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小便困难,是很多产后女性容易面对的一个情况,所以需要注意正确的治疗以及应对,可以用热毛巾以及热水袋,热敷在下腹以及尿道口,或者是通过一些针灸推拿的方法。
目录
1产后排尿异常
辨证施治
本病的辨证,主要在于观察小便。如小便频或失禁,其量昼夜相等,多属于气虚;如夜尿特多或遗尿,多属于’肾虚;致于膀跳损伤者,多有产伤史,小便常挟有血液。治疗以补气温阳为主。若小便频数或失禁者,佐以固温;若小便不通者,佐以行水通利。
1.气虚
主要证候:产后小便不通,少腹胀急,或小便频数甚或失禁,少气懒言,四肢无力,面色少华。舌淡,苔少,脉缓弱。
证候分析:产后气虚,不能通调水道,膀胱气化不行,故小便不通。尿液蓄积,故小便胀急。气虚膀胱失约,故小便频数或失禁。气虚中阳不振,则少气懒言,四肢无力。面色少华,舌淡,脉缓弱,均为气虚血少之候。
治法:补益通利。
方药: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去升麻加桔梗、通草、茯苓。 补中益气汤补益中气,使膀胱得以气化,加桔梗、通草、茯苓升清除浊,以增益气通溺之效。若小便频数不尽者,宜益气固涩,则用补中益气汤加益智仁、金樱子、以固肾涩小便。
2.肾虚
主要证候:产后小便不通,小腹胀满而痛,或小便频数,甚则遗尿,面色晦黯,腰膝酸软。舌淡苔润,脉沉细而迟。
证候分析: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膀胱失于温化,气化不行,故小便不通。小腹胀满而痛。肾虚,膀脱气化不及或失约,则小便频数或遗尿。肾主骨,肾虚则腰膝酸软。肾阳虚则面色晦暗,舌淡苔润,脉沉细而迟。
治法:补肾温阳,化气行水。
方药:肾气丸(方见妊娠小便不通)。如肾虚致小便频数或失禁者,宜于肾气丸方中加桑螵峭、覆盆子、补骨脂以温肾固涩。
3.产伤
主要证候:产后小便不能约束而自遗,或排尿淋漓挟有血丝。舌质正常,脉细。
证候分析:由于分娩损伤膀眈,以致小便失禁,日久可形成尿疾。
治法:补气固脱。
方药:黄芪当归散(《医宗金鉴》)加白芍。方中参、芪、术、草补气。归、芍和血。姜、枣辛甘宣阳。用猪尿脬温固膀胱,取其同类相求。着重为补虚固摄之剂。如兼有小腹疼痛者,可用补遗补脬饮(《证治准绳》)。黄色生丝绢一尺,白牡丹根皮末、白芨各一线,上药用水一碗,煎至绢烂如饧。
2产后排尿困难治疗方法
1.热敷
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下腹及尿道口,并同时进行按摩,每天3次,每次15~30min。
2.引尿
在卫生间放开水管,哗哗流水声或其他人的小便声均可刺激患者产生尿意,引起患者自动排尿。
3.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mg,每天1~3次,促进膀胱平滑肌功能的恢复。
4.针灸及推拿
(1)推拿利尿穴:利尿穴位于脐与耻骨联合之间,在该点推压并间断向耻骨联合方向下推,按逆时针方向,先轻后重,每日3~4次,每次10~15min。
(2)新针:气海透曲骨,三阴交透悬钟。
(3)针穴或穴位封闭:主穴选三阴交、阴陵泉,配穴为关元、气海。
(4)耳针:膀胱穴。
5.中药治疗
原则为温阳补肾,方用桂附八味汤加减:熟附子12g,桂心1.5g,山萸肉12g,淮山药18g,熟地12g,茯苓18g,泽漆12g,丹皮5g。气虚者加党参30g,黄芪15g。
民间方用:蚕蜕20~30g,加水500~600ml煎服,每日1~3次,效果良好。
6.导尿
如上述方法仍无效者,则应导尿,首次导尿1000~1500ml,留置尿管,每隔3~4h定时开放一次,24~72h后,一般可自动排尿,同时应预防感染
3产后排毒的饮食方法
利于产后排毒的饮食方法
产后,特别在月子里,由于活动量比较少,而食物摄入量又比较多,很多新妈妈都会有便秘的苦恼;另外,不幸被乳腺炎光顾的妈妈也大有人在,有什么办法通过吃素来减低二者对妈妈们的困扰呢?
一、排毒早餐
每天早上吃一份水果、两份蔬菜、一份红薯和一份杂粮饭,该方法可以吸收足够的营养并将体内的毒素排出,还能起到减肥作用。
Tips:
1.水果应符合当季当地、连皮食用原则,反季和进口的不宜,连皮是因为果皮都是碱性的,而且去皮食用会比较寒。新妈咪以吃苹果为最佳(非当季除外),因为苹果中维生素矿物质含量都较高,丰富的果胶有助于通便;
2.蔬菜应生食,因为所有食物的营养吸收需要酶,蔬菜中含有大量的酶,但酶在54℃时就会被破坏;
3.红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黄肉的最佳,应连皮蒸熟后将最外层的红色薄皮剥去后食用。如果当季没有红薯,可用土豆替代;
4.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早上吃米饭的习惯,新妈咪又需要大量水分,所以可以吃以大米为主加适量杂粮的稀饭代替,稀饭中还可以添加红枣、莲子、核桃以增加营养;
5.排毒早餐不能添加油、盐等调料,因此可以用松子、葡萄干等作佐餐菜。
二、水果排毒疗法
水果疗法是国外流行的身体排毒法,在新妈咪患乳腺炎和感冒时特别有帮助。
所谓水果排毒法,是要求在24小时内只吃鲜榨果汁或水果,不吃任何其他食物,并大量饮用热开水。其原理是人体一旦有多余能量就会自动用于抵抗病毒,而消化普通食物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果汁或水果不仅易于消化使积聚能量用于抵抗病毒,还能提供人体维持所需的大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大量饮水可以起到将毒素排出体外的辅助作用。
Tips:
1.果汁或水果应按需食用,只要感觉饿就应吃,不限数量;
2.必须坚持24小时不吃任何其他食物,时间不足前功尽弃;
3.排毒期间,奶水会减少,属正常现象,可继续喂奶,并要保证至少每2小时喂一次;
4.如症状较重者,排毒天数要增加,要持续用吸奶器将奶水吸出。
4产后需要尽快排尿排便吗
产后在正常时间内排尿排便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及时排尿排便就很有可能滞留在体内,这样下去很不利于新妈妈身体的恢复,特别是剖宫产的妈妈,严重的话就很容易引起伤口感染,或者是出血。而且刚生产完排尿或者是排便可能会和以前的感觉不一样,所以就很容易造成新妈妈精神紧张,排不出来。
正常情况下生产完的六个小时到八个小时之间要主动排尿。
如果是自然生产的话大概两个小时到四个小时左右就会排尿,而且在生产完12个小时到第二天排尿的次数会大大增加。如果在这些时间内没有正常排尿的话就要及时找医生来看看是否有问题。要避免造成尿液滞留膀胱,很容易造成泌尿道的感染,而且如果膀胱胀得太大也会影响到子宫的恢复。
为了在正常的时间里排尿,新妈妈可以尝试每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左右就收缩、放松一下骨盆,有利于刺激排尿,如果是剖宫产的产妇用导尿管,那么就要常常更换产褥垫,清洗外阴,这样可以避免细菌滋生感染。如果是顺产的可以在产后的几个小时多喝水,吃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在排尿的时候尽量放轻松,起床上厕所的时候动作要慢。
产后两天到三天要及时的排便。
正常情况下生产后的两到三天新妈妈都会排便,但是很多新妈妈在产后第一次排便的时候都很痛苦。因为刚生完孩子,很多机能都还没有恢复,特别是剖宫产的妈妈们,不仅伤口会疼,子宫也会感觉不一样。而有些人可能会晚点排便,因为肌肉松弛,肚子里的压力小等原因,延迟了排便时间。那么,为了让新妈妈产后正常排便,那么新妈妈在平时生活就要注意了。
一是要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避免吃辛辣刺激的,或者是咖啡和酒等食物,还有暂时不要吃油腻的东西。多吃点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
二是可以下床的时候多多下床走动走动。可以有效的帮助肠道的蠕动和吸收消化,有助于尽快排便。
三是不要因为怕痛或者闲麻烦忍着不排便,这样很容易引起感染的。如果实在是有便秘,那么可以请教医生如何缓解。
5产后子宫恢复不好的原因
经过漫漫的40周怀孕,子宫变为原来的数十倍大,功能和外貌都变得大不相同!产后,如果子宫恢复不好,子宫内尚有血块或者残留胎盘,子宫就会被血块堵塞,造成子宫收缩不良,有可能引发大出血。那么影响产后子宫收缩不良的因素都有哪些呢?
原因一:胎盘或胎膜残留于子宫腔内
胎盘一般是在胎儿从产道娩出以后5—15分钟左右,最晚不超过30分钟娩出体外,此时如果出现胎盘没有完全排出而有一部分留存在子宫内部的现象被称为胎盘残留。大部分情况,留在子宫内的是很难发现的非常细微的胎盘碎片,这就是所谓的胎盘残留。
若是子宫内仍有残留胎盘或胎膜组织,或是子宫收缩不良,会影响子宫复原的速度,这可从观察恶露排出的颜色、量与气味判别子宫的复原状况。正常情况下,恶露的量会愈来愈少,颜色愈来愈淡,约3周就会结束,过多的恶露属于不正常现象。
临产后,必须正确处理胎盘及胎膜的娩出,应认真仔细检查娩出的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并注意检查胎盘胎儿面边缘有无断裂血管,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副胎盘。若怀疑有副胎盘部分胎盘残留或大部分胎膜残留应在严密的无菌操作下伸手入子宫腔内取出全部残留组织。
若检查胎膜后确认仅有少许胎膜残留,产后可及时应用子宫收缩剂及抗生素,等待其自然排出及预防感染。
原因二:合并子宫内膜炎或盆腔内炎症
合并子宫内膜炎或盆腔内炎症。如果分娩后护理不当,引起子宫或盆腔感染,也会长期出血。
在正常情况下,女性阴道呈酸性环境,宫颈有粘液栓,这是人体的生理屏障,可以抵御细菌的侵入。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如经期,分娩,流产后及各种宫腔操作时,这种屏障作用减弱甚至消失,易引起细菌的侵入,造成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治疗方式:仍是以抗生素治疗为主,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到对盘尼西林有抗药性的细菌,如临床治疗效果不彰时,则需要多方考虑抗生素的使用药物方向。
新妈妈产后或小产后体质衰弱,宫颈口经过扩张尚未很好地封闭,此时阴道、宫颈中存在的细菌有可能上行感染盆腔;如果宫腔内尚有胎盘、胎膜残留,则感染的机会更大。
准妈妈产前应该定期到指定进行产前检察,接受孕期卫生指导,积极治疗营养不良、贫血等慢性疾患,增强体质。妊娠晚期禁止性生活。产后注意饮食调养,进食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的营养食品,维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妊娠8个月后由于子宫口慢慢松弛,所以不要洗盆浴,更不要过性生活,以免引起感染,产后要注意卫生。
原因三:子宫过度后倾后屈
产后坐月子期间,要注意恶露排出与子宫恢复,以掌握子宫的复原状况。想想,怀孕前的子宫大小有如自己的拳头一样(约50克),为了孕育新生命,撑到好大(约1000克),当胎儿娩出后,子宫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但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孕前状况。
子宫恢复的主要动作是持续的收缩,从生产时不断的收缩将胎儿挤出,再将胎盘挤出。子宫内的血液不断被排出体外,即为产后恶露。子宫经由不断且强力的收缩,将血管的开口压往,这样就让血块形成而停止出血。子宫再进一步挤压,将血块不断排出,子宫体积就会慢慢缩小,约在产后4~6周会恢复成原来大小。
子宫的收缩恢复是否良好,可两项外表的指标来判断:
1、如果子宫恢复良好,检视刚生完的子宫底,从肚脐可以触摸得到,到约两个星期,子宫就无法摸到,除非是长子宫肌瘤。
2、产后恶露的颜色从鲜红、暗红、深黑到淡红色,最后无色。但如果子宫过度后屈,产后恶露不容易排出,则影响子宫的恢复。
产妇避免长时间仰卧位,并鼓励产妇早期下床活动。若确诊为子宫后倾后屈位,每天应行胸膝卧位2次,每次15~20分钟予以纠正。
原因四:产后排尿不利
在怀孕期,准妈妈体内的水分主要靠排尿和出汗等排出体外。但在怀孕晚期,由于增大了的子宫压迫膀胱,使膀胱肌肉的张力降低,在分娩时,胎儿的头又长时间紧紧地压迫着膀胱,使膀胱肌肉的收缩力减弱,因此,虽然分娩后子宫对膀胱的压迫减轻,但由于膀胱肌肉张力的下降和收缩功能的减弱,膀胱已无力将其中的尿液排除干净。
另外,有些产妇在分娩时做了会阴侧切术,小便时尿液刺激伤口引起疼痛,导致尿道括约肌痉挛,也是产后小便困难的原因,也有些产妇不习惯在床上小便,也会引起小便困难。如果产后5~6小时仍排不出尿液,医生称之为产后尿潴留。
为避免产后尿潴留,嘱产妇于胎盘娩出后4小时内及时排尿。若产后6小时仍不能自行排尿并诊断为尿潴留时,应及时处理,必要时导尿。
产后小便困难是一件很难受的事,如果产后产生了小便困难可采取以下方法处理:
1、预防产后排尿困难的方法最好在产后6~8小时主动排尿,不要等到有尿液再解。排尿时要增加信心,精神放松,平静而自然地去排尿,特别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小便上。
2、如不能排出尿液,可在下腹部用热水袋敷或用温水熏洗外阴和尿道周围,也可用滴水声诱导排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