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一个月一次的月经是不是很多女性朋友们时常要烦恼的事呢?有的时候会因为月经来的时间不准时而烦恼,有的时候会因为来月经的时候很痛而烦恼等等。其实小编也经常会有这些烦恼,所以今天小编就要为各位女性朋友们带来几道有关于调理月经的药膳,希望能帮到大家。
目录
1七款药膳方调理女性月经推迟
一、血寒。
月经后期,小腹冷痛,量少紫暗,或有血块,舌苔白,脉沉紧。
1、桂皮山楂煎。
制备与用法:肉桂6克,山楂肉10克,红糖30克,水煎,分2次服。
性味与疗效:肉桂辛甘大热,入肝肾二经,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主要入血分,故为温经要药;山楂化瘀通经,亦善走血分;红糖甘温,和中散寒。三味合用,能收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之效。
备注:此方最适于寒邪凝滞,月经衍期者。亦治痛经。
2、山楂红糖饮。
制备与用法:山楂50克水煎去渣,冲红糖30克温服。
性味与疗效:此方即前方去肉桂,温经散寒之力,可以经常服用,安全有效。
备注:适于血寒偏有瘀滞者。
3、红花酒。
制备与用法:红花100克,置酒瓶中,以60度白酒500毫升浸泡7天,以酒红为度。每服10毫升,每日2次。不能吃酒者可兑糖水20毫升。
性味与疗效:红花辛温,入心肝二经,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白酒甘苦性温,能通血脉,助药势,治心腹冷痛。此酒对寒凝血淤,月经后期有效。
备注:对寒性痛经亦有效。
二、血虚。
月经后期,量少色淡,头晕心悸,舌淡少苔,脉虚而弱。
4、当归补血膏。
制备与用法:黄芪100克,当归20克,加水500毫升,煮取浓汁300毫升。加蜂蜜100毫升收膏。每服20毫升,每日3次。
性味与疗效:此方重用黄芪以资生血之源,有“血脱者,益其气”的含义。有黄芪的补气功能,当归的补血和营养作用,才能相得益彰;蜂蜜补中健脾且有矫味作用,病人易于接受。
备注:阴虚火旺者忌用。
三、气滞血瘀。
月经后期,量少色黯,小腹胀坠,乳涨胁痛,舌质紫暗,脉弦或涩。
5、桃红水酒。
制备与用法:桃仁10克,红花3克,丹皮6克。水煎兑黄酒、红糖适量,温服,每日2次。
性味与疗效:红花活血通经,桃仁破淤行血;丹皮辛苦微寒,其气清芬,能活血消淤;酒能通血脉,助药势。此方活血化淤,温经止痛,对气血淤滞之月经后期有效。
备注:气虚、血热、血虚者不用。
6、丹参膏。
制备与用法:丹参60克,烘干研粉,每服6克,黄酒送下。每日2次。丹参15克,加水150毫升,煮取10毫升,去渣加白糖温服。每日2次。丹参100克,加水500毫升,煮取400毫升,加白蜜100毫升。每次服20毫升,每日2次。
性味与疗效:丹参味苦微寒,入心肝二经血分。能活血祛淤,用于血热淤滞,月经不调。借黄酒之辛温,以增其行淤之功效。若配以蜜、糖,健脾补虚兼矫丹参苦味,亦便于患者服用。
备注:此三方亦用于闭经、痛经患者。
7、月季花汤。
制备与用法:月季花3~5朵,洗净,加水15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去渣,加冰糖适量,黄酒10毫升,候温服。每日1次。性味与疗效:月季花味辛微凉,清香芬芳,有行气活血作用。用于气滞血瘀,月经后期及闭经、痛经诸症。
备注:血热、血虚者勿用。滋阳养血汤用料:桃仁10克,乌贼骨(墨鱼)200克。
制法:洗净切片,加适量水同煮汤,以油、盐调味,食墨鱼饮汤。此法有化血祛淤,滋阴养血之功效。
总结:有很多女性朋友被月经折腾的够呛,所以我们应当好好调理我们的身体,今天文中给大家介绍的一些调理月经推迟的食疗方,亲们不妨试试哦,,让自己每个月都能轻轻松松、无忧无虑的。
2调理月经的药膳有哪些
羊肉粥:鲜羊肉250克,大米100克,葱、姜、食盐各适量。将羊肉洗净、切片,与大米、葱、姜、食盐,以常规方法熬粥,至羊肉熟烂。
功效:补气,养血,止痛。适用于气血亏虚型痛经。
猪皮冻胶:猪皮1000克,黄酒250毫升,白糖250克。将猪皮洗净后切碎,加适量水,用文火炖至汁液黏稠,加入白糖、黄酒即可。每日2次,用开水冲化后温服。
功效:养血益阴,滋肾养肝。可治妇女血虚乏力,月经不调等症,对腰腿酸痛者效果更佳。
益母草:鲜益母草3克,鲜荠菜30克,菜油适量。将鲜益母草、鲜荠菜洗净切断。把铁锅放在旺火上,倒入菜油烧热,放入鲜益母草、鲜荠菜炒熟即可食用。1天两次,服至血止。
功效:益母草有活血、破血、调经的作用;荠菜含荠菜酸,能缩短出血、凝血时间,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对血淤型月经过多特别有效。
芝麻肝:猪肝250克,豆油1000克 实际消耗100克,芝麻100克,面粉50克,鸡蛋2个,精盐、葱、姜各适量。将猪肝切成薄片,用精盐、葱末、姜末调好,蘸上面粉、芝麻、鸡蛋汁,再在锅内放入豆油,烧至七成熟,放入蘸上作料的猪肝,炸透即可出锅装盘,佐餐食用。
功效:养血益阴,滋补肝肾。但脾虚便溏或腹泻者不适宜选择此食疗方案。
功效:玉米须有凉血止血的作用,民间常用来治红崩,瘦肉能补血,两者配合,故治血热型月经过多,疗效显著。
3推荐调理月经不调十大食疗方
1、大枣20枚,益母草10克,红糖10克,加水炖饮汤,每日早晚各1次。适宜于经期受寒所致月经后延,月经过少等症。
2、鸡蛋2个,益母草30克,将鸡蛋洗净,同益母草加水共炖,蛋熟后去壳再煮20分钟,吃蛋饮汤。适宜于瘀血阻滞所致的月经过少,月经后延症。
3、红高粱花、红糖各适量,水煎,分2次饮服。适宜于月经提前、经量多而鲜红者。
4、当归、生姜各10克,羊肉片100克,加水同煮,熟后加盐,饮汤食肉。适宜于月经后延、量少、腹冷痛等症。
5、米醋200克,豆腐250克,同煮熟,饭前吃,1次吃完。适宜于经期过短、血色深红、量多的壮实女性。
6、生山楂肉50克,红糖40克。先煎山楂去渣,冲入红糖、趁热饮。适用于月经延后。
7、龙眼肉50克,鸡蛋1个,先煎龙眼,30分钟后打入鸡蛋,共炖至熟,早晚各1次,连服10天。适用于虚证月经不调。
8、雄鸡冠2个,食盐少许,鸡冠煮熟,蘸盐吃,每日1次,每月3-5次。适宜于虚寒月经不调。
9、鲤鱼500克,黄酒260克,取鱼肉与黄酒同煮吃,鱼骨焙干研末,早晨用黄酒冲服。适用于经多不净者。
10、陈年高粱根2个,洗净,煮水饮用。适宜于经期过长不净者。
4冬季月经调理的饮食方法
饮食一、归地烧羊肉
1、组成:羊肉500克,当归、生地各15克,干10克。
2、用法:羊肉洗净,切块,放砂锅中,并入洗净之药及酱油、盐、糖、黄酒,清水各适量,红烧至肉烂,可常服。
3、作用:温中补虚,益气摄血;适用于气虚所致月经量多,色淡质虚,面色无华,神疲气短,懒言,舌质淡,脉弱无力。
饮食二、乌骨鸡汤
1、组成:乌骨鸡1只,当归、黄芪、茯苓各9克。
2、用法:将鸡洗净,去脏杂,把药放入鸡腹内用线缝合,放砂锅内煮熟,去药渣,加入调味品后食肉喝汤,分2—3次服完。月经前每天l剂,连服3—5次。
3、作用:健脾养心,益气养血;适用于气血不足而致月经过少,经色稀淡,眼花,心悸怔仲,面色萎黄,少腹空坠,舌质淡红,脉细。
5月经量少的原因
原因一
先天性质宫生长发育不良,子宫很小,子宫畸形,只需很少量的子宫内膜零落,然后月经量就少。先天性质宫生长发育不良就是月经量少的原因之一。
原因二
月经量少的原因包括已婚妇女可发生于刮宫术后,特殊是多次打胎刮宫术后,构成子宫内膜外伤致使宫腔发生粘连,轻者月经由少,重者可发生闭经。
原因三
子宫内膜结核,子宫内膜被结核杆菌破坏,构成疤痕,月经量就削减。
原因四
宫腔积脓,月经量少的原因还包括炎症破坏子宫内膜愈合构成疤痕而使月经量少。
原因五
有些药物可引起月经过少,如避孕药、治疗精神病药、抗肿瘤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类药物(如他莫昔芬、丹哪唑、内美通等),此外雷公藤片、溴隐亭等药也会引起月经减少,临诊时应详细询问有关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