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健康百科 >正文

宝宝喝奶粉不消化怎么办

宝宝长大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妈妈们就会开始给宝宝断奶添加辅食,所以奶粉喂养肯定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宝宝容易出现吃奶粉不消化拉肚子的现象,这个时候可以适当的给他们加一些酸牛奶,或者是苹果泥等辅食。宝宝喝奶粉不消化怎么办?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给宝宝擦屁屁应男女有别 宝宝喝奶粉不消化怎么办 孩子小脚丫常见异常需警惕 妈妈抱姿不正确小宝宝更易驼背 宝宝出生时多重最健康聪明

1给宝宝擦屁屁应男女有别

  1.选对护理用品

  建议妈妈选择质地柔软吸水性强的新棉布来做尿布,或选用一次性“尿不湿”。在给宝宝使用尿布的时候应该看看宝宝的反应,看看宝宝有没有对新的纸尿布表现出抗拒的样子,或者看看小屁股有没有过敏的迹象。擦屁屁时要选用柔软的纸巾,最好选择温和的湿纸巾,以免擦伤宝宝的皮肤。

  2.擦屁屁时力度要轻柔

  给宝宝擦屁屁时,如果太用力,容易导致宝宝的屁股受到过度的摩擦而受损。建议用纸巾擦拭后,再用温水清洗,已达到彻底清洁的目的。

  3.擦屁屁注意“男女有别”

  男女宝宝因为生理结构不同,在擦屁屁时一定要注意“男女有别”,以防尿路感染。女婴在擦拭时应从前向后,防止肛门内的细菌进入阴道、尿道,特别是小阴唇皱褶处;男婴需注意清洁大腿根部、阴茎部及睾丸的皮肤皱褶,由内向外擦拭。

  4.擦屁屁后做好皮肤护理

  在帮宝宝清洁完小屁屁之后,可以帮他涂上一些护臀产品滋润小屁屁,但要注意护肤品不要涂得太厚,过量的护肤品反而易诱发湿疹等皮肤疾病。如果是没用过的产品,应先局部试用几天,以防皮肤过敏。

2宝宝喝奶粉不消化怎么办

  1、酸牛奶。先将牛奶加5~10%蔗糖煮沸消毒,待奶液冷却后,徐徐滴入乳酸液(按每100毫升牛奶加5%的乳酸液5毫升),边加边搅,使成细颗粒状即成。酸牛奶易于消化,适用于胃肠炎的患儿。

  2、脱脂奶。将牛奶煮沸,待冷却后除去脂肪膜,再煮沸余乳,再冷却后去脂肪膜,如此反复3次即可。脱脂奶适用于呕吐、腹泻、痢疾等患儿。

  3、炒奶糕。将奶糕炒至淡黄色,炒后淀粉变为炭化糊精,可吸收水分。有止泻和帮助消化的作用。

  4、苹果泥汤。取熟透苹果500~700克,洗净后捣成泥状,放入淡茶水中。苹果纤维较细,对肠道的刺激小,并富含碱性及果胶,有吸附、收敛作用,适用于1岁以上的腹泻患儿。

  5、帮助消化,促进食欲,西药可用:

  ①胃蛋白酶合剂:2岁以下每次2.5~5毫升;2岁以上每次5~10毫升,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

  ②乳酶生:5岁以下每次0.1~0.3克;5岁以上每次0.3~0.6克,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

  ③多酶片(含胃蛋白酶、胃淀粉酶、胰酶等):5岁以下1次半片。5岁以上1次1片,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

3孩子小脚丫常见异常需警惕

  出生前

  在胎儿期的第七周,胚胎的下肢末端出现了脚,但脚趾是连在一起的,就像鸭掌一样。第八周,脚趾开始分开,并长出了指甲。从胎儿期的第四个月起,胎宝宝脚的活动能力增强了,能够做出踢、蹬的动作。第六个月,脚部肌肉发育加快,手脚有时会猛烈地撞击子宫,孕妈妈隔着肚皮也能摸到宝宝小脚丫的轮廓。

  0-3岁

  每个小宝宝的脚丫都是又胖又厚的。宝宝刚学会走路时,你会发现他的脚底没有像大人一样的足弓,十足一个小平足。不要担心,小宝宝平足是有原因的:宝宝的骨头和关节仍然很有弹性,所以当他们站立时就会平足;同时,宝宝脚底堆积的脂肪也会使足弓变得不明显。

  满1岁时, 宝宝的脚差不多已有成人的一半长。你会发现,宝宝站立时多是内八字脚,这种习惯主要是来源于宝宝在妈妈子宫里的姿势。出于习惯,出生以后的宝宝仍然会保持着那种交叉腿的动作,并在几个月以后渐渐地自动纠正过来。

  3-8岁

  4岁以前,孩子的足弓尚未开始发育,足底看上去还是扁平的,往往被误认为扁平足或者扁平外翻足,实际上这是一个生理性的扁平足阶段。4岁以后,足弓会逐渐增大,一般到8岁左右,孩子的足弓就能达到成人的水平。

  宝宝小脚丫会遭遇哪些异常?

  我们的脚由在韧带和神经末梢联结下的26根骨头组成,由许多有力的肌肉、韧带将各个足骨连接在一起而呈弓形,这就是常说的足弓。足弓具有很强的弹力,能缓冲震荡,保护人体,使人体的重力分散到脚的各点,并保证站立时的稳定性,同时可避免足底的血管、神经直接受压迫。足弓塌陷或消失就形成扁平足。

  1.扁平足:功能性还是病理性?

  扁平足分功能性和病理性两种。功能性扁平足看上去脚外形扁平,足弓小,是由于足底肌肉发达,软组织肥厚造成的。功能性扁平足足关节正常,正常的走、跑、跳都不受影响。

  病理性扁平足较多见,由于足弓的作用减弱,使走、跑、跳受到影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就会感觉脚疼,从而妨碍孩子的全面锻炼。长大成人后,劳动能力也会受到一定限制。

  除少数与遗传有关外,大多数孩子的扁平足是由于后天因素导致足弓的韧带、肌肉松弛而造成的:

  脚的肌肉、韧带缺乏锻炼,力量不足。如宝宝长时间穿过小的鞋子,会影响脚的肌肉、韧带发育,以致足弓的正常发育受阻。

  脚的肌肉、韧带过度疲劳。让小宝宝长时间地行走、站立,都有可能造成扁平足。

  疾病的影响。宝宝先天性足部有疾病,肌肉萎缩,也可造成扁平足。要避免宝宝患扁平足,

  下面几个细节不能忽略:

  为宝宝选一双合适的鞋,切忌让宝宝穿太小的鞋。

  宝宝没满9个月时,不要让他过早下地走,也不要长时间站立。

  如果宝宝的扁平足已经比较明显,可让他练习用脚尖或脚外侧走路,能起到一定的矫正作用。无法矫正的扁平足应去医院骨科进行矫治。

  2.马蹄内翻足,松软型还是僵硬型?

  马蹄内翻足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发病率为1/1000,男孩是女孩的2倍,单侧稍多于双侧,发病与骨骼、肌肉、神经及遗传等因素有关。孩子出生后往往就出现单足或双足马蹄内翻畸形,表现为足跟小且内翻,各足趾向内侧偏斜,常合并小腿内旋畸形。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畸形逐渐加重,尤其在负重行走后,由于总是足背外侧缘着地,这些部位的的皮肤会变厚,甚至生出老茧。

  马蹄内翻足通常分松软型和僵硬型。原则上,松软型以保守治疗为主,一般出生后1个月开始治疗。保守治疗的畸形矫正复发率约为40%-80%。虽然保守治疗可能无法从根本上矫治畸形,但它还是一件发现畸形必须立即做的事情,因为它也是手术前的重要准备过程。手术前,在儿童骨科专科医师指导下的手法按摩或阶段性矫形石膏固定也很重要,因为手法矫形或石膏矫形能使足部挛缩的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得到充分牵伸,足后内侧皮肤得到充分扩张,减少了术后畸形复发和切口皮肤坏死、感染的机会,同时也能减少因错误的或不正确的手法按摩或矫形石膏固定所形成的“摇椅底”畸形,而这种畸形的治疗比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更难。

  僵硬型以手术治疗为主,通常于出生后6个月开始治疗,术后石膏固定3个月。去掉石膏后,白天穿矫形鞋,夜间用支架保护1-2年。手术后2年内要坚持定期去儿童骨科检查,这是防止畸形复发的重要保证。

4妈妈抱姿不正确小宝宝更易驼背

  “抱不离手”宝宝更易驼背

  很多妈妈喜欢,抱着宝宝逛街、吃饭、睡觉等等,不过细心观察,这时宝宝的脊柱是弯曲着的。像这样,如果长时间“抱不离手”,并保持一个不正确姿势去抱宝宝,很有可能导致脊柱非正常弯曲。

  婴儿期的宝宝骨骼并未发育完全

  婴幼儿期的骨骼发育还未成熟和定型,如果脊柱长期处于弯曲的状态,那么脊柱的发育就可能出现畸形、不正常弯曲等情况,这将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如果得不到纠正,长大后就可能有脊柱侧弯、驼背等现象。

  抱着宝宝睡觉更易致脊柱弯曲

  其实,抱着宝宝睡觉,不仅会使宝宝睡得不深,身体不能舒展,影响睡眠质量,也不利于宝宝呼吸换气,脊柱长期处于弯曲的状态,会影响其正常发育。所以最好是能够让宝宝在吃饱了奶之后,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自然入睡。

5宝宝出生时多重最健康聪明

  出生时越重智商越高?

  你生下来的时候多少斤?快回忆一下,因为科学家说出生体重可能影响你的智商高低、身材胖瘦,甚至可以影响你一生的健康——比如说,你将来是不是更容易得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疾病、精神疾病……甚至是癌症。别以为我“忽悠”你,这是有研究证据的。   足月的小宝宝刚生下来时,体重在5斤到8斤的范围内比较合适,如果你还不到5斤,就是低体重儿,如果超过了8斤,就是巨大儿啦。

  出生时越重智商越高?

  英国医学研究协会理查斯博士领导了一项研究,对3900名1946年出生的男女进行追踪调查,结果显示出生体重与智力成正比,也就是说生下来的时候越重,长大以后越聪明,如果是低体重儿,认知功能则可能受到影响。至于原因,科学家们还不是很清楚,目前认为可能是大宝宝的脑容量比较大,或是脑中的连结比较多。

  不过,科学家也说了,不能完全“以体重论英雄”,影响人智力的因素千万种,出生体重只是其中之一,其他的比如生活的空间很狭小啊,空气污染很严重啊,甚至爸妈经常爆发离婚大战都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

  从出生体重看长大后身材

  如果你生下来的时候瘦小枯干,别以为长大后能继续做个骨感美人,结局也许完全相反——低体重儿成年后更容易变成胖子。

  专家介绍说,宫内发育迟缓的孩子,在妈妈子宫里时为了满足能量需要,只能拼命摄取营养,他小小的身体也给自己设置了符合当时情况的代谢水平——比如更容易吸收、更容易储存、不容易流失。当这个孩子出生后,营养情况发生了变化,已经能够满足他的需要了,但体内原定的程序并没有改变,造成了他之后的代谢异常。所以低体重儿成年后往往更容易肥胖,也更容易患上各种代谢性疾病。

  这已经是先天的弱势了,偏偏低体重儿很容易在出生后被家长火速“催肥”,其实这样危害更大,被催肥的孩子将来患糖尿病、冠心病等的几率更大。

  低体重儿易发胖,巨大儿也好不到哪里去。目前有研究显示:出生体重过大,不仅生的时候“害人害己”(想想***生你生得多辛苦~~~),将来成年后肥胖的风险也比较大,并可能易患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虽然“将来是个胖子”的事实已经让人很绝望了,但很可能你不只是胖,还是又矮又胖。潘慧教授说,体重偏低的新生儿,大概有1/4将来身高达不到应有水平。除了先天不足,低体重儿出生后也更容易胃口不好,生活习惯不好,经常生病等等,所以最终的身高更容易矮小。

  那剩下的3/4呢?其实,很多低体重儿出生后会实现追赶生长,如果两岁前能够达到正常水平,将来就不会是小个子。

  出生体重与疾病风险

  “成年疾病的胎儿起源”在国外已经有了大量的科学研究,甚至有专门的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在国内,首都儿科研究所对1948年至1954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出生的人也进行了这样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出生体重确实可以影响成年后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胚胎发育时期的不良影响可以持续终生。

  冠心病:低体重儿更容易患冠心病。研究显示:出生体重5斤以下与6斤以上的人群相比,冠心病的发生机率从11%下降到了3%。

  高血压:多国研究都证实,出生体重与儿童及成年人的血压呈反比,出生体重过低的人成年后血压会更高,出生后追赶生长的人更严重。

  糖尿病:国外研究证实:出生体重为5.5磅的人比9.5磅的人得2型糖尿病的几率高三倍。低体重儿易患糖尿病,但出生体重大于4.5kg时,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会提高。

  呼吸系统疾病:宫内生长限制和低出生体重与肺的发育及功能的改变有密切联系,包括增加呼吸窘迫的风险,削弱呼吸道功能等。这样的儿童更易患哮喘等疾病。

  免疫功能低下:研究证实,宫内营养不良会影响免疫系统发育,低出生体重的婴儿常伴有免疫系统疾病。

  乳腺癌:出生体重越低,得乳腺癌的风险越小。研究发现出生体重2.5 kg以下的女性比出生体重4.0 kg 以上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低50%——终于有一项低体重儿的优势了。

  睾丸癌:瑞典研究显示,不管是低体重儿还是巨大儿,患睾丸癌风险都会增大

  肝母细胞瘤:低出生体重的婴儿有着明显的高患病率,比正常出生体重的人群高了15倍。

  精神疾病:宫内营养不良会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有研究指出,低出生体重与精神分裂症和男性抑郁症有明显的关系。协和的研究也证实低体重儿更容易患痴呆。

标签:内科,消化内科,胃肠疾病,

喜欢就赞一下

相关推荐

    一:垫片碳钢技术百科问题1:不锈钢阀门与碳钢法兰连接用什么垫片和螺栓,麻烦说的详细点应用哪个标答:中间的垫片最好用四氟垫,因为不锈钢与碳钢直接接触会使不锈钢发生渗碳(生锈),而四氟垫可以有效阻止渗碳(生锈)的发生。但是四氟垫的使用温度有限,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39)

    一:漏电保护器的检测技术百科问题1:怎样测试家里的漏电保护器是否正常?漏电保护器的检测答:漏电保护器是用专用的检测仪的,有个简单的办法,不是很安全,你不是电工最好不要试验把漏电保护器接好线,先不要合电闸,打盆水(用塑料盆),然后把出线都放到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45)

    一:武汉科创变频器技术百科问题1:kcint变频器kc401怎么调压和说明书答:kcint变频器kc401怎么调压和说明书?有很多学电工的新手朋友可能会第一次接触变频器,所以对变频器会产生疑问。今天就来跟大家讲一下关于变频器方面的知识,希望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40)

    一:液晶电视国产品牌技术百科问题1:现在国产电视机有哪些牌子?其中哪个牌子好?答:电视机开始进入到液晶电视领域里,tcl就一直非常不错了,无论是从产品的新颖度、质量、价格、安装还是售后服务,都做的比较不错。打算购买电视机的人,可以考虑一下t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47)

    一:丁基胶条生产厂家技术百科问题1:问一下,哪里能找到专业的塑胶密封条,丁基橡胶密封条,耐高温橡胶密封条和丁基胶条生产厂家答:对这个行业我也不是太熟悉,只是听别人说起来过,河北清河县做橡胶制品的就有很多。长城密封件是这个行业中比较专业的一个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39)

    一:机械精密双联冷却器技术百科问题1:EBJ一120TP型掘进机双联泵、三联泵经常损坏是什么原因?机械精密双联冷却器答:要是进油的毛病,要坏三联(两联)几乎同时坏,要是压力毛病,那就是一个一个坏。国内主要就是大同和济南两个厂家,出厂都是做过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