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喉咙疼很常见,特别是秋冬季节是很容易出现感冒症状,感冒不要盲目去吃药,最好的方法还是食疗,多喝水,注意休息,不要再熬夜,饮食清淡,适当的增加体育锻炼。
目录
1感冒需不需要药物治疗
感冒的病原体最常见是病毒,如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次是一些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还有少见的原因如一些非典型病原体-如支原体、衣原体等。绝大多数感冒能够自行痊愈。使用药物与否对患者的最终预后没有多大影响。从这一角度来说,大多数的感冒可以“不用药”。
但是,对一些抵抗力低下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如果没有积极治疗早期的感冒,随之而来的肺部感染或原发病加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从这个角度分析,感冒应积极治疗。
目前全世界关注的“甲型h1n1流感”从广义上讲也属于一种感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达菲是治疗这种流感病毒的特效药,发病48小时内使用,可以有效地缩短病程,减少合并症出现。可见,用药治疗,预后大不一样。
总之,传统的观点认为,对大多数身体健康的青壮年来说,如果感冒症状轻微,治疗可以采取多休息,多喝水的方式,药物可以少用甚至不用。对那些年纪较大、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为避免出现合并症,提倡早期进行药物治疗。对于较大规模的流感,无论男女老少,都应早期积极治疗。
我在门诊中观察到一个现象,许多中青年患者虽然鼻塞、流涕、发热症状很快缓解,但很多人残留数周甚至数月的干咳症状,这种干咳属于“感染后咳嗽”,虽然多数能够消失,但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困扰。初步的研究发现,感冒早期未进行药物治疗与这种“感染后咳嗽”可能有密切的关系。可见,即使是青壮年,感冒早期进行药物治疗也有一定必要。
2感冒好了喉咙痛怎么办
一、食疗方法
1.滋阴清热饮:
每次用天冬12克、麦冬12克、桔梗9克、山豆根6克、岗梅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天1剂。有滋阴清热、解毒利咽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急性咽喉炎和扁桃体炎等。
2.罗汉果利梅煎
用雪梨1个或雪梨干30克、罗汉果半个、岗梅20克,水煎服或代茶水饮,每天1剂。有滋阴清热、解毒的功效。可治疗急慢性咽炎。
3. 银耳沙参鸡蛋饮
每次用银耳10克、北沙参10克、水煎取汁,然后打入鸡蛋1~2个,蛋熟后加适量冰糖服用。有养阴清热、润肺等功效。适用于治疗阴虚肺燥引起一咽干喉痛、口渴等症。
4.沙参玉竹麦冬煎
每次用沙参15克、玉竹10克、麦冬10克、天花粉3克、地骨皮6克、水前服,每天1剂。对恢复声带疲劳,防治嘎哑有很好效果;对病后咳嗽,阴虚发热不退等也有效。教师、歌唱人员及夜班者可代茶饮。
5.乌梅饮
每次用乌梅5枚,打烂,放杯内,开水适量浸泡15分钟,去渣,慢慢含咽,每天一次。有敛阴生津等功效。适用于治疗慢性咽喉痛及声音沙哑等症。
6. 花生汤
每次用花生仁100克,去衣,加水适量煮熟,调味连汤食用,每天1次。有舒脾润肺等功效。适用于慢性咽喉痛声音沙哑者服用。
二、注意事项
1、注意足够的休息,避免熬夜;
2、注意多饮水;
3、注意饮食清淡,忌辛辣刺激的饮食,忌烟酒,忌过冷过热的食物;
4、注意良好的空气和环境,尽量避免在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长时间停留;
5、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3感冒穴位法治疗
各穴的作用:
1.
迎香穴:在鼻的两端半个手指处。
2.
列缺穴:双手虎口自然交叉,食指接触到的位置.。
3.
四白穴:眼眶底下一个手指处(有个小窝的就是)。
4.
合谷穴:五指并拢,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肌肉最高点。
5.
风池穴:后脑双侧骨下 (有两个窝就是)头痛,怕冷,肌肉酸痛。
6.
太阳穴:眼角外侧一个手指处(张开嘴的时候有个窝)。
7.
印堂穴:眉毛中间3. 攒竹穴:眉毛的内端(有个小窝)。
8.
百会穴:头顶中央5. 风池穴:后脑双侧骨下。
9.
太冲穴:脚背 第一拇脚指和第二脚趾之间.发烧,发热。
10.
大椎穴:低头 颈后最高点的下面。
11.
外关穴:前臂外侧正中 距离手腕两个手指处。
12.
曲池穴:肘窝的外侧(肌肉的最高点)。
13.
合谷穴:拇、食指张开,使虎口拉紧,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压在虎口上,拇指关节前弯曲,拇指尖所指凹陷处就是合谷穴了。将拇指的指肚放在另一只手的合谷穴上,沿着拇指的骨头边缘按压,你会觉得很舒服,但又稍微觉得有点疼,没关系,你可以再加点力气按压。
14.
少商穴:少商是手太阴肺经的最后一个穴位,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掐之可泄肺中之热。由于穴区窄小,不好用力,故改用指甲掐按,疼痛感较其它穴位为甚,甚至会出现灼热痛感,均属正常。除掐按外,还可用三棱针刺血,而刺血的方法还可以治疗咽喉肿痛。
15.
风池穴:定位此穴道的时候应该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俯卧、治疗咳嗽的穴位俯伏的取穴姿势,以方便施者准确取穴并能顺利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
感冒了怎么办?很多人一感冒就吃药,其实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还有很多人感冒之后就去吊水,这样对身体来说真的不是一个好的信号,更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法,因为一旦生病感冒,就会有抗原病毒进入身体,刚开始的时候自身的抗体会积极的消灭这些病毒,可是如果你一生病就吃药,根本不给抗体机会,自身的免疫力就会开始下降,到最后导致感冒这样的小病都会引起你的身体大病一场,变得不堪一击。其实感冒有时候只需要通过按摩穴位就能治疗,就像我上述所给出的方法,大家能够很容易避免感冒,就算发生了也能及时治疗。
4如何对付感冒发热
感冒发热有利也有弊,应根据患者体温高低和身体素质状况加以处理。
青壮年患者,当身体一般状况较好时,体温处于38.5℃~39℃时,可予以物理降温,当体温超过39℃时,可考虑行药物降温。
老年患者及婴幼儿、心功能较差的患者,当体温超过38℃~38.5℃时,应考虑药物降温,以防止出现心衰或高热抽搐。
物理降温方法:①头部及血管丰富处冷敷:用冷毛巾及冰帽放于患者头部,同时,也可将冰袋放于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处;②酒精或温水擦浴:用30%~50%酒精或32℃~34℃ 温水,擦浴患者颈、胸、腋下、上肢、手心、手背、腹股沟、下肢及脚心、脚背等部位。每次 15~30分钟,以促进机体蒸发散热。
药物降温方法:①柴胡注射液4毫升或安痛定2毫升肌注,临床多用于高热的临时处理;② 消炎痛栓:1/4~1/2枚,放入肛内;③阿司匹林0.3~0.6克,每日3次,哮喘患者及有出血倾向、活动性出血患者禁用;④扑热息痛:0.25~0.5克,每日3次,肝肾功能受损者慎用。
因药物降温是通过全身大量出汗而达到降温目的,所以应缓慢进行,不宜太快过强,以免汗出过多引起虚脱和血压下降,尤以老年患者心功能较差时为甚。若汗出过多,发生虚脱情况,轻者可自行喝淡盐水或糖水,重者应立即输液,补充电解质(尤其是钾),以维持体液平衡。
5小儿感冒疾病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1、鼻窦炎
儿童发生鼻窦炎可有头痛、严重鼻塞及多量黏液性脓性鼻涕、嗅觉减退、记忆力下降等症状。若鼻窦炎向邻近组织扩展引起新的病变。如鼻窦炎累及眼眶,可引起眶内感染或化脓,若神经受累常致眼球活动障碍或视力减退;鼻窦炎若侵入颅内,可引起脑炎、脑脓肿等。
2、急性眼结膜炎
主要症状是眼睑充血肿胀,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球结膜可呈水肿。若不及时彻底治疗,可转为慢性。
3、喉炎
多为急症,症状有烦躁不安、呼吸困难、憋气、声嘶哑、失声、头上冒汗、四肢发冷。
4、淋巴结炎
先见局部淋巴结肿大并有独痛,发红、发热 。体温可高达 38℃- 40℃。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化脓及严重的周身症状。
5、气管炎
表现为小儿感冒后咳嗽症状加重,有时夜间难以入睡。婴儿因不会咳痰,可经常听到痰鸣,严重时发烧,体温达38℃— 40℃,食欲不振,睡眠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