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湿毒可以吃胶囊,但更好的办法是吃中药,用中药来对自己的身体进行调整,湿是中医之中讲的六淫之一,通常说它对脾的损害比较大,不是脾脏,而是中医指人的消化机能,那么皮肤湿毒瘙痒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1皮肤湿毒病因
尽量寻找发病原因并去除之,注意调整饮食,忌食辛辣刺激,避免进食易致敏的物品,如酒类,海鲜贝类食物应禁用、以清淡饮食为好;尽量减少外界不良刺激、如手抓、外用肥皂、热水烫洗等;衣着应较宽松、轻软,避穿毛制品或尼龙织品。
目前西医多采用内服抗组胺药物治疗。如苯海拉明、非那根、扑尔敏、赛庚啶等,既可单用或联用,还可与镇静药、维生素C等合用提高疗效。外用药剂型应依据临床皮损表现来定,如红肿明显,渗出多者应选溶液冷湿敷,红斑、丘疹时可用洗剂、乳剂、泥膏、油剂等;呈水疱、糜烂者需用油剂;表现为鳞屑、结痂者用软膏;若苔藓样变者多择泥膏、软膏、乳剂、涂膜剂、酊剂及硬膏等。
2皮肤湿毒瘙痒的治疗方法
1.鲜马齿苋头及根250克,鲜车前草120克,加适量黄糖,煲汤饮用。
2.用鲜田基黄120克(干品30~60克),鲜鸡蛋一个(蛋熟后去壳再煎20分钟),煲汤食用。
3.夏枯草30克,鲜茅根50克,煲水加适量冰糖,代茶饮用。 若见消瘦、神疲乏力、两肋疼痛、面色滞暗、食欲差、大便烂、腹胀、舌苔有齿印者,此为肝郁脾虚的表现,宜疏肝解郁健脾。
4.鸡骨草60克,红枣10枚(去核),煲汤水饮用。
5.用赤小豆150克,玫瑰花10克,活鲫鱼250克,将鲫鱼去肠杂,煮汤,饮用或食用。
6.用鲜田基黄100克,鲜鸡蛋2只(鸡蛋煮熟去蛋壳),橘饼15克,三种食品共煮汤,中途把鸡蛋去蛋壳后再煮,煮好后喝汤食蛋及橘饼。 若见头晕目胀、耳鸣、口苦舌干、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腰酸腿软、肝区痛、大便干结、小便黄短、舌红少苔者,此为肝肾阴虚表现,宜滋养肝肾。
3皮肤湿毒检查
湿疹临床症状变化多端,根据发病过程中的皮损表现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急性湿疹的损害多形性,初期为红斑,自觉灼热、瘙痒。继之在红斑上出现散在或密集的丘疹或小水疱,搔抓或摩擦之后,搔破而形成糜烂、渗液面。日久或治疗后急性炎症减轻、皮损干燥、结痂、鳞屑,而进入亚急性期。慢性湿疹是由急性、亚急性反复发作不愈演变而来,或是开始时即呈现慢性炎症,常以局限于某一相同部位经久不愈为特点,表现为皮肤逐渐增厚,皮纹加深、浸润,色素沉着等。主要自觉症状是剧烈瘙痒。
祖国医学认为湿疹是由于禀性不耐,风热内蕴,外感风邪,风湿热邪相搏,浸淫肌肤而成。其中“湿”是主要因素。由于湿邪粘腻、重浊、易变,故病多迁延,形态不定。而慢性湿疹是由于营血不足、湿热逗留,以致血虚伤阴,化燥生风,风燥湿热郁结,肌肤失养所致。
4想知道皮肤瘙痒的主要症状么
根据临床研究发现皮肤瘙痒主要分为全身性瘙痒和局限性瘙痒。全身性瘙痒的病人会觉得全身各处皆有痒的感觉,但不是全身同时发痒,往往由一处移到另一处。全身性瘙痒的患者发病往往在夜间,患者因发痒而失眠或不能安眠。此外患者会由于剧烈瘙痒,不断搔抓,可以出现抓痕、血痂、或条状的抓伤,有时有湿疹样改变,苔藓样变或色素沉着。最常见的还是局限性瘙痒,这种瘙痒主要分为肛门瘙痒、女阴瘙痒、阴囊瘙痒。此外这种皮肤瘙痒的症状还经常出现在小腿、掌趾、外耳等处。
一般来讲肛门瘙痒病的发病原因多与蛲虫病、前列腺炎、痔核及肛瘘等有关。此处发病男女均可发病,以中年男性多见,儿童多是由于蛲虫引起。肛门瘙痒限于肛门及周围皮肤,皮损呈灰白色,浸渍、糜烂、皱襞肥厚、辐射壮皲裂、苔癣样变及色素沉着。阴囊瘙痒症的主要症状是阴囊或会阴出现阵发性发作,皮损肥厚、湿疹样变、苔癣样变、及色素沉着。局限性皮肤瘙痒的女阴瘙痒的主要症状是患处多见于大小阴唇、阴蒂及阴道口。瘙痒阵发,夜间加重,局部皮肤肥厚、浸渍,阴蒂及阴蒂黏膜甚至出现水肿、糜烂,常引起患者精神抑郁等症状。
还有一种皮肤瘙痒是妊娠瘙痒,主要患者是孕妇症状表现为孕妇瘙痒弥漫,无原发疹,偶尔严重,发生于妊娠末期,瘙痒常黄疸出现前2-3周发生,分娩后瘙痒与黄疸迅速消失。孕妇出现瘙痒很危险,这样会直接导致孩子死亡,因此当您出现这种瘙痒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做检查。除了这些瘙痒,我们常见的皮肤瘙痒还有头部瘙痒症、小腿瘙痒症、掌趾瘙痒症和外耳道瘙痒症。
5皮肤瘙痒都预示着哪些疾病
维生素B2缺乏症:
常表现为皮肤易起鳞屑、瘙痒,伴有口角破裂,口腔及舌头发炎等。此外,缺乏维生素A或烟酸也可表现为皮肤瘙痒。
贫血:
贫血病前期往往有皮肤瘙痒症状,这主要是因皮肤组织出现营养障碍,上皮细胞功能降低,致使皮肤干燥、皱褶、萎缩。
肝胆疾病:
当黄疸不明显时,瘙痒往往是其先兆,发生黄疸后皮肤瘙痒可加重。这是因为胆盐在皮肤中沉积,刺激神经末梢所致。
甲状腺功能亢进:
表现为睡眠时皮肤瘙痒加重,其原因是由于皮肤血液循环加快,温度升高所致。
糖尿病:
体内血糖增高,机体防御病菌能力降低,易发生细菌、真菌感染,皮肤干燥,皮肤末梢神经受刺激而产生瘙痒。
妇产科:
月经异常、卵巢病变、霉菌感染、阴道滴虫等,常表现为局部皮肤瘙痒。
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损害使体内产生某些蛋白质衍生物,可引起皮肤瘙痒。
恶性肿瘤:
患有胃癌、食道癌、白血病、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时,往往有瘙痒的先兆。上述肿瘤切除后瘙痒可消失,而肿瘤复发时瘙痒又起。
脑动脉硬化、神经衰弱:
常发生阵发性瘙痒。
脑瘤:
当病变侵润第四脑室底部时,常引起剧烈持久性瘙痒,且局限于鼻孔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