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很多意外情况往往让我们措手不及,往往会由于一些小意外而导致擦伤,一旦擦伤那么就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出血现象,很多人看到自己出血时往往就会不知所措,那么如果一旦出血的话究竟应该如何止血呢?那么接下来就让小编说一下止血的几个常见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
1手指被刀割伤怎么处理
1、伤口比较浅
伤口较小、出血不多、伤口附近皮肤比较干净、手指可以自由弯曲。像这种情况可以用医用碘酒消毒,用棉球蘸取医用碘酒对伤口进行擦洗,等到伤口处干后,再包扎伤口。
忌:伤口处忌水。
2、伤口较深
如果是刀割开很深的口子,而且伤口处有大量出血的现象,首先用压迫法先止血,然后去医院让专业医生医治。
3、手指被切断
如果要是一不小心很导致手指切断、绞断。如出现这一状况可以按照如下方法执行:
第一步:止血,手指被切断,断口处将会血流不止,此时就要把手指举起,向上举起,最好喊人帮忙,然后包扎伤口。如果此种方法还不能止血,那么在指根处紧缠止血带(可用一般的清洁绳代替)止血。
第二步:把断指用无菌纱布包好,不可自行用水冲洗,除非是断指有严重污染的情况,再将其放入干净的塑料袋中。
第三步:立即赶去医院,寻找相关主治医生急救、治疗。
2夏季鼻子出血怎么办
夏季,有的人觉得自己鼻腔开始有点发干,鼻涕里有血丝;严重的则是突然鼻子就哗哗地流起血来,怎么也止不住。中医认为流鼻血是由于人的气血上逆导致的。鼻属于肺窍,鼻子出现病症,一般来说,与肺和肝等部位出现异常有着很大的关系。当人的气血上升,特别是肺气较热时,人就会流鼻血。肺气过热时,人的眼底也会带血或出血。上火和流鼻血的原因是一样的,都是气血上逆导致的结果,但上火不是导致鼻子出血的原因。
从临床上来看,90%的流鼻血现象都属于血管破裂导致的血管性流血。对此,患者不用太紧张,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处理,及时止血即可。鼻子出血时,可以用卫生棉球将鼻子堵住,头部可以采取后仰的方式,以便尽快止血。与此同时,还可以用凉毛巾敷在额头或鼻部,降低头部和鼻子的温度,以减轻出血症状。如果鼻腔内流血过多,很难止住,就应该及时去看医生了。
3止血要及时学会绷带包扎
操作要领
1、环形法:此法多用于手腕部,肢体粗细相等的部位。首先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第二、三圈作环形,并将第一圈之斜出一角压于环形圈内,最后用粘膏将带尾固定,也可将带尾剪成两个头,然后打结。
2、蛇形法:此法多用于夹板之固定。先将绷带按环形法缠绕数圈。按绷带之宽度作间隔斜着上缠或下缠。
3、螺旋形法;此法多用于肢体粗细相同处。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上缠每圈盖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呈螺旋形。
4、螺旋反折法:此法应用肢体粗细不等处。先按环形法缠绕。待缠到渐粗处,将每圈绷带反折,盖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依此由下而上地缠绕。
注意事项
1、打好绷带的要领是,不要过紧,也不能过松。不然会引起血液循环不良或松得固定不住纱布。如果没经验,打好绷带后,看看身体远端有没有变凉,有没有浮肿等情况。
2、打结时,不要在伤口上方,也不要在身体背后,免得睡觉时压住不舒服。
4如何用中药止血
需适当配以活血祛瘀药物。血随气升降,有时需适当配合调理气机升降的药物。用于各种出血病证的治法。适用于吐血、衄血、咳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各种出血证。 根据出血证的原因不同,止血法的具体运用又有清热止血、益气止血和祛瘀止血三种治法。
清热止血适用于血热妄行或热伤血络所致的出血证。常用白茅根、侧柏叶、小蓟、槐花、地榆、犀角、生地等药物组成方剂,代表方剂如十灰散、四生丸、犀角地黄汤、泻心汤等。益气止血适用于气虚或阳虚,失于固摄,血失常道所致的出血证。
常用黄芪、灶心土、炮姜、附子、艾叶等药物组成方剂,代表方剂如归脾汤、黄土汤等。祛瘀止血适用于血痹阻脉络,血行内阻,血不循经所致的出血证。常用桃仁、赤芍、三七等组成方剂,代表方剂如宫外孕方。
5止血的常用方法
工具/原料
创可贴、 消炎药、绷带、纱布
方法/步骤
1、创可贴止血,如果伤口比较小,出血量比较少,可以用温水清洗伤口后迅速用创可贴贴上,很快会止住流血。
2、消炎药药面止血。
当伤口出血时,可以把消炎药(比如牛黄消炎片)碾成粉末,均匀的涂抹在伤口上,过一会血会凝固,就不会出血了。
3、填塞止血。
如果出血比较多,可以用纱布、衣服等填在伤口上,能起到暂时止血的作用。
4、绷带、纱布止血法。
用生理盐水或食用盐兑水后冲洗消毒患处,然后用绷带或布条、毛巾等在外面加压包扎,即可止血,扎绷带时要注意松紧适度,止住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