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出现疝气的问题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新生儿时期。小编曾经见到过一对父母,因为小孩子患上疝气的问题,每天医院跑的非常勤,但是医生就是不肯给孩子动手术。当时是因为孩子的年龄比较小,所以不可以动手术,那么一般在孩子多大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疝气手术了呢?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1疝气病患者的饮食调理
鸡蛋
鸡蛋属于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对身体大有裨益,可以补充优质蛋白,是价廉物美的营养食品每日一个到两个即可,可以煮食或者与其他蔬菜炒食,还可以煲汤
苹果
苹果丰富的维生素含量使其深受大家青睐,富含锌元素和硒元素,堪称最大众化的水果每日食用,最好在两餐之间,最好不要削皮,洗净即可
精肉
精肉富含优质蛋白和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属于高热量食物每日食用,炒食,煮食均可,切忌过多食用。
2小孩疝气什么时候进行手术好
很多人听信偏方可以治疗疝气,于是有的人喝中药,有的人打硬化剂,这些治疗方法都是不科学的,有可能导致肠道坏死等情况,所以一定要谨慎处理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治疗最佳时间:六个月大就可做手术小儿疝气治疗方法很多,但疝托、疝带或药物治疗等方法,虽然有一定疗效,但只能取效一时,不能彻底治愈小儿疝气,还可能引发诸多后遗症,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就目前来说,治疗小儿疝气,手术是唯一有效且合理的方法.在半岁至六岁学龄前治疗小儿疝气效果最佳。从效果上来看,儿童发育较快,在学龄前手术后孩子身体恢复迅速,局部组织充实,疝气复发的可能性也就微乎其微。
另据了解,以往传统手术的年龄限制在一周岁以后,这种延误病情给小孩的心理和身体带来双重的痛苦。但开展疝气微创技术以后,只要孩子大于六个月,没有呼吸道感染情况,大便通畅,即在手术前不存在腹压增高的情况,就可以实施手术治疗,而且不会受季节气候的影响。
3哪些因素会引起疝气病的发生
一、合并有脐膨出的脐疝气病,腹腔的肠子等器官由肚脐缺陷处冒出来。
二、先天性代谢异常,特别是粘多醣累积症,高雪氏综合症。
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不足,出现粪便排出延迟,之后出现腹胀、便秘、脐疝。必须补充甲状腺素。
四、生理性脐疝气病。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小儿疝气病,从医学上讲,主要是指先天性斜疝。通常在腹内压力增高的情况下发生。
1.脐部发育缺陷脐环未闭合。腹股鞘状突,婴儿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的组织。若发育期间腹股鞘状突闭合不全,形成较大的腔隙。腹腔内容物容易进入鞘状突,向体表突出,形成斜疝。多在男性上发生,又因为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略晚,鞘状突闭锁也较迟,故右侧腹股沟疝较多。
2.脐带脱落后脐带根部组织与脐环粘连愈合不良,网膜或肠管即经脐部薄弱处突出形成脐疝。
五、患有染色体疾病,如唐氏综合症造成腹肌张力低下而膨胀。
六、患有肌肉张力不足的疾病,如肌肉萎缩症、脑性麻痹等。
七、其他会造成腹内压力增加的疾病或状况,如腹腔肿瘤、肝脾肿大、肠道后段阻塞造成的肿胀。
4疝气日常预防
疝气日常预防
1、保持健康体重。
2、防止腹压增高:避免推挤、举、或拉扯重物;减少哭闹,多喝水多吃高纤维食物,促进排便通畅,预防制便秘;戒烟,防止呼吸道感染及慢性咳嗽。
3、坚持加强腹部肌肉锻炼。
4、保证小肠不冲击疝环口,使疝环口得到治疗。
疝气健康教育
1、良好的饮食习惯及营养,能帮助您避免便秘的产生,并且帮助肌肉组织健全。
2、不要抽烟,因为刺激肺部所造成的长期咳嗽,不仅将您暴露在发生疝气的风险下,更可能造成疝气的复发。
3、作运动,定期而缓和的运动,有助于强化腹部肌肉。
4、维持均衡的体重:如果您体重过重,试着减轻一些体重,如此可以减轻腹部的压力。
5、运用适当的抬重物技巧,避免提举过重的东西。
5疝气如何护理
疝气对症护理
手术前护理:
1、做好心理护理,吸烟者应在术前两周戒烟,注意保暖,预防受凉感冒,多饮水,多吃蔬菜等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休息,较大疝块的患者应多卧床休息,离床活动时尽量压住疝环口,避免腹腔内容物脱出而至疝气更加严重。
3、观察腹部情况,若出现腹痛伴疝块突然增大,紧张发硬且触痛明显,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不能回纳腹腔时应立即报告医生手术。
4、术前一日备皮做好皮肤清洁,术前12小时禁食,6小时禁饮。
5、灌肠与排尿,术前晚遵医嘱清洁灌肠,预防术后腹涨及排便困难,手术前排尽小便,以防术中误伤膀胱。
术后护理:
1、体位:去枕平卧位双膝下垫一软枕,使髋关节微曲,以松弛切口的张力而减少腹腔内压力,利于伤口的愈合和减轻伤口的疼痛,用1斤的盐袋压迫切口4-6小时,用干毛巾托起阴囊预防水肿,第二日可垫高床头,半卧位于床上。
2、饮食,术后6-12小时如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即可进食流质(米汤、鱼汤等)。暂不进食牛奶、豆制等产气多的食物,循序渐进过度到普通饮食。
3、活动,一般术后3-6天可考虑下床活动,年老体弱、复发性疝气、巨大疝患者应适当延迟下床活动时间。
4、防止腹内压升高:术后剧烈咳嗽或用力解便均可引起腹内压升高,不利于恢复,因此注意预防感冒,咳嗽时应用手按压保护切口,以避免缝线撕脱造成手术失败,避免用力解便。
5、防止阴囊水肿:因阴囊比较松弛,位置较低,渗血渗液易积于此,术后应用干毛巾垫于阴囊下,避免水肿。
6、预防切口感染: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避免大小便污染,若发现污染或脱落应通知医生给予更换,注意观察切口周围的皮肤有无红肿,疼痛和每日的体温,一般术后三天体温升高至38°C属于正常范围。
7、出院后逐渐增加活动,3个月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或举重物,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解便,若疝复发,尽早就诊。
8、饮食:应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多以清淡及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为主,少食多餐。
9、术后1-3个月门诊随访一次,了解康复过程及切口愈合情况。
疝气日常护理
1、应尽量避免和减少哭闹、咳嗽和便秘。
2、注意休息,坠下时,可用手按摩,推至腹腔。
3、尽量减少奔跑与站立过久,适当注意休息。
4、适当增加营养,平时可吃一些具有补气作用的食物如山药、扁豆、鸡、鱼、肉、蛋等。
5、大一些的儿童适当进行锻炼,以增强身体素质。
温馨提示:
多喝水多吃高纤维食物,促进排便通畅,预防制便秘。
疝气,即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常见的疝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腹壁疝多由于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肥胖、用力排便、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腹内压增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