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孕妇来说都会有一些孕期或孕后的反应,这些反应其实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太过担心。很多人会在月子里出汗,有些刚生过宝宝的妈妈们由于不能见风,所以常常会在一个密闭的房间里。这个时候可能是一觉睡醒就会出大量的汗,这个时候我们一定不要太过担心。那么在月子里出汗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
目录
1夏天坐月子的基本注意事项
名词解释:月子
什么叫“月子”呢?实际上医学上指的是产褥期。
产褥期主要是指从分娩结束到产妇身体恢复至孕前状态的一段时间。在正常的妊娠过程中,胎儿以及胎盘娩出以后,子宫就要有所恢复,胎盘剥离的创面完全愈合大概需要六周的时间,因此我们就把产褥期定到产后的六周,也就是说从胎儿娩出以后到产后的六周这个时间叫做产褥期,民间俗称“月子”。
坐月子有多重要
在坐月子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是妈妈整个的生殖系统恢复的一个过程。恢复得不好,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
产前孕妇担负着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母体的各个系统都会发生一系列的适应变化。子宫肌细胞肥大、增殖、变长,心脏负担增大,肺脏负担也随之加重,妊娠期肾脏也略有增大,输尿管增粗,肌张力减低,蠕动减弱。其它如肠骨内分泌、皮肤、骨、关节、韧带等都会发生相应改变。
产后胎儿娩出,母体器官又会恢复到产前的状态。子宫、会阴、阴道的创口会愈合,子宫缩小,膈肌下降,心脏复原,被拉松弛的皮肤、关节、韧带会恢复正常。这些形态、位置和功能能否复原,则取决于产妇在坐月子时的调养保健。若养护得当,则恢复较快,且无后患;若稍有不慎,调养失宜,则恢复较慢。
而且,“坐月子”这一段时间是产妇的“多事之秋”,产褥感染、乳腺炎、子宫脱垂、附件炎等多种严重威胁产妇健康的疾病,都可在这段时间内发生。同时,民间许多关于“坐月子”的陈规旧俗,也会给产妇带来困惑和压力。
2月子里照这样进补
月子第一周饮食以“排污”为主
产后的第一周,是新妈妈体内排出恶露的黄金一周,身体多余的水分和污垢都可以在此时排出体外,想要更好地排出污血和补充好气血,这一周的饮食很关键,产后第一周的饮食应首选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食,例如鸡蛋汤、面条、粥等等,这些既可以给新妈妈补充营养,又不会增加太多的脂肪。注意!月子第一周不要给新妈妈吃太多的鸡汤、猪蹄汤等,因为这一周新妈妈的乳腺还没有打通,吃得太油腻,容易造成乳腺堵塞、乳汁回流等问题。月子第一周推荐的食谱有红糖小米粥、猪肝粥、猪肝汤、牛奶蛋花汤、南瓜蒸蛋等等。
月子第二周饮食以“补血”为主
经过了第一周的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新妈妈的胃口应该会好转很多,这时候月子的第二周可以多吃一些补充气血的食物了,用来调理气血,同时也开始催乳,促进乳汁分泌。花生和猪蹄都是非常好的催乳食材,花生不仅能够保持乳腺的畅通,有补血补气功效,它的脂肪含量也较少,不会引起新妈妈发胖,猪蹄富含胶原蛋白,新妈妈在保证奶水充足的基础上,可以让皮肤也光滑细嫩一些。月子第二周推荐的食谱有花生猪蹄汤、枸杞鲫鱼汤、豆腐鲫鱼汤、红枣桂圆粥等等。
3 产后下奶又瘦身的好食材
1、茭白
茭白口感非常鲜嫩爽口,并且富含多种营养元素,茭白有着非常好的催乳功效,如果将茭白和通草、猪蹄等一起炖煮,可以帮助新妈妈们催奶,效果极好,同时,茭白的热量和脂肪含量较低,不会令新妈妈长太多的肉肉喔。
2、黑芝麻
黑芝麻是营养价值极高的食品,它富含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尤其富含维生素E,黑芝麻有着极高的保健养生功效,针对耳鸣、头痛、大便秘结、产后虚弱、眩晕、头发早白、奶水不足等均有非常好的保健效果。多吃黑芝麻,不会令新妈妈变胖,反而还可以有效控制体重,不长肉肉,增加奶水是可以的喔!
3、花生
花生也非常适合产后补身体、补气血、下奶催乳以及减肥瘦身食用,中医上讲,花生可用于脾虚反胃、妇女白带、贫血、肺燥咳嗽、水肿等病症,都有较好的疗效,产后新妈们可以用花生来煮猪蹄、煮排骨,都非常好营养,并且十分催乳,脂肪含量较少,想要减肥的新妈可以放心吃,不会多长肉肉的,尤其适合产后失血较多的新妈食用,可以很好地补充气血,让气色尽快恢复过来。
4、莴笋
莴笋含有丰富的营养素,莴笋的叶和茎都可以吃,富含铁质元素,很多人使用莴笋都是挑茎吃,这其实是错误的,叶子的营养成分也很高,吃莴笋的时候叶子也要吃。莴笋还有着非常好的催乳功效,用于产后下奶非常好,同时,莴笋可以帮助新妈妈有效减肥瘦身,所以,莴笋是产后减肥下奶的好食品。
4产后尾椎骨疼痛是怎么回事
一、腰椎间盘突出
出现尾椎骨疼痛时,首先应考虑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的放射性疼痛的表现。建议先做个腰部CT,确诊具体病情,如果是腰椎间盘突出,建议微创治疗。
同时要自我锻炼,可在床上俯卧位,把两臂两脚各向前向后伸直,向上翘起,这样可加强腰肌锻炼,缓解尾椎骨疼痛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要注重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只有将腰椎间盘突出治愈了,才能彻底摆脱尾椎骨疼痛。
二、骨折或脱位
如果患者尾椎骨疼,并且坐位的时候疼痛明显,且曾经受过外伤的话,则应该考虑是否是尾椎骨折或者是脱位和骨膜炎等引起的。
如果排除骨折和脱位可能,可以通过休息,局部按摩,热敷措施等保守疗法治疗软组织或骨膜损伤,可适当缓解尾椎骨疼痛症状,如果有骨折和脱位的表现,则必需通过医生检查,确定具体病因,再做相应处理方案。
三、骨质病变
尾骨骨质病变也可以引起尾椎骨疼痛,不能单纯根据症状来判断,需要拍片检查具体病情,对于这种疼痛,一般的治疗可以采用止痛药物,活血止痛的中药治疗,同时配合理疗等方法同时进行,需要注意保养的,不要劳累和着凉,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5月子里出汗好还是不出汗好呢
在产后出的汗,专业称为“褥汗”。在产前、产后都会出现这种现象,尤其是在睡眠的时候,往往醒来,发觉全身出汗了。这些都属于正常的生理过程,不必为这个发愁。
如果新妈咪出汗持续时间过长,超过半个月时间,就不属于正常现象了。长时间出汗,会造成体内津液的缺失。人体津液为人体阴性精微物质,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长久出汗,会出现疲乏、不耐劳累、酸痛等产后亚健康综合症状,影响非常人体健康,新妈咪要及时进行治疗。
清爽坐月子,出汗护理很关键
褥汗虽然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于产后10天左右慢慢好转,但同时也应注意护理。主要护理细节包括以下几点。
注意室内温度
新妈妈在产后就应该注意,要让自己处在适宜的环境温度当中。一般来说,室温最好保持在26-28度之间。如果母亲不是处在睡眠状态,室温在25度也可以的。如果是洗澡时间,当宝宝和妈妈沐浴的时候,可以把温度略微升高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