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一般多见于老年人,由于年轻时不好的生活习惯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引起中风的主要原因有高血压性动脉硬化、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先天发育异常和遗传性疾病等等,研究显示:?老年人吃煎鱼易中风。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中风的临床症状表现
一、全脑受损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严重者有不同程度的神志不清,如迷糊或昏迷不醒。
二、局部脑损害症状
1、偏瘫,即一侧肢体没有力气,有时表现为没有先兆的跌倒。
2、偏身感觉障碍,即一侧面部或肢体突然麻木,感觉不舒服。
3、偏盲,即双眼的同一侧看不见东西。
4、失语,即说不出话,或听不懂别人或自己说的话,不理解也写不出以前会读,会写的字。
5、眩晕伴恶心,呕吐,眩晕即看东西天旋地转或觉自身旋转。
6、复式,即看东西成双影。
7、发音,吞咽困难,说话舌头发笨,饮水呛咳。
8、共济失调,即走路不稳,左右摇晃不定,动作不协调。
这些症状有时单独出现一个,有时同时出现多个。时间就是生命,一旦突然出现上述症状,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紧急送到有条件的医院救治。千万不要先找家人商量,或者以为过一会就会没有事了而不理会,而延误治疗。
2?老年人吃煎鱼易中风
最新研究显示,老年人食用过多的煎鱼会增大中风的可能性。
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对4775名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调查研究。这些老年人被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的成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吃金枪鱼或者其他种类的鱼,另外一组则无此嗜好。整个试验持续了长达12年。
实验结果显示那些经常吃鱼并且习惯于用炖或烤的方法进行烹饪的老年人患中风的几率比那些平均每月吃鱼少于一次的老年人低30%左右。相反,那些喜欢吃鱼排三明治或其他形式的煎鱼,并且平均每周至少吃两次的老年人中风的可能性就比不吃的人高出40%之多。
通过分析,研究人员发现,经常食用炖鱼或烤鱼的老年人会摄入大量的某种特殊的脂肪酸,这种脂肪酸对人体的血管、血压等方面都有好的保健作用,此外还能抵御一定的炎症,对于降低中风风险很有帮助。恰恰相反,用油煎的方法烹饪鱼或制成鱼排三明治会使鱼肉丧失其本身富含的鱼油等对人体大有好处的成分,而且还会减少脂肪酸的摄入,加大中风的可能性。
研究人员同时还指出,食用煎鱼对老年人患中风的影响还需要考虑其他几方面因素,包括鱼本身是否受严重污染、烹饪准备工作的方式以及个人生活饮食习惯等等。
3中风的常规检查项目
中风的常规检测项目主要为测血压、心电图、眼底检查、测血脂、血糖、血常规、尿常规、血液流变检测。特殊检测项目包括脑血流图、超声多普勒等。
脑脊液、眼底检查及头颅CT、核磁共振等有助中风的准确诊断。
早期头颅CT检查有助于鉴别中风属于出血性或者缺血性,还可以区分不同部位的出血,是中风必须的首要检查。具体标准:
1、缺血性中风: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发病急骤,多数无明显头痛、呕吐等先兆症状。有颈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不同部位脑动脉狭窄、闭塞或扭曲。造影摄片时应将颈部包含在内。急性脑缺血性中风发作24-48小时后,头部 CT可显示缺血病灶。核磁共振检查提示动脉系统的狭窄和闭塞,局部脑血流测定,可提示局部脑缺血病变。
2、出血性中风: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和偏瘫,CT表现为高密度影区,出血可破入脑室。临床上根据患者意识清醒与否、是否昏迷、偏瘫程度等将出血性中风分为三级。
4中风患者的饮食调理
山楂
吃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加适量蜂蜜,冷却后当茶饮。它能扩张血管,具有降压和促进胆固醇排泄的作用。若中风并发糖尿病,不宜加蜂蜜。
黑木耳
黑木耳6克,用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
芹菜
芹菜适量。将芹菜洗净去根,捣烂取汁。每日服3次,每次3汤匙,7天为一疗程。可清理内热,降压安眠。主治中风、高血压,对血管硬化亦有较好疗效。
香蕉
香蕉钾对神经脉冲的传递,细胞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废物的排出,都起重要作用。如果每天吃一根香蕉约100克,将大减少患中风的危险,因香蕉含丰富的钾。
土豆
土豆具有和中养胃、健脾利湿、降糖降脂、宽肠通便的作用,每天吃一次土豆约50克,可使中风机会下降32%。身体缺钾的人,精神易紧张,使脑中风症的发病率增加。
牛奶
牛奶除含有利于人体吸收的多种营养物质外,还含有特定的名为吡咯喹苯醌的营养物质,对保护神经,特别是保护脑神经起重要作用。成年人每天最少饮用200~300毫升鲜奶,对防治脑中风大有益处。
5怎么科学预防中风疾病
1、一级预防:“如果某个体只存在上述危险因素一种或几种而没有脑血管的先兆或表现,我们把其中列为一级预防对象,即积极治疗存在的危险因素,同时定期监测其他危险因素的发生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2、二级预防:个体已存在危险因素且已出现中风先兆如若暂短性脑缺血性发作,给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严重脑血管病发生,其为二级预防。
3、三级预防:对已患中风的病人,早期或超早期治疗,降低致残程度,清除或治疗危险因素预防其多发为三级预防。所谓早期治疗则指病人发病数小时后的急性期的治疗,所谓超早期治疗是指发病后数小时以内既实施的治疗,如对缺血性中风而言,发病后6小时以内即开始溶栓治疗,针对性治疗措施的介入愈早,治疗效果就愈好,病残程度就有可能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