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绝经的时间,一般在45~55岁,这段时间也称作更年期。在这段时期内,往往月经先后不定、经量或多或少,也常会出现一些精神情绪等方面的变化,那么烦人的绝经前后的诸多症状有哪些?一起来看看都有什么吧。
目录
1出现绝经征兆怎么办
正常情况下,女人绝经年龄在45-55岁之间,这一年龄段发生绝经都属于正常。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年龄不到40岁的女性也进入了绝经期,随着绝经期的提前到来,伴随着一系列“早更”的现象:她们经常感觉身心疲惫、烦躁失眠、皮肤干枯、头发脱落、情绪不稳、脾气急躁、体重难以控制等等。
其实这都是人体生理机能的调控者——内分泌在作怪,意味着女性正在提前衰老。从青春期开始,内分泌就主宰了女性的容貌、健康和生命进程,它既决定了初潮也决定了绝经,所以,上面的症状既是衰老的表现,更是内分泌失调的表现,内分泌失调是因、衰老是果。
要想避免早衰,内分泌是关键。但是,临床上,除了针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激素治疗外,很少有改善内分泌失调的产品,即便有,也多用力过猛,缺少微调的,比如激素治疗,只适合明确进入更年期的女性,对于大多数3、40岁离更年期还远的女性并不适用,这个时候,中医就显出了优势,比如瑶源葆春,每天吃2粒,坚持调理一个半月,随着内分泌的调理平衡,月经就会恢复正常,面部色斑、毛孔粗糙、肌肉松弛等早衰症状也会减轻甚至消失。如果还有手脚冰凉、月经稀薄、脸色苍白等症状,还可以在月经结束之后服用2、3付“四物汤”,连续2、3个月经周期后,就能改善气血不足的症状,脸色也会重新变得白里透红。
2烦人的绝经前后的诸多症状
?妇女绝经的时间,一般在45~55岁,这段时间也称作更年期。在这段时期内,往往月经先后不定、经量或多或少,也常会出现一些精神情绪等方面的变化,如性情急躁易怒,无故发火,域心情抑郁,睡眠差,下午面部升火等。轻者并无妨碍,重者会影响生活和工作,必须进行治疗。
??出现这些症状,很是令人烦恼,其实,患者应当了解,这些症状只是“过渡时期”出现的暂时现象,过了这段时期便会自动消失。家庭成员应当体贴、劝慰患者,使其减轻精神上的苦恼。在膳食方面,以清淡、低盐为宜,不要多吃腻、甘甜的食品,可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香菇、木耳、山楂等。
?该证主要是由于肾气虚、肝火旺形成的,所以,治疗时,也应当以补肾为主,肝火旺者适当使用一些平肝药物。
?表现为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心烦易怒,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月经不调,舌质红,舌苔少或无苔者,属肾阴不足,阴虚火旺,治疗以补肾阴为主,可用杞菊地黄丸。如同时有大便溏薄,夜间尿多,四肢不暖等症状,是肾阴肾阳均不足,可服右归丸。如果以性情改变为主,头晕眼花,烦躁易怒,或者精神抑郁,胸胁、乳房胀痛,口苦,咽喉干,舌苔薄黄,便是肝经郁热,可服加味逍遥散。
3绝经期的注意事项
1.多穿几层衣服, 里面最好是棉制品。如果出现潮热,就脱掉外面的衣服。另外,在潮热开始时,喝一杯冷水或冷果汁。
2.穿棉制睡衣,保持睡房凉快。床上多垫几层床单。当出现潮热时打湿上面的床单,可以拿掉上面的床单。
3.注意饮食, 不要喝酒,也不要吃辛辣食物。
4.坚持锻炼。有些女性发现坚持锻炼可以减轻潮热的影响,而且可以帮助睡眠。
5.多吃豆腐。豆子里含有一种与雌激素是同一属的物质,也许可以帮助缓解潮热等症状。也可以在潮热开始时喝凉豆浆。
6.要耐心。更年期的症状是"兔子尾巴 - 长不了"。最长在3-5年内也会慢慢消失。
7.处理阴道干燥。似乎性欲下降与阴道干燥有关。因为阴道干燥可以引起性交痛。市面上有阴道润滑膏,有含雌激素和不含雌激素水溶性的两种, 可以润滑阴道, 解决性交时阴道干燥的问题。
4绝经是怎么引起的
生理性绝经是卵巢功能自然衰退的结果,意味着卵巢生殖功能终止,妇女卵巢普遍在生命历程的中期阶段开始衰老,生殖力终止明显早于人类特有的一个明显生物学特征。
1.绝经的年龄
绝经年龄反映卵巢的生殖寿命,细胞衰老是绝经的结果,影响绝经年龄的因素有遗传,营养,胖瘦,居住地区的海拔高度,嗜烟等。
2.遗传因素对绝经妇女的影响
人体的DNA序列及其变异,反映了人类的进化过程,研究不同人群和不同个体的DNA序列变异(即多态性,polymorphisms),有助于了解人类的生理变化,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
携带人体遗传信息的DNA由四个不同的碱基组合而成,人类基因组约有33亿个碱基对,目前已基本测出了它们的排列顺序,不同人基因组中碱基的排列顺序绝大多数一致,但也存在极小差异,主要体现在DNA个别位置上碱基排列有所不同,这种遗传性变异被称作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见图1,人类基因组中约有1000万种SNP,不同人之所以对同种疾病的易感程度有所不同,对相同药物有时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与SNP的差异有关,同样,SNP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绝经妇女的各种生理状况和疾病发生的差异。
许多基因的多态性与绝经时间和绝经后某些疾病的发病有关。
绝经期极早提前(premature)者,常常伴随雌激素水平降低,因此对绝经后的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绝经时间较早,是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和卵巢肿瘤的高度危险因素,并使死亡率增加,因此从临床的观点来看,确定影响绝经年龄的因素非常重要。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的多态性与绝经及绝经后疾病的发生有关。
(1)雌激素受体(ER)基因多态性:
①雌激素受体(ER)的结构与功能。
②ER基因的多态性。
③ER基因多态性与绝经的关系。
④ER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骨密度的关系。
⑤ER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激素替代疗法(HRT)。
绝经后接受HRT治疗的女性,由于她们的ER基因多态性影响了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水平,因此对HRT的量效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从不同层次影响到绝经时间和骨代谢,并对HRT治疗发挥作用,若临床工作者通过检测ER基因型来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危险性,以及对HRT治疗的反应,将对骨质疏松的早期防治和HRT个性治疗方案的制定发挥重要的作用。
(2)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
①维生素D受体的结构与功能。
②VDR基因的多态性。
③VDR多态性与绝经后骨密度和骨质疏松的关系。
(3)其他基因多态性:
①降钙素受体(calcitonin receptor,CTR)基因多态性。
②Ⅰ型胶原(COLIAI)基因多态性:COLIAI与骨量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有关。
③白介素-6(IL-6)基因多态性。
④转移生长因子β基因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基因多态性。
⑤CYP 17和CYP19基因。
(4)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基因多态性的研究离不开对基因多态性位点的检测。
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②短串联重复序列。
③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④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
⑤基因芯片与SNP图谱。
3.卵巢的衰老
(1)卵泡的减少和卵巢形态老化:出生时卵巢约有70万~200万个卵泡,青春期还有约40万个,绝经时可能残留极少数卵泡,两个途径导致卵泡减少:排卵和闭锁,从青春期至绝经,仅有400个卵泡能发育成熟并排卵,绝大多数卵泡自然闭锁,其机制目前尚不了解,是否归因于细胞凋亡,尚待研究。
(2)卵巢功能的衰退:
①生殖功能:妇女生育力在30~35岁即开始下降,接近40岁时明显下降,从规律月经到绝经,通常要经历一段不规则月经期,此期卵泡成熟不规律,有排卵或无排卵,周期有正常,长,短或完全不能预料,因此,周期长度及其变化也可用于反映卵巢功能,当无卵泡发育,绝经,生殖功能即终止。
②内分泌功能:在卵巢生殖功能衰退的同时,内分泌功能也衰退,表现为卵泡发育中合成分泌的性激素,主要是雌,孕激素的变化,首先是孕激素的下降,40岁左右,卵泡发育的程度不足,可能表现为孕酮(P)的相对不足,卵泡发育不充分的程度增强,可以导致无排卵,发生孕酮绝对不足,随后,随着卵泡数的减少,发育不足,产生和分泌的雌激素,主要是E2(雌二醇)的总量逐渐减少;在绝经过渡期,由于无排卵导致孕酮不足时,卵泡发育生成的E2可能不缺乏,若卵泡发育的数目多,程度高,或持续,E2甚至相对过多,绝经后卵泡不发育,基本不产生E2,在增高的Gn作用下,间质分泌睾酮(T)增多,卵巢分泌的另一类激素-肽类激素,如抑制素(inhibin)逐渐降低,其下降先于E2 。
4.生殖道的萎缩性改变 外阴失去大部分胶原,脂肪和保留水分的能力,腺体萎缩,分泌减少,皮脂分泌也减少,皮肤变薄,干,易裂,阴道缩短,变窄,皱褶减少,壁变薄,弹性减弱,分泌减少,早期呈现充血性改变,壁脆易受伤和出血,有弥漫性或散在瘀斑,晚期颜色苍白,粘连带增多。
查看详情>>5绝经如何预防
为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绝经期的健康宣传及指导。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介绍绝经生理、发生的原因,绝经前后身体发生的变化,以消除她们对绝经的恐惧感,并对将发生的变化作好思想准备;介绍绝经前后减轻症状的方法,以及预防绝经后疾病的措施,例如,补充性激素的意义和方法,利弊的权衡,绝经后妇女坚持锻炼及补足钙摄入量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性生活等。医生则应在充分理解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的生理、病理变化、以及防治疾病原则的基础上,为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提供服务。
1.绝经期适当的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及灵活性训练。随着年龄的增长,绝经期妇女的心血管功能、肌肉力量以及灵活性均下降。有氧训练,也称耐心训练能调动大多数肌肉进行连续的、有节奏的运动,其运动形式是值得提倡的,如散步、游泳、骑车、划船、跳绳、滑冰、滑雪等。每次运动应持续15~60min,合理的运动应包括:5~10min的热身运动;10~60min的有氧运动,运动强度达到3~6代谢当量(运动代谢率/静止代谢率)或使心率要达到最大心率的60%~90%;5~10min的放松运动。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使心脏每搏量和每分输出量增大,心率降低,耗氧减少。有氧运动在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同时升高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血清HDL-CH有限制动脉平滑肌的细胞对胆固醇的摄取和蓄积的作用;并能促进已沉积的胆固醇游离出动脉壁,以及竞争抑制LDL受体,从而保护周围血管免受脂质的攻击。长期有规律的运动可以引起血清HDL-CH的升高。其中HDL-CH的升高可能是由于运动时肌肉和脂肪组织内脂蛋白脂酶活性升高,使胆固醇和磷脂转移到HDL-CH所致。LDL-CH有明显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而HDL-CH则与LDL-CH相拮抗,能阻止AS的形成和发展。运动能提高HDL-CH在血清TC中的比例,因而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
适量的体能锻炼既能降低血黏滞度和红细胞聚集性,又可促进侧枝建立,从而改善器官灌注,使血压缓慢下降;适量的运动尚可使血浆儿茶酚胺水平降低,前列腺素E(兼有扩张肾血管及利尿作用)水平增高,使交感神经活性降低,外周血管扩张而致血压缓降。此外,适度的锻炼能使肥胖的高血压病患者体重减轻而降低血压。
2.绝经期营养
(1)围绝经期的营养需要:目前,主要使用中国营养学会在2000年提出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2)。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推荐每天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所推荐的营养需求应该尽量从正常合理的饮食中摄取,而不是依赖于各种营养素的补充制剂。
(2)正确的营养观念:
①控制体重:体重增加,脂肪沉积在腹部、腰臀部、背肩、臂部、乳房等处,不仅增加心脏负担,而且易患动脉硬化、冠心病、骨质疏松症等疾病。
通常可以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来评价体重。BMI=体重(kg)/身高(m2)。正常体重范围BMI值为18.5~25,小于18.5为低体重,25~29.9为超重,大于30为肥胖。 注意食物的选择,应多吃瘦肉、奶、蔬菜、水果和谷类食物,少吃肥肉等油脂含量高的食物,一天三餐食物总摄入量也应控制,为防止饥饿感,可吃纤维素含量高的食品。但应注意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达到参考摄入量的水平,以满足机体正常生理需要。必要时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制剂以达需求。
②预防骨质疏松症: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讲,饮食模式可以影响骨密度。研究提示,在食物中补充钙质(calcium),进食蔬菜、水果和谷类、戒烟、减少口服类固醇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有现象表明,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节食、缺乏日晒和缺乏运动是助长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因素。有人为减轻体重而盲目节食将引起钙的摄入缺乏,为保养皮肤而过多避免日晒,引起维生素D的缺乏,而缺乏运动则导致了骨丢失的加剧。
研究表明,补充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有效的方法。我国推荐成人每天摄元素钙量800mg,绝经妇女为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每天的钙摄入量50岁以前为800mg,50岁后为1000mg,维生素D的需求则为每天50岁以前为5??g,50岁以后为10??g。
妇女可以通过食用富钙食品、饮用牛奶和服用钙补充剂来补充。
钙的补充制剂的服用也非常有效。市售的钙补充剂有很多种,如柠檬酸钙类和碳酸钙类,乳酸钙类,磷酸钙类等。要注意的是片剂的重量不等于含钙量。服用时一定要注意说明。另外,还会有一些“天然”钙制剂,如骨粉等,被称为自然补钙。但有报道发现“自然”制品中会含有其他有害物质,如铅或其他重金属类。因而在选择钙制剂时一定要非常注重产品的品质(表3)。
此外,在补钙时,应注意膳食构成。因为膳食中有影响钙的吸收成分,某些蔬菜中(如菠菜、苋菜、竹笋等)含草酸较多,它们可与钙结合成难于吸收的盐类。过多的膳食纤维也干扰钙的吸收。脂肪过多,可使脂肪酸与钙形成钙皂,也影响钙的吸收。这类食品在膳食组成时不宜过多。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结构与雌激素相似,具有雌激素活性的植物性雌激素,因而增加大豆摄入将有利于减少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