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做过母亲的人都知道,宝宝刚开始的语言就是从哭闹开始的,虽然这一点我们都知道,但是要是真的想要对于宝宝的这种无休止的哭闹,恐怕我们还是需要专家来告诉爸爸们一些小妙方。一起来看看爸爸们的安抚妙招!
目录
1注意接收宝宝哭闹中的信号
在宝宝哭闹之前,他会首先发出不舒服、有压力或过度疲劳等信号。如果这些首先出现的信号能够得到及时、正确的回应,那么宝宝也就不会哭闹了。人们对宝宝的要求很容易就会达到他的极限,因此会分辨不出宝宝的疲倦,忽略要求过高的刺激和压力,这些都会让宝宝产生不愉快的情绪,最终通过哭闹来表达。
有时候人们无法确定宝宝是因为累了还是饿了而哭喊。常常是,人们忽略了一些不太明确的疲惫信号,而认为宝宝是因为饿了而哭闹。很多父母能够从宝宝哭闹的形式上判断他的需要。可以这样认为,新生儿的清醒阶段很短.只有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才能集中注意力,通常只能持续五到十分钟。一个几个月大或半岁的宝宝已经可以在半小时内保持注意力集中。
也许应该始终保护宝宝不受外界环境刺激,不能和宝宝玩游戏,或者应该让他远离一切会让他紧张的事物。人们很容易就会形成这种印象。实际上却常常可以看到,宝宝几乎没有或只有很少的休息时间,特别是大多数人都认为,刺激越多对宝宝的发育促进更大。谁不希望促进宝宝的发展呢?所有的父母都努力为自己的宝宝提供最好的东西。但现在人们知道了,盲目地促进而不去关注容易被忽略的宝宝的信号,很容易起到负面作用,让宝宝感到不安。因此我十分强调休息的作用。可惜的是,长期以来,这个观点却被忽略了。休息的另一个好处是,当您观察宝宝并试图理解他的信号时,您可以更好地认识您的宝宝。
2面对哭泣宝宝爸爸们也有妙招
1.感受宝宝的痛苦
给孩子放他最喜欢的CD并不能缓解他的饥饿,给孩子换尿布也不能缓解他长牙的疼痛。换句话来说,就是要找到孩子哭泣痛苦的源头。虽然这条看上去太逻辑化,但是一旦宝宝开始疯狂哭泣,你就很难用逻辑去思考事情了。
2.用小手指安抚孩子
如果你不确定是什么引起孩子不停哭泣,可以伸出自己的小手指,让孩子吮吸,以此来安抚孩子。实施这一点需要注意将手指朝下,防止刮破孩子上口腔壁。
3.给孩子喂一些奶
你可以尝试喂孩子温热的母乳或配方奶粉。
4.轻轻摇一摇孩子
宝宝喜欢动起来,在晃孩子这件事上谁比得过爸爸呢?波士顿的爸爸Eric Rimm说:“每当我女儿开始哭,我都会把她放入摇篮里来回摆动。”这既是对宝宝的一种安慰,也是爸爸的一种锻炼。Eric Rimm表示,他最终发现自己的二头肌和三头肌右边比左边更发达。
5.抱着孩子跳舞
抱着孩子,让孩子头倚着你肩膀,双手环住你的脖子。然后抱着孩子一起跳舞,前后摇晃孩子。一边跳舞,一边用脚轻点地面,一边唱歌,然后你会惊奇地发现起作用了。你唱什么并不重要,只要是旋律重复,节奏能配合得上你的舞蹈就可以了。一旦你发现孩子逐渐安 静下来,你也需要慢慢降低声音。
6.等孩子自己哭累
许多妈妈认为这样做太不近人情,只有爸爸会干的出来这种事,但是其实有时候宝宝只是无聊想哭。如果宝宝不是因为疼痛、饥饿、劳 累、尿湿而哭泣,他也不想被抱或被摇晃,就让孩子哭去吧,只要你能忍受就可以了。
3满月宝宝哭闹不睡觉是怎么回事呢
婴儿病了
如果婴儿病了,他的哭闹和平时会不一样,以前不太哭闹的婴儿突然大哭——特别是疼痛时,例如患有中耳痛或胯关节在出生时拉脱臼,或肠绞痛等病症的时候。
吃的奶不够
婴儿吃完奶后一般如果满足了,会立即入睡,如果在1小时左右他又醒了并哭着要吃奶,一般这一种哭闹类型的婴儿,可能是没有得到了足够的乳汁,改进的方法是:
检查给婴儿哺乳时的体位是否合适——体位不合适可能使婴儿得不到足够的乳汁。
母亲安排好哺乳的时间,给婴儿多喂几次,也可用其他的方法增加乳汁分泌。如果增加哺乳的次数,哺乳量就会增加,婴儿就会更满足。
婴儿因在一段时间生长太快,乳量不能满足而哭闹,有些专家称此为“哺乳危机”,2~3个月的婴儿最常见。这些婴儿突然哭闹并老是要吃奶,好像比以前更容易饿,有时生长曲线是平的。
这些情况可能因婴儿生长太快,母乳相对不足。如果母亲在几天中能增加哺乳次数,母乳量就会增加,又能满足婴儿的需要。
以上就是我做出的一些总结,如果你们家的宝宝也出现了以上的状况,先根据以上的方法,给宝宝们做出一个初步的判断,当然也可以采用排除的方法,目前来说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最后祝愿每一个宝宝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4宝宝哭放着不管可以吗
首先我们要理解宝宝的哭声意味着什么。宝宝的哭是为宝宝的发育和父母的成长而设计的,宝宝的哭声里包含了他的所有需求,而父母满足了宝宝的需求,宝宝才会停止哭泣。而通过满足宝宝的需求,父母和宝宝建立了亲密信任的感情。
坚持让宝宝哭,父母破坏了对自己和对宝宝发出的任何信号的信任。他们降低了自己的敏感性,宝宝不再信任妈妈,对妈妈安抚他的能力失去了信心,同时也不再相信自己有能力影响妈妈来安抚自己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宝宝可能还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坚持这种让孩子哭的建议,最终会影响母婴关系的很多方面,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会很疏离。
其次,如果孩子大哭20分钟以上,大脑就会受到损害。孩子大哭不止时,如果不予理睬,他们的确会哭累了自己停下来。但这种失望、压抑的情绪会让他们分泌一种“压抑激素”,对婴儿大脑产生负面影响。如果这样的事情反复发生,将给孩子未来的成长留下阴影。不过也有专家表示,即便大哭超过20分钟,如果没有明显闭气缺氧反应,应该不会伤到大脑这么严重。按照研究结果,所谓的大脑伤害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不过家长要知道,长时间的哭会使宝宝呼吸失去规律,呼吸变粗变浅;哭也能使心律不规律。哭后宝宝会食欲下降,失眠,做恶梦,很伤身体。
所以,放任孩子一直哭不管,即便没有生理上的原因,孩子心理上也会觉得难受,一般不建议家长这么做。新生儿哭大多是在表达他的需求。父母最好不要采用忽视的方法来“锻炼”他,而应立刻给予回应,满足孩子的需求。
5哪儿的宝宝最爱哭
最新研究发现,英国、加拿大和意大利的婴儿比世界其他地区的婴儿更爱哭。该研究涉及德国、丹麦、日本、加拿大、意大利、荷兰和英国的8700名婴儿,专家在计算了这些孩子在出生后12周内每天哭闹的平均时间。
平均来看,孩子在前两周每天哭闹的时间为2小时,第6周到达顶峰,为每天2小时15分钟,随后会慢慢减少,到第12周时减少至1小时10分钟。但是一些小孩只哭闹30分钟,而另一些小孩会哭闹5小时。哭闹时间最长的为英国、加拿大、意大利和荷兰。
由于婴儿护理和家庭模式在过去半个世纪发生了巨变,这项关于小孩哭闹情况的统计表,给父母确定小孩在前3个月哭闹的情况是否正常提供了新的评估指南,也给父母是否需要育儿指导提供了参考。
专家表示,婴儿在生命初期哭闹的情况差异较大是正常的。家长可以从小孩哭闹不多的地区学习育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