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能吃到的水果多了是好事,但对于脾胃虚弱的老人,吃不对就会适得其反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教授张湖德说,寒冷日子,老人可以将许多水果热着吃,以减少对肠胃的刺激。详细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目录
1?天冷了老人把水果热着吃
冬天能吃到的水果多了是好事,但对于脾胃虚弱的老人,吃不对就会适得其反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教授张湖德说,寒冷日子,老人可以将许多水果热着吃,以减少对肠胃的刺激。
一般来说,老人多体质寒凉,可以选择生吃一些温热性水果,如荔枝、桂圆、石榴、金橘、红枣等,而梨、柚子、香蕉等凉性水果,以及苹果、葡萄、甘蔗、木瓜等中性水果,则最好加热再吃。
煮汤水:梨、苹果、山楂,都可以与冰糖一起煮汤喝,但由于山楂较酸,胃酸偏多的老人要少吃或慎吃。
熬粥:可以与粥同煮的水果一般有桂圆、干红枣、葡萄干等。
炖肉:荸荠、桂圆等可以加入肉汤中同炖,还能增加肉的美味程度。
上锅蒸:山楂、红枣、苹果具有很好的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作用。特别是蒸熟的枣,相对于生枣更易消化,脾胃功能比较弱的人可以适量多吃。
微波炉加热:橙子、梨、苹果等都可以切成小块,用微波炉加热后食用,也可将其榨成果汁,然后微波加热饮用。
做菜:水果做菜最常见的是拔丝。水果切块,用白糖熬成糖浆后,将水果裹上糖浆,拔成丝。如拔丝橘子、拔丝香蕉,拔丝苹果、拔丝梨等。
但张湖德提醒,天凉时,老人还是不宜多吃水果,一般一天一份,大小约为一个中型水果(如橙子、苹果),否则会伤脾胃,且最好在中午食用。
2冬天老年人吃什么好
1、狗肉含有较多的牛磺酸、多肽,而脂肪很少。中医认为,狗肉性温,有补气温肾、助阳散寒之功效,对腰痛、畏寒、夜间多尿、增添热量有很好作用。
2、鲈鱼含有丰富的、易消化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2、尼克酸、钙、磷、钾、铜、铁、硒等。中医认为鲈鱼性温、味甘,有健脾胃、补肝肾、止咳化痰的作用。冬天鲈鱼肥腴可人,鱼肉细腻,是最好的食用鲈鱼季节。
3、牛奶是人体营养素的最好来源之一。蛋白质中含有人体9种必需氨基酸;脂肪的颗粒小,呈高度分散状态,所以消化率高;牛奶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糖,它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抑制腐败菌的生长。中医认为,牛奶味甘平,有补虚养身、生津润肠、消渴等作用。冬天需要特别注意补钙,而牛奶中的钙不仅丰富,而且容易被吸收。
3老年人冬季养生需要注意哪些
第一:科学饮食
冬季是补肾最佳时间点,中医认为肾主咸味,所以说在冬天的时候可以适量的多吃一些咸味、苦味的实物,这样能够很好的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另外,由于冬天天气寒冷,所以这个时候的饮食要以温热最佳,但是也不能够太热了,千万不能够吃一些生冷或者是粘硬的食物,这样不仅不利于消化,同时还会严重损害我们的脾胃健康。
老话还告诉我们,冬天早上千万不能够空腹,这样不利于身体健康。建议最好每天早上能够适量的服用一些生姜,这样能起到驱风御寒的效果。
日常饮食中一定要注意科学饮食,多摄取一些含有维生素的实物,例如萝卜、油菜、菠菜以及豆芽等等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冬季想要更好的保健身体,那么通过饮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适量的多服用一些牛肉、羊肉等等,这样能够很好的对身体起到养生的作用。
第二:规律生活
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身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养生方法。中医方面认为,在冬天的时候一定要坚持早睡晚起的原则,最后在天亮之后再起床。晚上早睡能够很好的帮助身体积养阳气,令身体保持温热的状态,避免出现畏寒症状,另外还应该注意身体的保暖工作,千万不能够为了美丽而少穿衣服,特别是一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否则很容易由于受寒导致心绞痛或者是心肌梗塞的情况。衣服上的选择一定要特别注意,除了保暖之外,还应该选择材质柔软、宽松的,这样能够更好的舒展身体。建议在每天睡觉之前用温水泡脚,这样不仅能够温暖身体,同时还具有补肾的作用。
第三:加强锻炼
冬天天气寒冷,特别是一些气温到零下几度的北方,早上以及傍晚时间最好不要到户外进行活动。但是,想要令身体健康,老年人冬季养生千万不能够不锻炼,这样对于身体抵抗力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打击。但是,冬季的运动也并不是我们所认识的跑跑步以及跳个广场舞。
冬天老年人的运动应该从小做起,这样不仅能够很好的保养身体,同时又不容易造成损伤。每天早上或者是睡觉之前都进行叩齿,大约五十下就可以了;舌头也可以在嘴巴中左右转圈,然后唾沫分为两三次慢慢拿的咽下;也可以在白天有时间的时候进行呼气、吸气;晚上洗澡的时候不能够只稍微的冲洗一下,而是可以进行搓澡。除此之外,一些太极拳、散步都是老年人进行运动的最佳选择。
老年人在冬天锻炼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由于冬天气候寒冷,并且夜长昼短,这个时候在户外锻炼的时间也需要也别的讲究。老年人不能够整天窝在室内不出门,这样很容易导致身体照射不足,降低抵抗力;如果能够在户外的冷空气中活动,那么能够有效的增强体内的神经调节能力,并且对于造血功能有着很好的提高,身体也会越健康。
但是,最好不要在早上以及傍晚的时候在户外锻炼,而是应该选择早上十点之后以及下午四点之前,这个时间段中不仅阳光照射比较强,老年人也不容易生病。除此之外,在运动的时候最好不要出现出大汗,否则和冷空气接触之后容易感冒,这对于老年人的身体伤害就非常大。同时,还应该避免在大风、雨雪等糟糕天气中锻炼。
4老年人冬季养生7忌
一、忌久坐,久坐者伤肉
坐是消除疲劳的一种必要的休息,但久坐易使肌肉衰退与萎缩。故老人应多参加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加强肌肉锻炼,以增强体质。
二、忌久立,久立者伤骨
老年人气血运动全靠动静结合调节平衡,如果一直站立不动,就会影响气血运行,使人体部分组织和细胞营养失调,出现气滞血凝,从而招致疾病。
三、忌久视,久视伤血
人到老年,如果久视就会伤血耗气,产生头晕目眩等症。故老年人看报或看电视、电影应控制在一至二小时之内,不宜连续观看。
四、忌久卧,久卧伤气
适可而止的睡眠对老年人健康有益,久睡则身体软弱。要顺应四时,春夏季晚卧早起,秋季应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
五、忌久静,久静伤神
过分安静、寂寞、无聊、孤独的处境,会使老人变得精神不振,性情孤僻,丧失生活信心,导致健康状况下降。另外,优美的音乐使人轻松愉快,精神焕发。故老年人应有适当的良性声刺激,以增进身心健康。
六、忌过分仰脖
老年人往往愿意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仰着头与人交谈。时间一长,易压迫颈部动脉使血流不畅,感到头晕、恶心,甚至发生半身不遂。
七、忌用力排便
老年人常便秘,排便不顺时,应借助药物,不能硬排。因为人在排便时血压易升高,过分用力,可能引起晕倒、休克导致脑溢血,危及生命。
5老人冬季怎么保暖
1、室内保暖
老年人的居室,冬天必须采用取暖设备,使室温保持在15摄氏度以上。因为如果室温过低,老人易受寒邪侵扰,诱发呼吸系统与心脑血管疾病,产生严重后果。
冬季北方多睡火坑,近些年来用电热毯者日益增多,无论采取哪种,以温度适宜为好。同样,无论是用火炉、暖气或空调,室温宜18℃~20℃左右,且忌温度过高,以免内扰阳气,使之外泄,或积热于内,形成阴虚火旺,痰热瘀血,至春就会发病、或诱发宿疾复来。
2、出行保暖
在冬季风雪天气,老年人宜防跌倒。尤其是路面有冰雪时,最好不要出门。如需外出,应有人陪伴照顾,防止滑倒摔伤。住楼房的老年人,上下楼时要小心,最好有人搀扶。家中走廊过道、楼梯弯处,要有灯光照明,使老年人走时能看清路面。
许多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活动不便,家人更应细心照看,外出、上下床、洗澡时,都应注意防止跌倒,以免发生骨折、脑出血等意外。
3、头部保暖
中医认为,“头是诸阳之会”,阳气最容易从头部走散掉,如同热水瓶塞盖子一样。如不注意头部保暖,很容易引发鼻炎、头痛、感冒、牙痛、三叉神经痛等病,甚至更严重的是易诱发脑血管疾患。因此,老人冬天戴一顶合适的帽子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外出时。
4、身体保暖
到了冬天,老人要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加衣服,注意身体保暖,勿让寒气侵入体内。
宜用松紧带做内裤腰带,穿脱都比较方便,切忌紧裹身体;棉衣内胆宜选用分量轻、蓬松、保暖性强的羊毛、丝棉、羽绒、晴纶棉等材料;服装的衣领、袖口要采用封闭型结构,减少透气性,增加保暖性。这样才能使老人不易患感冒和防止旧病复发,从而促进身体的健康。
5、背部保暖
祖国医学称,“背为阳中之阳”,为“阳脉之海”,是督脉循行之主干,总督人体阳气。老人如背部保暖不好,则风寒之邪通过背部经脉而侵入人体,损伤阳气,使阴阳平衡受到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抗病能力减弱,引起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所以,冬天老人加穿一件棉背心或毛背心以增强背部保暖,是很有必要的。
6、脚部保暖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对头而言属阴,阳气偏少。脚一旦受凉,便通过神经反射,引起上呼吸道粘膜的血管收缩,血液量减少,抗病能力下降,以致隐藏在鼻咽部的病毒、病菌乘机大量繁殖,使人发生感冒或使哮喘、气管炎、胃肠病、关节炎、腰腿痛、痛经等旧病复发。
因此,冬天老年人要保持鞋袜温暖干燥,经常洗晒。老年人应穿布底、平底防滑棉靴,不要穿高跟或塑料底鞋,以免摔倒。平时要多走动,促进血流畅通。临睡前用温热水烫脚后按摩脚心10分钟,按摩涌泉穴(脚掌心),以增加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有益于健身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