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月经量多是很多女性常见的问题,正常情况下月经来潮5天左右,每次出血量大约在20-60毫升,一旦超过80毫升就算是月经量多的情况了。那么,晚上月经量多怎么办?三步教你测月经量是否正常?月经量多可以通过饮食调理,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
目录
1三步教你测月经量是否正常
1、月经周期
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周期是多少天,月经周期是从每一次月经来的第一天计算到下一次来的第一天。一般周期提前的。如果较正常周期早来7天以上,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的,这种人体质多属于血热或气虚;周期错后的,是比正常周期延后7天,或40-50天一次的,多为寒、血虚、气郁。
2、月经量
观察月经特点的还有一个指标,那就是月经的量,但仅凭来的量的多少,是无法确定气血状况的。比如来的多,似乎是血很多,但若是量又多颜色又淡,质地又稀呢,却是血亏的表现。
只有来得多,血色很深红,质地粘稠的才算热。来的少也一样,要结合月经的颜色、质地,才能判断气血的真实状况。
3、伴随症状
除月经本身的性质外,月经前后有无头晕、头痛、痛经、腹泻、情绪起伏等等症状,也可以用来帮助判断气血状况。比如月经前后容易头晕,是否是血虚?其实很好判断,观察月经就可以了。头晕同时伴随月经量少,色淡。
若伴随面色苍白,牙龈舌头淡,心悸,神疲乏力等症状则为血虚。若是伴随胸闷、头重、食欲差,白带多,则为脾虚痰湿造成的。若头晕,月经量小,色鲜红,同时会伴心烦易怒、腰膝酸软,口燥咽干,颧骨发红等症状,则为肝肾阴虚。
2月经量多怎么调理
女性晚上月经量多可以用加厚型的卫生巾,睡觉时可以垫一张大童用的防尿垫,越大越好,这样就不怕弄到床上了。
月经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正常情况下,一般每次月经的出血量约为20~60毫升,如超过80毫升即为月经量过多,属于病理状态。如果月经量过多已经导致了贫血,基本上可以判断为病理状态。
引起月经量过多的常见器质性病因主要有:
1.器质性子宫病变,最常见的是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
2.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子宫内膜息肉也是引起月经过多的常见原因;
3.妇科炎症:慢性妇科炎症可引起盆腔充血,进而导致月经量增多;
4.全身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贫血、白血病、慢性肝病、凝血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均可引起月经量增多;5.宫内节育环不适应也会引起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
女性月经量多建议去医院找妇科专家进行诊治,看看是否患有某种疾病。如果排除了上面这些原因导致的月经量过多,那么很可能就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即我们所熟悉的内分泌失调。如果确诊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可以治疗的,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内分泌治疗,比如,我们常用短效避孕药来帮助调经;如果是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月经过多,更要对应处理。
3月经量突然变少日常护理
1、注意饮食。月经来潮前一周左右,女性要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多饮水,摄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来月经时可以通过喝红糖水调理身体。
2、消除疲劳。如果身体过度劳累,身体器官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新陈代谢也会受到不良影响。因此,月经期间女性要避免激烈和长时间运动,注意休息,保证睡眠,生活作息规律,避免熬夜。
4一次月经量多少算正常
月经是周期性子宫出血的生理反应,怎样才能知道月经量多了还是少了呢?妇科专家介绍说,一般每次月经量30毫升是太少,180毫升又过多。正常的应该是每次60毫升。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留意卫生巾的使用量,每个周期不超过两包。假如每次用三包卫生巾还不够,每片卫生巾都是湿透的,就属于经量过多;相反,每次月经一包都用不完,则属经量过少,应及早去看医生。
而月经周期则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人少至20天,还有人多达36天,这期间都算正常。据有关调查统计,被调查者中真正每次都能在28天至30天来一次月经者大概只占10%。只要每次月经的间隔周期都是一样的就正常。不规则的提前或延后都是不正常的,很可能是某种疾病的症状。
专家提醒,从生理发育特点来看,青春期女性月经不规律是正常的,但若长时间不规律,比如半年或者一年,就应该引起重视了。育龄期的女性的月经大多数应该是正常的,不正常很可能就有问题。
5月经少可以服用四物汤吗
“四物汤”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药方,其药物组成为熟地12g,当归9g,白芍9g,川芎6g。用法:水煎服。熟地可滋阴养血填精,白芍可补血敛阴和营,当归可补血活血调经,川芎可活血行气开郁。配方特点:补血配活血,动静相伍,补调结合,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伤血。
四物汤可补血活血,用于营血虚滞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经量少或闭经,表现为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所以,因营血虚滞导致的月经量少可以通过喝四物汤进行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