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发作如果处理的不好的话那是有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的,这一点一定要牢牢记住,千万不可以马虎大意。心脏病突发的急救措施都有什么?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一起看看吧。
目录
1心脏病患者适合吃什么
一,苹果富含纤维物质,可补充人体足够的纤维质,降低心脏病发病率,还可以减肥。许多美国人把水果作为瘦身必备,每周节食一天,这一天只吃苹果,号称“苹果日”。
二.杏,含有丰富的β胡罗卜素,能很好地帮助人摄取维生素A;
三.香蕉,钾元素的含量很高,这对人的心脏和肌肉功能很有好处;
四.黑莓,同等重量黑莓中纤维物质的含量是其他水果的3倍多,毫无疑问对心
脏健康有帮助;
五.蓝莓,是种特别的水果,多吃蓝莓可减少尿路感染的几率;
六.甜瓜,维生素A和C的含量都很高,是补充维生素的理想食品;
七.樱桃,能帮助人保护心脏健康;
八.越橘,能帮助减少尿路感染的几率;
九.葡萄柚,维生素C的含量很高;
十.紫葡萄,其类黄酮等物质能对心脏提供三重保护。
2心脏病突发的急救措施都有什么
典型的心脏病发病时,多数首先出现胸骨后疼痛,非常严重,常常难以忍受,同时伴有胸闷、呼吸困难。在近年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70%的人都在40岁左右,其中95%的患者不知道自己有心脏病。因急性心肌梗死致死的患者中,有42%~75%的人还没有来得及去医院就已经死亡。所以,辨别症状并及时呼救非常重要。
第二要诀是“静卧”。现场急救应立刻让患者采用卧位或半卧位就地休息。尽量避免患者的自主活动,包括穿衣、刷牙,尽可能减少心肌的耗氧量。切忌让患者走动,比如让其自己走到2楼房间休息,因为上楼梯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是个大运动,必须就地休息。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让患者吸氧,同时口服药物如硝酸甘油。在舌下含服1片,不缓解时可在3~5分钟后重复应用数次,但注意监测血压,低血压者不能服。也可将阿司匹林300mg嚼服,注意过敏者、出血倾向、消化性溃疡患者不能服用。
在保障了环境后,还要注意患者的个人情况,不要不懂装懂,以免耽误了猪呢的病情。如果情况严重,比如说患者有呼吸不上来的情况的话,如果懂人工呼吸等等方法的话那就请尽量的救治,有时候时间就是生命,多考虑也许就无法救人了。
3心脏病患者不能吃什么
1.不吃刺激性食饮和兴奋性药物:辣椒、生姜、胡椒、烟、酒和大量饮浓茶,服咖啡因、苯丙胺等兴奋药对心脏也会带来负担,在风心病患者心功能不佳时,尤当注意。
2.适量的限制食盐的摄入:心脏病的饮食不能吃什么?与限制食盐道理相同,风心病患者应少吃含钠丰富的食品如香蕉等,以免引发水肿。
3.缓进饮料:一次喝大量的水、茶、汤、果子汁、汽水或其他饮料时,会迅速增加血容量,进而增加心脏负担。因此进食饮料不要太多,最好一次不超过500毫升。需要多喝水时,分成几次喝,每次少一点,相隔时间长一些。
4.少量多餐。心脏病的饮食不能吃什么?心脏病病人不宜吃得过多,每日总热能分4~5次摄入,以减少餐后胃肠过度充盈及横膈抬高,避免心脏工作量增加。晚饭应早些吃,宜清淡,晚饭后不进或少进任何食品和水分。
5.适当限制蛋白质和热能的摄入。心力衰竭时,每日蛋白质可控制在25~30克,热能600千卡;2~3日后,蛋白质可加至40~50克,热能1000~1500千卡。病情好转后渐增蛋白质和热能,但不宜太高,以免增加心脏的负荷。
4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要注意哪些事项
一、健康饮食: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嘱咐,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
二、注意饮食卫生: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时要注意补充营养,一般没什么特殊禁忌,但应食用价值高易消化的食品,如瘦肉、鱼、鸡蛋、水果和种种蔬菜等。一般病人不必限制盐量,复杂畸形,心功能低下,术后持续有充血心力衰竭者要严格控制盐的摄入,成人每天控制在4-8克,小儿2-4克,并给予易消化的软食,如混饨、面条、稀饭等。
三、药物使用: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人,经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会恢复较好,心功能正常,一般不需要使用强心利尿剂,复杂畸形及重度肺高压或心功能较差的病人要根据畸形矫正情况,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强心利尿药或血管扩张药,病人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可随意乱服用,以免发生危险。
四、适当的运动:运动可以促使心脏的小血管扩大、延长、增多,改善心肌供氧状况,改善血液中脂质代谢。运动还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提高心肌的工作能力和心脏的代谢功能。此外,还能提高血液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防止血凝过高,对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很有帮助。
五、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心态平和:情绪与健康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对什么年纪的人来说,不良的情绪都是非常不利的。人的情绪一旦紧张、激动,会使得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加,结果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亦明显增加,加重冠心病、心衰患者的病情。
5心脏病都有哪些明显的症状
1)疼痛
心肌不能获得足够的血液和氧(称为心肌缺血)以及过多代谢产物堆积都能导致痉挛。常说的心绞痛就是由于心肌不能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而产生的一种胸部紧缩感或压榨感。
2)气促
气促是心力衰竭的常见症状,是液体渗出到肺脏中肺泡间质的结果,称为肺充血或肺水肿,类似于溺水。在心力衰竭的早期,气促只出现在体力活动时。随着心衰的加重,轻微活动时也发生气促,直至静息状态下都出现气促。卧位时液体渗到整个肺脏,而站立位时由于重力作用液体主要分布在双肺底部,故心衰病人卧位时发生气促或加重而站立位时症状减轻。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是病人夜间平卧时发生的气促,站立后可减轻。
3)乏力
当心脏泵血能力下降时,活动期间流向肌肉的血液不足以满足需要,此时患者常感到疲乏与倦怠。但这些症状常难以捉摸,不易引起患者的重视。患者常通过逐渐减少活动量来适应或归咎于衰老的表现。
4)心悸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自己的心跳没有感觉。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剧烈活动后,甚至正常人亦会察觉到自己的心跳非常有力、快速或不整齐。通过脉搏触诊或心脏听诊,医生可以证实这些症状。
5)头晕和晕厥
由于心率异常、节律紊乱或泵血功能衰竭导致的心输出量减少可引起头晕和晕厥。这些症状也可由大脑或脊髓疾病引起,甚或没有严重的病因。
6)手指症状
手指或指甲发青表明血氧饱和度低和血液循环不畅,也是心衰的明显症状。
7)男性勃起症状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是血管疾病的最早症状之一,40多岁出现ED的男性未来10年心脏病发作的危险增加50倍。
8)疲劳
女性心脏病患者可气短、下巴不适、肩膀、上腹或后背疼痛、出汗、呕吐或疲劳等症状,相对不典型。
9)走路姿势
走路时小腿痉挛性疼痛是外围血管疾病的一大症状,应注意心脏等身体其他部位血管病变。
10)耳垂褶皱与胆固醇水平偏高有关。
一项研究发现,耳垂褶皱患者的死亡通常与心血管疾病有极大关联。