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子里的宝宝经常拉肚子主要考虑是因为消化不良所引起的,今夜母亲在这段时间不要吃一些太凉的食物,平时的饮食下一些油腻的食物最好不要吃,那么,月子小孩拉稀怎么办?下面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详解。
目录
1初生宝宝游泳妈妈需寸步不离
1.全程看护,寸步不离
新闻事件中的妈妈因一时疏忽,酿成悲剧。也许她只是接了个电话,或是去开了下门,但意外就刚好出现了。妈妈们可要注意了,带宝宝游泳,一定要做到全程看护,寸步不离。
带着宝宝游泳时,如果你发现宝宝双手乱抓或是乱拍水面,要立刻将宝宝抱出来。你还需要不时检查一下宝宝的泳圈(脖圈或腋下圈),看看泳圈有没有漏气,脖圈有没有扣好,太松还是太紧?如果宝宝有些紧张,你可以哼几句宝宝爱听的儿歌,轻抚宝宝的身体,尽量让宝宝放松。
如果有事不得不离开一下,一定要请其他家人看护,或是干脆把宝宝抱出来。对于所有的妈妈来说:宝贝永远是最重要的。
2.选择合适的泳圈
你是怎么给宝宝选择泳圈的呢?选择脖圈还是腋下圈?选择多大尺码?
选择泳圈,你可以轻轻捏一捏,看是否漏气。0-12个月的宝宝,很多家长都会选择脖圈。选择脖圈时尤其要注意尺码,太松头部容易滑下去,太紧会导致呼吸不畅或窒息。一般来说,小号适合0-2个月;中号适合3-5个月;大号适合6-8个月;特大号适合9-12个月。但也有例外,医生建议:8个月以上婴儿,如果体重达到20斤,可以选择腋下圈。
此外,两个月以内的宝宝游泳时,最好在肚脐上贴一个脐贴,防止病菌从肚脐进入。
3.时间要选对
带宝宝游泳时,要注意控制游泳的时间,每次10-15分钟比较合适,每周游泳次数约在3-4次。餐后1小时以内不要游泳。每个宝宝的体质不同,喜好也不一样。如果你的宝宝很享受在水中的乐趣而不愿出水,你一定要“狠心”地把他抱出来,因为宝宝皮肤稚嫩,可经不起长时间泡在水中。如果你的宝宝并不愿意在水里游泳,则要尽量安抚宝宝,慢慢消除他对游泳的恐惧。要是宝宝实在害怕,千万不要勉强。
如果宝宝身体不舒服、肚子饿了或是哭闹起来,就不要带他去游泳。应该在宝宝身体健康,开开心心的时候去游泳。
4.水温控制好
宝宝游泳的水温最好控制在36-38度之间,你可以根据平时宝宝洗澡水的温度来调整。也可以调好水温之后,先让宝宝的小脚板入水,看宝宝是否适应水温,然后再慢慢入水。如果有条件的话,室温应控制在26-30度,这样可以防止宝宝入水或出水时着凉。如果室温不能保证,那么宝宝出水以后,你就赶快把他“包裹”严实吧!可千万别着凉。
5.姿势要注意
每次准备下水前,最好能帮宝贝伸伸手,踢踢腿,确定他没有抽筋或痉挛现象,然后再慢慢入水。入水后,有的宝宝游得很自如,若是宝宝游得很生疏,或者是6个月以下的宝宝,你都可以运用下面两种常用姿势来帮助他。
单手托勺式 单手托住宝宝的后脑勺,另一只手用指头握住宝宝的下巴;
单手半圆式 大拇指和食指托住宝宝的颈部,另一只手放在宝宝后脑勺侧边一点。
2月子里的小孩拉稀怎么办
1、小儿拉稀一般与病毒细菌感染,气候变化过快,温差过大,受凉后导致肠蠕动增强有关,建议进一步检查大便常规..
意见建议:消化不良引起的治疗可以口服小儿复方胰酶散和必奇,两种药物间隔一个小时.如果是肠炎还需要加服小儿利宝。肚脐贴覆丁桂尔脐贴.注意腹部保暖,还需要多喂水,预防脱水。
2、吃点益生菌看看吃点妈咪爱 如果吃药效果不好 建议化验大便看看 是否炎症可以吃点抗生素 头孢克肟配合思密达观察看看吃母乳的妈妈注意饮食
意见建议:腹泻期间,妈咪还要提防尿布疹。因为宝宝便便次数增多,肛门周围的皮肤及黏膜有损伤,每次大便后都要用温水冲洗,再涂些油脂类的药膏。婴儿要及时更换尿布,避免粪便尿液浸渍的尿布与皮肤摩擦而发生破溃。防止尿布疹及继发感染。
3婴儿也长青春痘
专家指出,“青春痘”一般是青春期少男少女常见的皮肤病,但新生儿长“青春痘”的病例也并非罕见。新生儿的“青春痘”大多发生在出生1周后,医学上称为“婴儿痤疮”。
婴儿痤疮的发生多因宝宝在出生前从母体获得了过多的雄性激素,出生后会促使皮脂腺分泌旺盛,宝宝的面部皮脂腺发达,分泌过多的皮脂会淤积在毛囊内,致使皮肤形成粉刺样毛囊性丘疹。一般来说,婴儿脸上的“青春痘”在出生数周后可自行消退,且不留任何痕迹,但新生儿面部皮肤极其娇嫩,如果对这些丘疹护理不当,致其感染化脓,愈后会形成凹凸不平的小坑或疤痕。因此要认真对待,小心护理。
首先,发现婴儿“青春痘”后不可用手挤捏。以免引起化脓感染,造成不良后果。
其次,注意婴儿皮肤卫生。每日用温水给宝宝洗脸,毛巾要柔软,保持脸盆、毛巾清洁卫生,可适当使用婴儿香皂,以去除面部过多油脂。
对于婴儿痤疮,症状轻者一般不需治疗,几周后便可自愈。症状较重者应及时到医院诊治,给予消炎、抗感染治疗,切忌患儿家长自作主张,乱用肤轻松等激素软膏治疗。
4健身操要从零岁做起
0到3个月的宝宝健康操
一、打水操
1.让宝宝平躺,握住宝宝双腿脚踝。
2.先将宝宝的左脚上下摇一次,再将宝宝的右脚上下摇一次,如同双脚打水状。
3.也可以在宝宝的脚腕处施力,先弯曲、伸直宝宝的左脚,再弯曲、伸直宝宝的右脚,如此反复10次。
二、打鼓操
1.让宝宝平躺,握住宝宝双手各自向左右两边撑开伸平。
2.将左手向胸部合拢,在胸口轻敲一下后再伸平。
3.以同样的动作,右手也做一次。
4.左、右两手一同向胸口敲一次。
三、扭扭操
1.让宝宝平躺,握住宝宝双脚。
2.将左脚抬起,交叠于右脚上(此时宝宝的腰部应该微微扭转)。
3.恢复平躺,再换右脚交叠于左脚上,如此左右重复各10次。四,颈部操
1.让宝宝趴着。
2.双手握住宝宝的腰部,将宝宝的腰部略向上抬。
3.轻轻放平宝宝,如此反复10次。
4到6个月的宝宝健康操
一、飞机操
1.妈妈屈膝而坐,并撑着宝宝的腋下,让宝宝趴在妈妈的小腿上。
2.妈妈逐渐往后躺下;此时,腿部的角度维持不变,让宝宝的身体慢慢上升。
3.妈妈利用小腿的力量,双手撑住宝宝的腋下,让宝宝像一架小飞机那样趴在妈妈的小腿上,上下摆动宝宝。
4.结束后,将宝宝往自己脸部的方向拉,让宝宝趴在自己的胸口,作为降落。
二、骑马操
1.妈妈屈膝坐着,并托住宝宝腋下,让宝宝的背靠着妈妈的胸口,面朝前坐在妈妈身上。
2.将宝宝的双腿分开,骑在妈妈的双腿上。
3.轻轻地将宝宝向左边倒一下,再向右倒一下,如此左右各10次。
三、跳跳操
1.抓住宝宝的腋下,将宝宝直立抱起。
2.撑住宝宝,让宝宝的双脚蹬踏在妈妈的大腿上。
3.腕的力量上下振动双腿,让宝宝的身体也随之上下振动。
5宝宝哭也是一种运动
孩子的生理发育皆未完善,需借助一定的运动量才能促进身体全面成长。新生儿和初期婴儿只能躺在床上舞动四肢,这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啼哭加大运动量。同时,喂养过量的主要后果是婴儿体重增加过快,新生儿和婴儿初期对此有防御的本能反应,表现为反流和哭闹,反流是将多余的食物排出体外,哭闹是借助啼哭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以达到全身营养的平衡。
婴儿随着生长发育,特别是哭与笑的分离及随意运动的发展,啼哭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其运动成分越来越少,社会交往成分越来越多。这时候的哭,则更多的具有了社会和情感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