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在婴儿时期都会表现一种异常症状,患上一种叫做动脉导管末闭,但是由于这个疾病发现不是很频繁,所以有大多数的人们目前还没有听说过有关于这个叫做婴儿动脉导管末闭的疾病,而这样的症状一旦发生过后就必须要及时做治疗,那么婴儿动脉导管末闭是什么?我们一起看看吧。
目录
1宝宝吃错药家长怎样急救
如果宝宝误服的是普通的副作用小的药物,家长可对宝宝使用催吐法。如果宝宝吃下的药物剂量大且有毒性,或副作用大(如误服避孕药、安眠药等),或是腐蚀性较强药物,则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切忌延误时间。
许多药品的色彩、形状以及甜味的糖衣对不懂事的宝宝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诱惑,所以儿童药物中毒或误服药品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有相当比例是由于家长的粗心或意外行为所致。作为家长,一定要做足预防措施,防止宝宝因偷吃药物而发生意外。
如何安全摆放家中的药品?
● 药品不可和其它物品混放在一起,而且不能放在杯子或其它容易拿取的容器内。
● 应保持药品完整的外包装,散装药品应装于瓶内,贴上标签,使用时需对照标签。
● 药品需放在宝宝看不到也摸不到的地方,最好是上了锁的橱柜或储藏室内。如果你正在使用药品时因有急事而必须离开,应马上把它放到安全的地方。
● 平时喂宝宝吃药时,不要骗他们说是糖果,而应该告诉他们正确的药名与用途。否则,他们会真的相信是糖果,而随时想吃。
● 宝宝模仿力强,最容易模仿大人的动作,应避免在宝宝面前吃药。
● 要注意药品使用的有效期限,必须定期清理药箱。过期的药物可丢弃进垃圾桶或倒入厕所中。
宝宝吃错药,家长怎么紧急抢救?
家长一旦发现宝宝误服了药物,切莫惊慌失措,或指责、打骂宝宝。正确的处理方法是:迅速排出,减少吸收,及时解毒,对症治疗。
如果宝宝误服的是普通的副作用小的药物,家长可对宝宝使用催吐法。首先可用筷子或手指轻触宝宝的咽部或舌根部,宝宝会感到恶心而将吃下的东西吐出来;然后让宝宝喝大量温水或盐水后,再触咽部使宝宝继续将胃内的药物吐出;最后反复喝入淡茶水、小苏打水或绿豆汤后吐出,也可起到洗胃作用。就算吃药已过2至3小时。粘在胃壁上的药物也可洗出。
如果宝宝吃下的药物剂量大且有毒性,或副作用大(如误服避孕药、安眠药等),或是腐蚀性较强药物,则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切忌延误时间。在将宝宝送往医院的这段时间内,家长要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比如说误服强碱药物(如纯碱、浓氨水),应立即服用食醋、柠檬汁、桔汁等;误服强酸药物(如酸性清洁剂、盐酸),可使用生蛋清保护胃黏膜;误服碘酒等,则应饮用米汤、面汤等含淀粉的液体。值得注意的是,在送往医院急救时,应将错吃的药物或药瓶带上,让医生了解情况,及时采取解毒措施。
2婴儿动脉导管末闭是什么
婴儿动脉导管末闭是小儿科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第二位,约占先心病总数的9%~12%,男:女约1:3,它可以是独立的一个疾病,也可以与其他先天性心脏病并存,常见有主动脉畸形(多见于主动脉弓离断,主动脉狭窄等),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大动脉转位,及三尖瓣闭锁,肺动脉瓣闭锁及法乐四联症等。
动脉导管的胚胎发育源于第六对主动脉弓背部,胎儿期沟通肺动脉和降主动脉。出生后肺膨胀,肺阻力下降,肺动脉血液流入肺部,动脉导管先形成功能性收缩最后导致解剖上闭锁,形成一韧带。对这一过程所需时间,约80%在生后3个月内完成,最迟不超过1年。 未闭的动脉导管直径多在5~10毫米左右,长短3~30毫米不等,形态也有漏斗型`管型`窗型`亚铃型及动脉瘤型不一。其中以漏斗型和管型最常见。
引起动脉导管未闭的因素很多,如早产、新生儿乏氧、感染、近亲婚配等导致动脉导管内部泡沫细胞增生障碍而未能逐渐闭锁形成病理性通道。但动脉导管未闭在心脏、血管伴有其他畸形者,尤其在三尖瓣闭锁及肺动脉瓣闭锁时,未闭的动脉导管成为其供应肺循环的唯一通道。
据我院儿科循环病房统计,在1985到1994这十年间收治的519例先心病人中,单纯动脉导管未闭者有39例,其中有肺动脉高压者3例、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者2例,脑梗塞1例、肺炎2例、心力衰竭2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其它畸形的21例,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的就17例。在合并有其它畸形的21例中合并有肺动脉高压7例、肺炎3例、心力衰竭3例。可见,动脉导管未闭合并有其它畸形者并发症较多,病情也较重。
3婴儿面部表情蕴意揭密
1、咧嘴笑,表示兴奋愉快
婴儿笑的形态是突然发出,短暂而快速的,嘴角牵动,笑容骤现,伴着的表现是满目发光、两手晃动,舒展着魅力。这时父母应报以笑脸,用手轻轻地抚摸婴儿的面颊,并在他的额部亲吻一下,给予鼓励。
2、瘪嘴,表示要求
婴儿瘪起小嘴,好像受到委屈似的,这是啼哭的先兆,实际上是对成人有所要求。这时父母要细心观察婴儿的要求,适时地去满足他的需要,如喂他吃奶、逗他开心。
3、撅嘴、咧嘴,表示要小便
男婴通常以撅嘴来表示要小便,女婴则多以咧嘴或上唇紧含下唇来表示要小便。
4、红脸横眉,表示要大便
婴儿往往先是眉筋突暴,然后脸部发红,目光发呆,有明显的“内急”反应。这是要大便的信号,父母应立即解决他的“便急”之需。
4夏季儿童食欲差需要科学合理补铁
铁是人体的一种必需元素,对快速生长发育的儿童来说,他们对铁的需求量也会相对增加,缺铁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孩子的体格发育、免疫力水平等,严重的缺铁性贫血,还会干扰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导致儿童的行为异常,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能力下降,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等。所以,小儿缺铁性贫血常常会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从临床看,对于6个月前的孩子,如果是母乳喂养的话,由于乳汁中的营养成分基本都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而且母乳中铁的吸收率可达50%,比牛乳等乳类中铁的吸收率高很多,所以母乳喂养的孩子很少会发生缺铁性贫血。
“而6个月以后的孩子则常常会发现缺铁。”柯海劲指出,“6个月后,孩子开始添加辅食了,但是有些父母在给孩子的辅食添加方面却比较单一,待孩子再长大一些时,有些孩子由于偏食挑食等不合理的营养结构,或是由于孩子患有肠道寄生虫病、慢性腹泻或消化不良等疾病影响了铁的吸收和利用,导致铁的摄入量不能满足体内的需求而慢慢出现了缺铁的表现。”
当孩子出现缺铁性贫血时,会在身体上发出一些信号,如面色苍黄、皮肤干燥,眼结膜和嘴唇呈微红或发白等,而且缺铁性贫血的孩子常常食欲较差,看上去无精打采的。目前只要做一个血常规,看看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数量就可以诊断是否贫血了。
当确诊为缺铁性贫血时,如果程度较轻时,建议通过合理的饮食调节来改善贫血的状况。六个月后的婴儿可以添加强化铁的米粉,较大的孩子则可以添加像肉类、蛋黄、动物肝脏、动物血等,这些都是含铁丰富的食物。同时,为了促使铁更好地被吸收,在给孩子食用这些含铁丰富的食物时,也要同时补充一些富含蛋白质、乳糖、维生素的食物。而对于像含植酸、草酸等会影响到铁吸收的食物,则应尽量少食,或者分开食用。
即便是健康的儿童,超量补铁,也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便秘等不适症状。所以,家长最好不要在没有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就自行购买各种铁制剂给孩子食用,尤其是不能同时食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铁强化剂,以免造成铁摄入过量。
Tips
影响铁吸收的食物
富含草酸的食物:菠菜、豆类、甜菜、芹菜、巧克力、葡萄、青椒、香菜、草莓及甘蓝菜科的蔬菜。其次是酒精、咖啡因、巧克力、无花果干、羊肉、核果、青椒、红茶等。
含有植酸的食物:植酸主要存在于豆类、谷类及油料作物的种子中,一般蔬菜及动物性食品中不含可检测到的植酸。同时提请注意,儿童膳食应注意豆类及谷类食物种类的选择。
5宝宝晚餐要避开4种糟糕的晚餐
糟糕的晚餐一:大鱼大肉的晚餐
鱼肉富含优质蛋白质,是孩子长身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但是晚餐并不适合大鱼大肉。据《每日邮报》报道,英国营养科学顾问委员会指出,晚上过量摄入红肉和加工肉制品,如热狗、汉堡、香肠等,会增加患肠癌的风险。台湾癌症希望协会理事长王正旭医师表示,红肉油炸或烧烤后,会产生异环胺类化合物,也可能导致肠癌,并且红肉纤维含量低,易引起便秘,从而影响胆酸的中和,刺激大肠上皮细胞。
健康晚餐之道:给宝宝准备健康的晚餐,不妨多点新鲜蔬菜,其富含的膳食纤维可以有助于宝宝通便,也不会让孩子肠胃负担过重。
糟糕的晚餐二:太多产气食物的晚餐
晚上吃一些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较多气体的食物,如豆类、包心菜、绿椰菜、青椒、茄子、土豆、芋头、玉米、香蕉、面包、柑橘类水果和添加木糖醇(甜味剂)的饮料及甜点等,会让人产生腹胀感,妨碍正常睡眠,这样反而不利于宝宝的生长呢。
健康晚餐之道:少让这些容易产气的食物上餐桌,如果孩子对某类食物情有独钟,可以放在午餐或者白天食用,而且一次不要摄入过多。
糟糕的晚餐三:没有主食的晚餐
很多不吃饭的小朋友就真的是不爱吃“饭”,有些家长拗不过孩子也就算了,让孩子吃菜代替,其实这样的代替并不合理。米饭、面条、馒头都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主食,孩子吃饭应保证膳食中谷物等主食提供每天所需能量的50%-60%,晚餐不吃饭容易造成营养不均衡或者营养不良。
健康晚餐之道:多多少少吃点“饭”。孩子的晚餐应该摄入主食,不论量多量少都应该吃点。对于不吃饭的孩子,爸爸妈妈们应该耐心鼓励,要么就做成可爱的饭团,或者炒饭,这样更能引起宝宝吃饭的兴趣哦。
糟糕的晚餐四:大碗肉汤的晚餐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晚餐能够喝一碗热腾腾的汤是何等幸福的事情。许多朋友煲汤都会加入肉,例如排骨汤、鸡汤、鸭汤等,这类汤品营养很棒,却不怎么适合在晚上喝,因为这类肉汤一般比较油腻。对于肠胃功能还很薄弱的宝宝在晚上不一定能接受过于油腻的汤水。
健康晚餐之道:可以让宝宝在中午喝肉汤,如果晚上要喝肉汤,可以撇去大部分浮油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