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以及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年轻人。有的年轻人长期的受到来自于父母的溺爱。受到一点儿压力就承受不了。就容易导致精神性的症状, 反人类型人格障碍是精神病的一种,反人类型人格障碍表现有哪些?下面我们就去了解一下。
目录
1常见人格障碍的种类
一、自恋型人格障碍
1.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尽管不一定当即表露出来)。
2.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
3.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人特别关注。
4.坚信他关注的问题是世上独有的,不能被某些特殊的人物了解。
5.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份的幻想。
6.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
7.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
8.缺乏同情心。
9.有很强的嫉妒心。
二、表演型人格障碍
是一种过分情感化和用夸张的言行吸引注意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这类人感情多变、容易受别人的暗示影响,常希望领导和同事表扬和敬佩自己,愿出风头,积极参加各种人多的活动,常以外貌和言行的戏剧化来引人注意。他们常感情用事,用自己的好恶来判断事物,喜欢幻想,言行与事实往往相差甚远。
2什么是边缘型人格障碍
据了解,边缘性人格障碍是精神科常见人格障碍,主要以情绪、人际关系、自我形象、行为的不稳定,并且伴随多种冲动行为为特征,是一种复杂又严重的精神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典型特征有学者描述便是“稳定的不稳定”,往往表现为治疗上的不依从,治疗难度很大。
边缘性人格障碍通常是一种破坏性的精神状态,无论是对病患本身还是他周围的人。它的成因可能是不健康的童年经历或者是脑机能障碍,被诊断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被发现他生活在内心世界疯狂而外部平静的状态下。他们很难调节自己的情绪,并且经常处于一种起伏不定的状态。他们扭曲对自己的印象,常常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根本不好或者很坏。并且当他们渴望爱时,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病患通常发现他们的愤怒、冲动、起伏不定和频繁波动的情绪将别人推开。
3反人类型人格障碍表现有哪些
1。早年开始显露人格偏异,一般在青春期呈现明朗化。
2。严重人格障碍,性格的某些方面非常突出和过分畸形发展,不符合社会规范。
3。人格偏异非常顽固难移,延续于整个成年期,到晚年可能渐趋缓和。药物治疗和一般教育措施收效甚微,矫正困难。
4。社会和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常有较严重的反社会行为,屡教屡犯,并以损人不利己的结局告终。
5。对自己的人格障碍缺乏"自知之明"(医学上称为"无自知力"),因此不能从失败的生活经验中吸取教训。有时虽能察觉自己的人格问题带来的困难,但却始终不能以正确的认识来有效地改正。
4人格障碍与犯罪有什么区别
人格障碍者可以有违法犯罪行为,尤其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为最多。同一性质的屡次犯罪,罪行特别残酷或情节恶劣的犯人中,有约1/3的人属于此类型的人格障碍。但是,人格障碍与正常犯罪是不能等同的。
罪犯的犯罪,归根结底是为了取得所需要的东西,他们的犯罪活动始终贯彻这一明确目的,而人格障碍者的违纪或犯罪行为一般不是有计划、有预谋的,其动机模糊,很难说有什么目的,他们为何选择了这种危害行为,往往不为人所理解,有时他们甚至否认有什么特殊的企图驱使他们犯罪,只是由于一时冲动所致;罪犯通常是尽可能不伤害自己,而病态人格者使他人受到伤害,同时也使他们本人陷于耻辱和痛苦境地,一般罪犯不少见凶杀等重大罪行,但典型的人格障碍者似乎少有重大罪行。
5人格障碍与家庭因素有何关系
儿童时期,人格还未形成,由于家庭教育不当或父母离异、死亡等不幸之事,对儿童人格的形成产生不良的影响。如父母或祖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过度地保护的纵容,会使儿童形成人格幼稚和神经质,孩子可能变得极为自私,不知助人,自我中心,认为一切都不合己意,而性情暴躁,易发脾气或情感脆弱。对儿童管教过严则会形成畏惧、胆小怕事、依赖、缺乏自信心,或对抗、粗暴及违拗等特点,若从小生活在极不和睦的家庭中,常被打骂,常看到父母争吵、斗殴,或被父母遗弃等,都会使孩子的人格变得冷酷无情、脾气暴躁、好斗或者变得胆小、畏缩、消沉,不知互助互爱,无同情心,且会象父母样粗暴地对待别人,以发泄自己的积愤,可能无故打人或破坏东西。如任其发展下去,可形成人格缺陷,从而影响其前途,同时也使社会受损。另外,父母教养态度无常或不一致,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孩子难以形成明确的是非观念。其他不良的家庭影响,如父母教育方法不一致,父母的不良榜样,父母分居或离婚,寄居他家,孩子自身的畸形或伤残等,均可能对其个性、心理发育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采取民主方式的管教,形成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家庭气氛,可使孩子形成热情、直爽、独立、合作、社会行为适应良好的个性特征。
家庭对青少年行为、品德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应加强家庭心理生理教育,重视家庭内部亲子间情感与言语方面的交流,协调家庭的亲密性和家庭的适应能力,促使其性格向正常健康的方向发展。总之,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个性形成、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温馨提示:
有积极健康的主体意识,能自我尊重。
人格障碍又称为病态人格或异常人格,是指人格的畸形发展,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明显的、偏离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多数人认可的认知行为模式。人格特征的偏离对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干扰了其社会和职业功能,导致此人不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难以适应社会生活。不但给别人带来伤害,而且其本人也深受其害或引起痛苦。病态人格原是广义的概念,泛指所有类型的人格不正常,后来一些学者发现病 更多>>
标签:心理健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