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尤其是慢性的前列腺炎是一种慢性病症,中医认为体内有寒积、热积、气积、血瘀等毒素在,这些毒素长期在体内蕴结,导致生理功能无法正常运转而发病。所以治疗前列腺炎的关键在于排毒,排除体内寒积、气积、热积、血瘀等毒素,毒素排尽再辨体辨证用纯中药治疗,中医辨证治疗在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医中药如何治疗前列腺炎,来看看吧。
目录
1前列腺增生调理养生方法
1.一般调养
由于增生发生在男性生殖系统的最大附性腺体上,而前列腺的功能状态与男性性功能及精神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对前列腺疾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不仅必要,而且对疾病康复本身也大有好处。前列腺增生症会给人们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压力。同时,作为一种身心疾病所引起的心理应激反应,也对前列腺功能有着深刻的影响,造成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甚则诱发性功能障碍,出现性欲低下、早泄、血精等。
因此,对前列腺疾病采取综合治疗的同时,辅助适当的护理措施,如让患者知道本病虽难根治,容易复发,但对身体健康则无大害;纠正患者不正常的性欲思虑和过度房事;调节情志,排除心理障碍等,对疾病的康复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2.手术病人的心理调养
对于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在保守治疗无效,而临床症状、尤其是尿流阻塞明显影响肾功能时,应当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
由于手术作为一种创伤,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麻醉药品的影响,有时会影响性功能以及排尿功能。应当在手术以后加以适当的调养,并做好术前、术后的心理治疗。首先医师应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消除其恐惧的心理,积极配合手术;其次,应当淡化配偶的责难和歧视,并在性技巧上加以指导;再次,服用补肾壮阳中药,促进性功能的恢复。
2前列腺肥大按摩哪些穴位
用两手(或单手)的食指或中指分别按压下列穴位。每个穴位按揉100~200次,每天两次。按揉要有一定力度,有痛觉才有效。
(1)肾俞(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遗尿,遗精,阳萎,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
(2)命门(督脉)
[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虚损腰痛,脊强反折,遗尿,尿频,泄泻,遗精,白浊,阳萎,早泄,赤白带下,胎屡坠,五劳七伤,头晕耳鸣,癫痫,惊恐,手足逆冷。
(3)次髎(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
[主治]疝气,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小便不利,遗精,腰痛,下肢痿痹。
(4)气海(任脉)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主治]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脘腹胀满,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禁,癃淋,遗尿,遗精,阳萎,疝气,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脏气虚惫,形体羸瘦,四肢乏力。
(5)关元(任脉;小肠之募穴)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主治]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少腹疼痛,霍乱吐泻,痢疾,脱肛,疝气,便血,溺血,小便不利,尿频,尿闭,遗精,白浊,阳萎,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经痛,赤白带下,阴挺,崩漏,阴门瘙痒,恶露不止,胞衣不下,消渴,眩晕。
(6)中极(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主治]小便不利,遗溺不禁,阳痿,早泄,遗精,白浊,疝气偏坠,积聚疼痛,月经不调,阴痛,阴痒,痛经,带下,崩漏,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水肿。
(7)阴陵泉 (足太阴脾经:合穴)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 腹胀,泄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失禁,膝痛。
(8)三阴交(足太阴脾经)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主治] 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遗精,阳萎,遗尿,疝气,失眠,下肢痿痹,脚气。
3?前列腺中医疗法有哪些
湿热下注型:症见小便淋涩赤痛,少腹拘急,会阴部胀痛,尿道口摘白浊,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方选八正散加减:木通7克,车前子10克,扁蓄10克,瞿麦10克,滑石20克,栀子10克,大黄6克,甘草5克。
脾虚湿盛型:症见小便流浊,面色不华,肢体困倦,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虚。治宜健脾利湿、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0克,炒白术15克,茯苓24克,薏苡30克,砂仁7克,泽泻15克,当归10克,坤草30克,陈皮10克。
气滞血痪型:症见小便涩滞会阴及小腹下坠胀痛,前列腺肿大坚硬,舌紫暗,脉弦涩。治宜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方选少腹逐瘀汤: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5克,小茴香6克,川楝子10克,乌药10克,赤芍12克,泽兰15克,蒲公英30克。
肝肾阴虚型:症见尿道口常有白浊、会阴坠胀,腰膝酸软,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肝肾,清泄相火。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5克,黄柏10克,土地黄30克,泽泻15克,丹皮15克,茯苓30克,制首乌15克,黄精15克,白藤10克,丹参15克。
肾阳不足型:症见小便淋涩挟精,畏寒,腰膝酸冷,阳痿,早泄,舌质淡胖,脉沉弱。治宜温肾壮阳,方选金匮肾气丸加减:制附片10克,菟丝子10克,仙灵脾10克,杜仲10克,黄精10克,当归15克,山药15克,茯苓24克。
采用中药治疗前列腺炎有独特优势,中药是来源于大自然的矿物、植物、动物药,没有毒副作用。中药没有抗药性,可以持续运用直到根治疾病,这就是中药治病的优势。而且中医在治疗前列腺炎方面有独到之处,治疗效果深的广大患者的认可。
4前列腺中医分型治疗方法
湿热下注型:
症见小便淋涩赤痛,少腹拘急,会阴部胀痛,尿道口摘白浊,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方选八正散加减:木通7克,车前子10克,扁蓄10克,瞿麦10克,滑石20克,栀子10克,大黄6克,甘草5克。
脾虚湿盛型:
症见小便流浊,面色不华,肢体困倦,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虚。治宜健脾利湿、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0克,炒白术15克,茯苓24克,薏苡30克,砂仁7克,泽泻15克,当归10克,坤草30克,陈皮10克。
气滞血痪型:
症见小便涩滞会阴及小腹下坠胀痛,前列腺肿大坚硬,舌紫暗,脉弦涩。治宜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方选少腹逐瘀汤: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5克,小茴香6克,川楝子10克,乌药10克,赤芍12克,泽兰15克,蒲公英30克。
肝肾阴虚型:
症见尿道口常有白浊、会阴坠胀,腰膝酸软,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肝肾,清泄相火。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5克,黄柏10克,土地黄30克,泽泻15克,丹皮15克,茯苓30克,制首乌15克,黄精15克,白藤10克,丹参15克。
5中医治前列腺痛的妙方
1、活血清利汤
【组成】猪秧秧100克,半边莲15克,鱼腥草30克,红花10克,桃仁、泽兰、茯苓、车前子各12克,滑石18克,甘草3克,桂枝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清热解毒利湿、活血化瘀通阳。
【主治】前列腺炎。
2、白浊汤
【组成】金银花、蒲公英各60克,黄柏、知母、瞿麦、木通、栀子仁、萆、车前子各10克,六一散(包)15克,琥珀5克(研末,分3次冲服)。
【用法】上药加水3升,熬成1升,分3次温服,每次另加生韭菜汁一酒杯兑入药汁中服,以10剂为1疗程。
【功用】清热泄湿、泻火解毒、疏利小便、宣通气机。
【主治】前列腺炎白浊,证见尿意频数,溺时茎中作痛,常带白浊,甚则小便滴沥而出,龟头常有脓样黏液污衣,有时将尿道口封闭,结成干痂,不经洗涤或挑拨则尿不得出,有时尿中常有米泔样白浊。
3、清利理化汤
【组成】川楝子、川牛膝、刘寄奴、桃仁、甘草、黄柏、小茴香各10克,薏苡仁、白芍各20克,败酱草30克,熟附子3克,瞿麦、玄胡索各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利湿、理气化瘀。
【主治】慢性前列腺炎
【加减】小便灼热甚者,去附子、小茴香,加滑石15克;睾丸坠痛、气短者,加党参、黄芪各10克;阳痿、早泄、脉沉细者,合五子衍宗丸温养肾气;射精疼痛及血精者,去附子、小茴香,加生地15克,知母10克,白茅根30克,炒蒲黄10克;前列腺体有结节者,加醋鳖甲20克,生鸡内金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