淘净,轻微炒黄后研成泥状,加大米煮粥。每日1剂,供早餐食用。
功效:可以缓解腰椎间盘突出。
5、三七炖田鸡
材料:肥田鸡2只(约200克),去皮、头、内脏。
方法:三七15克打碎,大枣4个去核,同入炖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炖1—2小时。饮汤吃肉,1剂/日。
功效:益气活血,消肿止痛。主治气虚血瘀,脾胃虚弱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4腰椎间盘突出来袭如何做好护理措施
专家指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治疗和休息后,可使病情缓解或痊愈,但该病的复发率相当高,主要原因为:
1、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治疗后,虽然症状基本消失,但许多病人髓核并未完全还纳回去,只是压迫神经根程度有所缓解,或者是和神经根的粘连解除而己。
2、在寒冷、潮湿季节未注意保暖,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的患病部位,加之劳累容易诱发本病的复发。
3、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病情虽已稳定或痊愈,但在短时间内,一旦劳累或扭伤腰部可使髓核再次突出,导致本病复发。
4、术后的病人虽然该节段髓核已摘除,但手术后该节段上、下的脊椎稳定性欠佳,故在手术节段上、下二节段的椎间盘易脱出,而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
5、肝肾亏损未能实时增补。中医以为,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肾精富足、肝血盈满,则筋骨劲强、枢纽关头机动。人到中老年,生理性性能减退,肝肾精血不敷,致使筋骨失养,久而久之,容易产生骨枢纽关头病。
因此,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一定要做好护理措施
1、注意卧床休息
发病后应绝对卧床苏息1周左右,一样通常以硬板床为宜,呈仰卧位,可在腰下垫一个软垫以维持腰椎天然的生理曲度,如允许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痛苦伤心。1周后可渐渐下床做一些轻细的活动,2周后可凭据病情做一些不必要大幅度弯腰的体力活动,3-4周后可规复正常活动,但不醒目重活或剧烈活动。
2、注意饮食调理
每日饮食应少量多餐,富于营养,易消化而又可口。特别要注意多吃蔬菜及水果,使人体摄取丰富的维生素,并使肠道内有较多纤维素而保持水分,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
3、注意局部热疗
可用热水袋、频谱仪、红外线等进行局部热疗,也可热敷。如中成药跌打丸每日1-2粒,研细酒调为稀糊状外敷患处,包扎固定后,再施以局部热疗,效果更佳。
4、注意锻炼腰肌
急性期宜在床上开展五点支撑法锻炼。取仰卧位,以头、两肘、两足为支撑点,向上抬高身体,每次2~5分钟,每日2次。一个月后可做三点支撑锻炼,取仰卧位,以头和双足为支撑点向上抬高身体,每次4~6分钟,每日2次。完全恢复后还可开展俯卧位锻炼,先头、上肢和背部后伸,再下肢及腰部后伸,最后整个身体以腹部为支撑点后伸。
5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保养体现在坐姿上
腰椎间盘突(膨)出症患者准确的坐姿应是上身挺直,收腹,下颌微收,两下肢并拢。若有大概,最幸亏双脚下垫一踏脚或脚凳,使膝枢纽关头减凌驾跨过髋部。如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则应在上述姿势的底子上只管即便将腰背紧贴并倚靠椅背,如许腰骶部的肌肉不会太委顿。久坐之后也应运动一下,松驰下肢肌肉。
另外,腰椎间盘突(膨)出症患者不宜坐低于20cm的矮凳,应坐有靠背的椅子,因为这样可以承担躯体的部分重量,使腰背部相对处于松驰状态,减少腰背劳损的机会。
如厕
上厕所方便后起身时,应用手支在墙壁上站起。尤其是从蹲位站立起来时,很容易伤着腰,这是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保养注意事项之一。
工作
避免劳动过度,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进行学习、劳动。工作中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可时而按摩腰腿部,或做一下体操,以缓解腰部肌肉的紧张。
活动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调养在清晨起床后身材各部肌肉还没运动开,忽然的行动会引发腰痛。以是一些渺小的行动也要慎重,如洗脸时应将一只脚放在矮台上,穿鞋时不要半蹲,应坐下穿,不要直接弯腰取物,应先屈膝再下蹲等。
上班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保养包括上班路上及工作时走路时腹部要用力。等公共汽车时,不要双腿并齐站立,将一只脚搭在低矮的台阶上或石头上会感觉轻松得多。上楼梯时,慢慢地微屈着身子要比直着上楼腰部受力小。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保养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另外,平时生活要有规律,不要随便打破自身的生物钟。寒热交接的季节,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受凉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诱因。
温馨提示:
进行体育锻炼,但要适宜。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