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对于老年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老年人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晚年生活就不会很幸福了。老年人身体的整体素质毕竟跟年轻人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养生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年人应该如何养生,要注意哪些禁忌呢?
目录
1老人做什么运动养生
老人早上怎么运动养生?
早上7点~8点刚睡醒时,身体的各种机能还处在僵硬状态,所以运动最好以中轻度的有氧运动为主,运动量不能大,不能做力量型运动和过于剧烈的有氧运动,这些运动会造成人体血液黏稠,尤其对于有心脏病、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很容易诱发疾病。
早晨起床后,洗漱完毕,略带微笑,双足与肩等宽站立,上身放松,下身部分微微下蹲,足趾轻轻抓地,双目远眺。快走运动和散步都是早晨不错的运动方式,心率控制在96~102,达到微微出汗的热身效果就好。打太极拳也是再好不过的早上运动。
老人午后怎么运动养生?
午饭后身体比较懒散,即使去运动也调动不起什么积极性,而且还容易伤身体。老年人午后休息比运动好。
老人晚上怎么运动养生?
傍晚5点~8点是运动的黄金时间,这时候人的神经异常兴奋、情绪高涨、全身放松,而且这时候运动能提高你的晚间睡眠质量。所以,这时候要做充足的全身运动。
体力比较好的中老年人傍晚的运动要把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结合起来做。在户外做运动,老年人傍晚主要以轻运动量的有氧运动为主,可以慢跑,或跳拉丁舞、交谊舞等,促进消化,加快血液循环,时间在1小时左右就可以了,不要做剧烈运动。
1、头部活动
以头作笔尖,摇动头部写“长寿”两个字。然后令头部围绕这两个字划圆,先顺时针方向,再反方向,以上动作要缓慢些,时间约2分钟。
2、扩胸活动
站立姿势不变,两腿稍屈,两臂经胸前平屈向前平举(合掌指尖向前),低头含胸。再两腿伸直,两臂向后摆至侧平举(掌心向后),抬头挺胸。两腿屈伸一次,两臂胸前平屈并后振一次(拳心向下),再收回。时间约1分钟。
3、交叉摆掌
站立姿势不变,两手下垂,两掌交叉,掌心向腹部,然后两臂向外侧张开,张开幅度以自己适宜自然为度,速度不求快,张开手臂之后,随即收臂,使两手掌回复成交叉,时间约1分钟。
4、两掌划圆
两掌心相对约10厘米,保持这个距离,两掌高低与裤腰带平,两掌心保持距离不变,然后以上臂带动手臂作划圆运动。先身体略向左侧划圆,顺时针20圈,逆时针划20圈,然后身体向右侧转动,继续如上述,顺逆方向划圆各20圈。
2老年人如何做好养生
第一、注意三餐的要求,早饭吃得好,午饭吃得的饱,晚饭吃得好。对于老年人而言,早餐的时间点特别重要,不要太晚,建议在起床三十分钟后就服用。同时,晚餐的时间也不能太晚,因为太晚才吃晚餐就会造成消化不良,对胃部的刺激性太大。
第二、老年人与孩子和年轻人不同,他们的饮食除了注意上述问题外,还要注重质的要求。避免吃一些难消化的食物,也不宜吃的太饱,感觉八分饱就足够了。生冷、太甜、太咸、刺激性的药物最好不要食用。
第三、很大一部分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是比较差的,总是在白天时感觉到犯困,会睡一觉,到晚上时毫无睡意。这样的作息规律是不健康的,是不合理的。充足的睡眠是健康身体的坚实保障,因此一定要保证睡眠时间。除此之外,老年人最好养成午睡的好习惯,每日坚持一小时至两小时的午睡时间。
第四、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老年人这个阶段,生活卫生、饮食卫生还是很重要的。再者烟酒最好不要去触碰,老年人阶段这些东西已不是承受范围之内的,还有尽量少吃零食,像饼干、薯片、糖果之类的。
第五、起居保养也很关键,老年人不像年轻人,适应气候、适应温度的能力特别好。因此在四季更换以及天气骤变时一定不能将就,要及时的注意更换衣服。一定要做好及时防寒保暖,防暑的工作。
3老年人适合怎样的饮食
老年人饮食要如何安排最合理呢?要知道,老年人的饮食会直接和保健养生有关,所以应该要合理安排才行。
老年人饮食的“一二三四五”的原则
一少
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明显减弱,一次食量宜少,不宜多。
二多
老人摄取营养能力减弱,为满足营养需求,一是多样,饮食应多样化,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多种食物混吃和轮流吃,可使各种饮食中营养成分彼此取长补短,相互补充;二是多餐,每日增加1 ~ 2餐,少食多餐,顺应老人肠胃的吸收功能,从而满足机体各种需要。
三不宜
不宜餐后剧烈运动;不宜饭后洗澡;不宜过食辛辣。
四低
低盐:每天食盐少于5g,过食易诱发高血压。
低脂:脂类食物不宜过多,过食容易诱发动脉硬化。
低糖:糖类食物适量,摄入过量容易引发肥胖症,糖尿病等。
低胆固醇:老年人应选择低胆固醇食物,高胆固醇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五度
硬度: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饮食适度细软,粗糙坚硬食物不容易消化,可导致肠胃疾病的发生。
速度:老年人的各种协调机能减弱,饮食过程应细嚼慢咽,过快容易哽噎。
鲜度:新鲜食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能促进食欲,易消化吸收,故老年人三餐都应有新鲜食物。
饱度:食不宜过饱,六分为度,过量易出现消化不良,胃下垂等。
温度:老年人消化道黏膜壁变薄,腺体、绒毛萎缩,对食物刺激十分敏感,过凉、过热,容易促使癌变,因此寒热要适中。
4老年人的饮食不宜太清淡
时下,有不少老年人的饮食信奉越清淡越好,甚至说吃素能长寿。他们的根据是素食可以减少胃肠负担,容易消化,还可以防止心脏病的发生。但事实证明,人吃过分清淡食物会降低体质,疾病反而更容易侵袭人体。即使患有心脏病的老人,也不可强求饮食必定要清淡。
在素食中,除了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外,其他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均很少,而且营养价值较低,不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而诸如鸡、鸭、鱼、肉之类的荤食,却能够成为营养的重要来源,为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提供大量的优质蛋白和必需的脂肪酸。
其实,人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不在于吃荤还是吃素,而在于吃什么和吃多少,也就是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是不是全、是不是适量。从食物中所摄取的成分及其份量,正是人体生理及生活运作中需要的,为正确的营养摄取最基本的原则之一。例如在海产品中,大多含有非常丰富的优质蛋白,还有能够降低血脂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以及人体容易缺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一定程度内多加进食海产品,是大有益处的。
荤素相间的饮食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促使组织细胞的结构完全,以提高抗病能力,并延缓衰老及增进健康长寿。老年人可以大米、面粉或杂粮为主食,每日喝豆浆或牛奶。菜肴以瘦肉(每1-2日50克左右)、蛋禽、鲜鱼虾等荤食以及各种蔬菜为主。
5老年养生“四不宜”
一不宜久坐。《黄帝内经》认为,“久坐者伤肉”,长时间坐着不活动,周身气血运行缓慢,使得肌肉松弛无力;而“动则不衰”,活动可使气血周流全身,全身肌肉得到濡养。因此,老年人应尽量多参加户外活动,不宜坐得过多、过长。
二不宜久立。《黄帝内经》认为,“久立者伤骨”,长时间站立,腰就会酸。而“腰为肾之府”,腰酸即意味着肾出现了问题。而“肾主骨”,肾劳累了,也就导致了骨头的损伤。老年人气血运行本已减弱,全靠动静结合调节平衡,因此要坐与走交替进行,活动筋骨,防止气血凝滞情况的出现。
三不宜久卧。《黄帝内经》认为,“久卧者伤气”,人长时间卧床不动,会导致精神昏沉,萎靡不振,久而久之引起元气散乱,得不到凝聚,则人的精神更加不振,神疲乏力,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老年人除了夜间睡眠,要尽量少卧。只有适量的睡眠才能达到宁神养气,益寿延年。
四不宜久视。《黄帝内经》认为,“久视者伤血”,如果老年人习惯于长时间的看书读报,而又不配合适当的休息与活动,或没分得到睡眠等因素的调节,久而久之,就会出现面白无华或自觉头晕目眩、两眼干涩、视物不清等血虚症。因此,老年人看书报杂志或电视以1?2小时为宜,期间要注意休息眼睛,防止眼疲劳。
不论你自己是老人,还是身为老人的子女,一定要记住老年人的这些养生之道,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培养清和的心理,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老年人要学会养生之道,也要多了解一些在自己这个年龄段的易患疾病,这样才能做好预防,远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